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气设备检修方法及改进论文_庞伟

试论电气设备检修方法及改进论文_庞伟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力设备投入使用,为相关设备的检修作业增加了一定的操作难度。为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部门有必要提升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促进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今,在电力系统中,检修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已经逐渐得到推广及应用。由此,依据现阶段电力设备检修问题,笔者探析了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方法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检修方法

1 电厂电气设备主要配置

从狭义视角来分析,电厂电气设备主要配置包括变压器、输电线路、断路器、电缆和隔离开关等,这些设备在生产发电、输电与调节配电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提供电力资源和促进电厂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中,变压器属于把一个交流电路的电能传输给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电路,并能够提高或者降低电压的装置。输电线路是传输电力资源的重要设备。断路器有助于缓解断路问题,维护变电站设备。电缆是由一根或者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芯置于密封护套中构成的绝缘导线。隔离开关不仅具有隔离电源的作用,而且能够实现倒闸操作,连通或者切断小规模的电流电路。

2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力领域的不断发展,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电厂中的电气设备是在不断更新,朝着能耗低、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持续发展。所以,改进并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对于电厂企业是有极为可观的效益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系数、提高电厂发供电的能力和可靠性,还能节省大量的维护检测费用、降低设备检修成本、减小故障率,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科学、健全、完善的检修体系,对于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厂企业的运营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3.1 检修技术专业水平低

在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的检修技术专业水平低,并不利于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检修中,探析常见的检修方法,即为电力状态检修。在电力设备发展中,状态检修作为重要内容,直接关系设备运行质量。然而,在电力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中,由于该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检修人员在实践运用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由于业务能力、专业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限制,检修人员的电力检修作业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在电力状态检修中,相关检修技术的不足,将严重影响实际工作效果。

3.2 检修制度体系不健全

在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相关部门的检修制度不健全,极大限制了检修水平的提升。在电力系统中,对于电力设备而言,若检修制度不健全,将严重影响实际工作质量。在诸多电力企业中,针对电力状态检修管理工作,尚未健全相关管理体系。在实际检修中,由制度体系不健全,就会引发检修人员的违规操作问题。同时,在电力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欠缺实践经验及技术培训,并未熟练掌握检修技巧,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相关人员应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致力于提升自身检修技术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保证电力设备检修的工作效率。

3.3 对于现场的管控不合理

在对一些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现场多存在杂乱无章,相关的零件及标识乱摆乱放,棉纱布、铝皮及废弃的机油等到处可见,导致火灾的产生。另外,维修人员需要自己到仓库中寻找所需的零件,电动方面的工具没有定期实施绝缘测试,钢丝绳、吊钩及安全带等工具也未定期进行拉力测试。零部件的原料在计划及采购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此外,未严格管理检修所需的器具及工具等,也未设置相应的台账进行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升策略

4.1 科学设定设备检修方式

在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相关部门应科学设定设备检修方式,为检修作业提供参考。在实际检修中,由于电力设备有所不同,相应的检修方式应有所差异。在电力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制定检修方案时,应充分考量电力设备的设备类型、使用性能等因素,并综合分析该设备在电网中的主要作用,进而明确该设备发生故障后所产生的后果。在电力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应依据设备运行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检修方式,如定期检修方式、事后检修方式、设备状态检修方式等,切实提升检修水平。在实际检修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故障,相关人员应立足电力设备的检修难度、检修安全性等因素,选择适用的检修方式,切实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4.2 完善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机制

电厂内电气设备种类、数量繁多,需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进行系统化管理。通常以班组为单位划分设备管理归属,而班组内的每个人员应明确自己所管理的设备。为清楚了解设备情况,可以为每台设备建立“个人档案”,记录运行信息,如新设备首次出现故障时的开停次数、运行时间、动作次数。同时,还可为同一厂家、型号的设备建立“家族档案”,记录其故障台数、故障率。建立起的这些设备档案,可作为除国标外的又一重要检修参考依据。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是建立完善设备管理机制的基础,而使用先进的状态监测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还能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减小误差率。

4.3 对检修工作的现场监督工作及保养维护装置的工作进行强化

对于电厂而言,加强电气装置的管理及控制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在检修电气装置的过程中,运用合理有效的现场管理及控制手段,可以使装置的安全水平得以提升。建立科学的电气装置资本台账,记录相关的数据信息,用来对装置产生的变动异常进行追踪。在实施检修工作的过程中,将拆掉的零件逐一进行编号处理,同时将其状态设置为清晰的标示牌,确保所有拆卸的零件都能放置有序,重要的零件应当用胶袋包装好后存放在层架上面。将设备检修维护期间所耗费的各种费用进行登记完善,将装置检修期间的机组在检修过程中的支出费用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及统计,尽可能减少资本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将所有的器具及工具进行编号处理,安排专人来储存管理已入库的工具及器具的相关资料,每天都要详细记录工作进展状况及档案归还的情况,以便日后顺利开展相关的查询工作。对于未做拉力测试的工具,如钢丝绳、安全带等等,应当交由具备资质的相关单位来进行检验工作,同时检验合格之后颁发相关证书。在维护及检修两个方面,装置并未进行较好的工作,这严重影响着装置的运行状况。

4.4 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电厂设备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要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维修团队。首先,电厂企业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检修能力,结合有效的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检修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提高责任意识,从而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检修人员自身要具备勇于创新、不断学习的精神,善于积累与总结,在工作中能够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事故安全防范意识,以良好的检修技术做好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综上所述,在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检修人员应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设备检修经验,进而维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在实际检修中,由于检修制度及技术尚存在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应科学设定设备检修方式,而检修人员应明确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基本要求,并做好设备数据的处理工作,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估,进而提升设备检修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夏东.关于电气设备故障检修问题研究[J].通讯世界,2018(06):181-182.

[2] 张朝露.电厂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的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369.

[3] 黄勇.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提升途径探究[J].时代农机,2018,45(05):178.

论文作者:庞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试论电气设备检修方法及改进论文_庞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