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名山农场学校 杜希梅
美术课程性质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性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美术教育就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的教育。
美术绘画活动是儿童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传统的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单纯的摹仿,使儿童的绘画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和想象,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我是一名小学的美术教师,我依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要点,为激发儿童绘画兴趣,在指导学生绘画过程和评价学生作品上做了一些尝试。我认为,作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还是应该比较偏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刺激他们心灵中的冲动,去创造、去探索。教师要注重在美术课上对于学生智力上的开发,以创造力的培养为中心,进行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让他们都成为画家,而是把美术课作为一种手段,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的创作,自由的发挥,尽情的宣泄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力和天赋。我认为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导、要求学生。急于让儿童学会写实地表现和掌握技能是不可取的,而应顺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美术活动对他们来说,这一种令他感兴趣的快乐的游戏,一切教育的理念都应立足于这个现实基础之上。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儿童感到需要时,教给他们一些美术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会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平时的课堂上,画一幅画,有的同学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富有创意,我会及时给予表扬的鼓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并且提些关于画面的建议和方法,让他们尽情开拓想象的空间;在课堂上,我常鼓励孩子们,直接用黑签字笔作画,这样既可以节省描线的时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有的学生会因害怕画错了,而不敢尝试,这时我就对他们说:画一幅画是不分对与错的,我并不要求你画的像,只要你能画出你想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假如你认为这一笔不够理想,可以再加些其它的图案让它变得更自然;再有,在做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许多想法,我会鼓励她在画的旁边书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这可以训练她的表达能力;在作画的过程中同桌之间彼此互相交流、给对方多提些建议,这样,她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练、绘画能力获得了提升。久而久之,孩子们慢慢在乐趣中掌握技法与表现方法。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更开放一些,让学生大胆的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予其恰当的辅导。这样我们的艺术教育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指导学生绘画过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孩子们知识和能力是从经验中来的,尤其孩子的直接经验更离不开绘画活动,他们的绘画的知识来源于自然,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与感受,来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们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同时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去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地去引导他们,其结果都是很不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学懂。与其相反,如果满足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即便是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的儿童也会在各种场合里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且会长时间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在我让孩子凭自己的意愿作画时,孩子们的表现都很投入,这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让画画成为孩子们喜欢并感兴趣的活动,让他(她)们在活动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的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他们只能画出一张张复制品。因此,我针对性地在技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曲线、折线等基本线条与三角形、正方形这样的基本形状,来让学生们自由的组合出不同的蝴蝶,并用点、线、面加以装饰,在背景上恣意添画,激发其兴趣和创造力。
在评价儿童的作品方面,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我认为作为教师要理解童心,从儿童角度去欣赏,不要追求完美,而应去留意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图形、每一片色彩,赞赏学生点点滴滴的创造,如展览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向家长们反馈学生的进步,让家长们采用适当的方式奖励孩子,使孩子获得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我们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儿童画的评价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同的画也就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小作者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并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分享、交流与沟通。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接纳、赞许,才能和学生更深入的沟通。
总之,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应尽量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观察、分析,准确把握孩子的各种情况,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孩子技能和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所想。这样才会充分地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很有必要,这也正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应该做到的职责!
论文作者:杜希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学生论文; 儿童论文; 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们论文; 创造力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