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利用联合疗法治疗对其症状及胃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嗪米特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胃容受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疗法有助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胃容受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联合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胃容受性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99-02
消化不良是多种常见临床症状的统称,上腹不适或者疼痛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症状,腹胀是发生率最高的临床症状。以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来分,功能型消化不良和器质型消化不良是两种主要的分型[1]。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还未发现可以根治的方法,本研究主要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联合应用莫沙必利和阿嗪米特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其胃容受性的影响,以下为研究整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2±2.9)岁,平均病程为(28.6±4.1)月;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9±4.7)岁,平均病程为(29.1±4.3)月。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次服用5mg,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服用时间为饭前半小时温水送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嗪米特进行治疗,每次服用2颗,每天早中晚各服用1次,每次在饭后温水送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胃容受性检测方法
用饮水负荷性试验对患者的胃容受性进行检测,让患者持续引用温开水,引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0ml,直到患者无法耐受,记录每位患者的最大饮水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疗效评价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上腹饱胀、厌食、嗳气、早饱等,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其中0分为无任何症状;1分为轻度,偶尔出现轻微症状;2分为中度,经常发生各类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的发生率高达每天或者每餐。根据患者得分计算总积分和疗效指数,疗效指数为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之差与治疗前症状积分相比的百分比。疗效指数在75%以上为显效,疗效指数在25%以上75%以下为有效,疗效指数在25%以下为无效[2]。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统计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症状积分和胃容受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22.5±7.8)分,治疗后为(8.6±6.2)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22.2±5.4)分,治疗后为(12.8±3.7)分。观察组治疗前胃容受性为(320.9±90.8)ml,治疗后为(387.3±105.6)ml,对照组治疗前胃容受性为(318.7±89.6)ml,治疗后为(351.2±77.5)ml。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积分和胃容受性比较差异均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一般在用餐前后腹胀的程度会明显加重,有研究数据显示,患者之所以会发生腹胀,主要是因为胃肠动力性发生了变化,胃底容受舒张发生了舒张性功能性障碍,另外患者肠道内产生了过多的气体,缺乏了消化所需要的各种酶。以往在临床上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多以莫沙必利为主,但是如果仅仅使用单种药物进行治疗,无法收到显著的疗效,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尝试联合应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阿嗪米特能够促使胆汁分泌量有效提升,也能促使胆汁内固体成分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胰酶活性,促进患者消化能力增强。莫沙必利是一类胃肠性促动力药,能够对5-HT4产生选择性作用,提高肌间神经丛的兴奋度,增加乙酰胆碱物质的释放量,促进肠胃的运动。该药物不会对泌乳素的分泌形成刺激,有利于保护心脏安全[3]。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积分;观察组治疗后胃容受性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胃容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合疗法能够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胃容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汤建生.联合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及胃容受性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8):1392-1393.
[2]沈迎春,杨文娟,施嫣红等.曲美布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9(1):65-68.
[3]张晓光,胡品津,林金坤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容受性的研究[J].胃肠病学,2013,8(3):151-153.
论文作者:王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消化不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疗效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