创设物理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情境论文,思维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教法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多,教学设备投资较大,学习场所比较灵活,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教学形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看成小科学家,真正把他们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让他们独立地获取知识。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真实,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探究式教学没有固定的操作程序,我们依据探究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列出了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可能的一般步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原有的基础,通过各种手段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相对独立地进行操作,收集处理各种材料与信息,探寻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交流成果并归纳合理的结论→总结应用探究所得的知识。
1 概念形成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学生在未学习物理前就了解有关物理的许多问题,但他们的这些认识(前概念)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不完整的。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让事实说话,进行认识的自我调节,顺利完成同化、顺应、平衡等心理过程。
比如,在学习“密度”时,老师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情境):两杯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比较,哪一杯的质量大?再让学生把它们同时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观察天平横梁的倾斜情况(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共同讨论提出各种猜想。比如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接下来,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若干小组,做实验收集证据:第一组测若干杯体积不同的水的质量与体积,第二、三、四组分别测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铁块、铜块、铝块的质量与体积,各小组把本组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表1中,分别算出水、铁、铜、铝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讨论后发现: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等的,相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近或相等的。最后由教师总结指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它反映了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从而顺势提出密度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密度的含义。这样做,学生认识的不仅仅是密度概念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的思维方法。
第___________大组,第_____________小组
2 规律寻求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
物理规律大都是物理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探索、寻求出来的客观事物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在教学中,我们以前常采用由教师先做演示实验寻求规律、讲解规律,再由学生做实验验证规律,这样做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提倡探究式教学,首先由老师提供仪器(仪器可适当多一些,供学生选择使用),提出探究目的,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摸索,收集处理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由教师总结。
比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给出的液体有水、酒精和煤油(每组各做一种),浸入的物体有石块、橡皮泥,每组再给两把弹簧秤、溢水杯、小桶、烧杯、铁夹台等,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寻求浮力的规律。经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时发现三组学生的做法都不太一样,其中有一组的做法特别新颖,具体操作见图1和图2。
先按图1放好仪器,并记录石块未浸入水时弹簧秤的示数G[,石] 和G[,桶];再照图2,将石块慢慢地浸入水中, 观察将石块从开始浸入水中至完全浸没的过程中,F[,浮]和G[,排]的关系。
据F[,浮]=G[,石]-F[,1],G[,排]=F[,2]-G[,桶],记录几个不同V[,排]时对应的F[,浮]和G[,排];最后比较记录的结果得出了两个结论:F[,浮]=G[,排];F[,浮]随着V[,排]的增大而增大。老师总结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学生未考虑的问题,比如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等等,并带领学生设计了记录表格(见表2),让学生参照表格继续再做实验,最后得出更全面、更完善的结论。这样做,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探究的结论,更重要地是学会了探究的思维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3 练习处理中巩固学生的探究思维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练习中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巩固他们的探究思维。
比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把4 块相同的均匀砖块(长为L)水平叠放在桌子边缘, 要使最上面的砖块伸出桌子边缘最多,问砖块应如何叠放?最上面的砖块伸出桌子边缘的最大水平距离X是多少?
此题的难点是砖块如何叠放。我们让学生先提出猜想,然后让学生用书本作“砖块”进行实验探究。开始,大多数学生将第一块砖最大限度地伸出桌子边缘,然后在上面依次叠放其余几块,结果X只能达到L/2。也有学生将第一块伸出更长些,而第二、三块缩回一些, 压住第一块,这样X还不到L/2。 学生的这些做法都基于这样一种直觉:第一块砖是基础,它伸出多一些,上面的砖才能伸出更多。这种考虑是否正确呢?我们向学生提出我们的目的是使最上面的砖伸出桌子边缘最多,那第一块砖能否少露出一点?由此引导学生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试着将第一块砖少露出桌面一些,结果发现第二块砖伸出桌面的水平距离超出了L/2,这样学生意识到了开始的叠放思路是不正确的。这时我们抓住时机提出新问题:要使上面的砖伸出最多,下面的砖到底应缩回多少呢?学生继续实验,试着由上往下叠砖,使上面一块砖超出一块砖尽可能最多,即上一块的重心恰好落在下一块的边缘,终于得到了正确的叠放方法。当看到自己所叠放的砖最上面一块几乎全部露在桌子边缘的外面时,学生既为一结果感到惊讶,也为自己发现了规律而激动不已,真正体验到了实验探究带来的快乐。
总之,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参与了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总结而获得了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兴趣浓、热情高,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学生通过参与整个探究过程,获得的不仅仅是探究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探究的思维方法,学会了对比、推理,学会了知识的应用,学会了真正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