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_课程论文

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_课程论文

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素质论文,导向论文,课程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基本内涵界定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应该就是指以直接就业为主要目标而展开的教育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职业教育就是一种让“失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有三个层面,即思想层面、机制层面、模式层面。

——从思想层面来看,“就业导向的职教体系”,与其称之为一种教育体系,不如称其为一种思想,即一种实践主导、全面发展、为未来就业服务的教育和教学的思想。

——从机制层面来看,“就业导向”是一种机制,是一种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明显经济取向和企业行为特点的教育类型,如果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这种职业教育将不会取得成功。

——从模式层面来看,“就业导向”又是一种模式,即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择业和创业的能力。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和评价均要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强调以实践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标准为基础、以任务为引领、以服务为宗旨、以知识为基础、以人文为支撑、以模式为手段、以过程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而这里所讲的“综合素质”指的是: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技艺、扎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完善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知识、人格和体质。其中,知识可以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内,完善的人格则应包括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因此,我们要培养的“成功的人”不仅是职业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他们的成功涵盖了成才及成人,而综合素质的就业导向恰恰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切实需求。

提出“综合素质的就业导向”,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即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教育性”,职教学生的素质现状要求我们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现代化企业需要综合素质较好的员工,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往往容易获得就业岗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日趋增强。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框架

“就业导向”职教课程是为培养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职业行为、美好的职业形象、相宜的职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服务的。“综合素质就业导向”职教课程体系要注重四个协调,即:职教课程与社会企业需求的协调,职教课程与就业生涯发展的协调,职教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协调,职教课程与生产岗位规范的协调。“综合素质就业导向”职教课程方案的制订,必须要明确培养目标、市场需求、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实训场所、联办企业、师资配备等关键要素。

“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体系构建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合理的专业设置,依照行业企业的需求设置相适应的专业;规范的课程开发,以科学的方式和手段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有效的教学过程,确定科学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具实效性;客观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积极开发客观、有效的考核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以考核促进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而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则要凸显四大核心功能: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是学生培养的主体功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这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功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学生的体质增强,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基于上述的考虑,我们认为,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应当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人文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包括:一是文化课程,为培养目标服务,为基础课程服务,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服务;二是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为实践课程服务;三是专业课程,为专业目标服务,为实践课程服务。

——实践课程体系包括:一是认识实习如参观考察,通过逐步的角色转换来融入职校,教学实验如直观演示,通过验证理论使所学的知识逐步深化;二是校内实训如模拟仿真,通过训练技能来逐步融入职业;三是顶岗实习,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理实结合逐步融入社会。

——人文课程体系。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人文课程体系,包括理想教育、价值教育、精神教育、伦理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行为教学、形象教学等。

三、综合素质就业导向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职教课程体系,是一种满足企业需求、符合教育规律且利于学生就业、利于学生理解、利于教师授课、利于岗位对接、利于素质养成、利于技能鉴定、利于考核评价的课程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职教课程,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中,依然存在着“培训式”的职业教育,即功利地以学生的就业为目标,不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一个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局限性的部分专业技能,而是需要综合素养的培育,以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职教课程充分关注到了这一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二)完善人文教育的课程建设

在职业学校中,人文教育课程是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职业学校有心完善人文教育课程,但无奈课程结构的限制而难有作为。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职教课程改革,能够从全局着眼,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从培养一个全面的人的角度出发,利于人文教育课程的完善。

(三)构建就业导向的功能化课程体系

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职教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较为全面功能的功能化课程体系,即课程体系的不同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相得益彰,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功能化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较为完善,功能健全,绝非一个“空架子”。

(四)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

综合素质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会考虑到企业的参与。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课程要由学校与企业来共同开发。双方共商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并共同参与制订等,以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五)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渐进性

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职教课程,符合教育规律,并十分强调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课程的设计是依照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的。这种强调基础性和渐进性的课程,改变了以往急功近利的发展状态,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发展。

(六)研究基础课程和项目课程的有机结合

在综合素质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中,我们会逐步研究基础课程与项目(模块或领域)课程的有机结合,让职业教育的课程更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理解,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七)注重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十分全面,而一些仅以技能完善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综合素质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具有较为宽泛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利于其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

(八)加强顶岗实习实效性研究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顶岗实习是学生技能提升的关键环节,该阶段又是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为了提升顶岗实习的效果,这一环节不仅要注重技能的训练,也要注重知识的传递和人文素养培育的融入,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标签:;  ;  ;  

基于就业导向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