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转型机制与趋势--以我国休假制度改革为例_产业转型论文

旅游产业转型机制与趋势———个基于中国休假制度改革的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改革论文,中国论文,旅游产业论文,机制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期、战略提升期、矛盾凸显期。新休假制度的出台,使得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这种变化在学术界中已被广泛的理论文献研究资料记载下来,而这一时期的统计数据更得到迅速增长。在大量繁杂的数据面前,研究者们或对其做“切片”,或进行旅游主要因素的因果关系分析,而往往忽视了对旅游产业转型数据及其变化的全面观察。这就使得我们很难对旅游产业向何处转型和如何转型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满足国内、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的需要,原本十分落后的旅游产业实施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发展模式是当时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自然选择。而当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下降等,旅游产业增长方式必须要实现转型。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明显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化[1]、产业集群[2]、产品结构[3][4]、资金[5]、旅游产业的功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优化,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人力开发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等角度进行[6],基本上立足于本产业。从产业间关系进行研究的较少。而旅游产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扩张和裂变,由单个产业要素发展扩张为产业链,通过拉长产业链建立与相关产业密切的关系,使之成为旅游业的紧密层伙伴[7]。

本文从产业间关系角度,对旅游产业向何处转型和如何转型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分析,并通过对休假制度改革较全面的、“原始面貌”的旅游产业变化描述性研究对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进行探索。

一、产业耦合是旅游产业转型机制的根本动因

耦合,原为物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辞海,1979)。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构成一个网络时,其中某一电路中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能影响到其他电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电路的耦合。耦合的作用就是把某一电路的能量传送到其他的电路中去。近几年来,当把耦合运用于自然或社会经济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因果关系的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系统时,称之为系统耦合。耦合的系统中有物流、能流、信息流的循环,包含有错综复杂的因子[8]。

国外关于耦合的文献多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对经济学领域的耦合研究较少。国内对耦合研究较早并较为系统的要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任继周院士为首的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的研究群体,基于草地农业耦合系统的能量流动特征分析了耦合系统生产潜力放大机理,并提出系统耦合的反面——系统相悖理念和能量流动模型。其后陆续涌现出对其他耦合系统的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对产业耦合的研究仍属凤毛麟角。通过对主要数据库的检索发现,以产业耦合为题的期刊文章仅有三篇,博、硕士论文两篇,说明这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耦合的另一个相近的概念——产业融合,研究的较多。“产业融合”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形成和家用电脑普及后,电信、广播电视、出版等产业出现了原有固定边界的模糊与消失的融合现象后被提出的。美国学者格里斯坦和卡恩纳[9]指出“产业融合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收缩或消失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融合多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10],强调产业边界的消失与新业态的形成;产业耦合则更侧重于对产业间作用力及机理的研究,原产业仍独立存在。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业、新产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它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10]。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是产业融合程度最深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上兴起的工业旅游、观光农业、体育旅游、康复旅游、科技旅游等专项旅游代表着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实质也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广泛的融合发展[10]。旅游产业转型最根本的触发力量是相关产业结构关系的重构,其中要素投入只是“标”,投入机制才是“本”,系统的结构决定未来的发展。产业的耦合作用将在生态位、空间、时间、经济和文化几个维度上体现出来,这十分符合旅游产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因此,产业耦合是旅游产业转型的根本动因。

二、农、旅产业耦合是未来旅游产业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

现代农业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开发农业各个功能的市场价值,拓宽农业增效的领域,建立起多角度、多层次的农业增效机制。伴随着农业多功能性的日益凸现,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门,在一、三产业的交互作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拓宽农业增效领域方面,旅游与现代农业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因此农、旅产业耦合是有着很强的理论基础。在对旅游与农业的交互作用问题上,有学者预计,在未来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式可能消失(Beteile R.L,1996),新的形式将会与农业旅游密切相关,旅游业可作为替代型农场企业(Ilbery,1998)。

从旅游动机来看,体验化是休闲时代旅游发展的基本取向,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发展才符合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规律要求[11](林璧属2006)。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人们天生与农业有一种亲近感,农业生活提供了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并且从心理势能角度,城市居民自我认知较高,在农业旅游过程中是一种高势能向低势能的流动,会产生一种极强的心理愉悦感。因此农业旅游的动机是非常强大的,只不过还没遇到适宜的时机喷发出来,新休假制度仅仅揭开了冰山的一角。

从产业性质来看,旅游业作为一个交叉产业,与农业的亲和性最大,目前的情况是实践先于理论,从农业旅游国家示范点的数量上看,每年增加幅度较大。但就实际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地区明显处于尝试跟风型,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旅游业与农业的耦合作用机理问题研究,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有助于把现代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科学有效的指导旅游实践。

三、休假制度是促发其转型的外在基本条件

新休假制度对国内旅游流时空结构影响巨大。新休假制度的实施,将打破以往旅游空间垄断格局,在时间因素的驱动下促使旅游流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进行适应性调整与再分配,而法定假日的调整将明显增加近程旅游流比重,从而促进客源市场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12]。不难发现,客源市场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基本上与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休假制度与经济发展促进“准休闲时代”到来,要求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经济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闲暇时间的安排。新休假制度使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又一次延长,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对休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者消费日渐理性成熟,对自己的需求了解越来越清晰,道法自然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经过缤繁缭乱的旅游实践以后,旅游者已逐渐从观赏式转为体验式旅游,旅游活动逐渐成为有意或无意的寻找或建立精神家园的过程。快餐式的旅游活动已满足不了要求,旅游业仅依靠外延式的扩张已基本满足不了需求,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向纵深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文化要素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与灵魂。传统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寄予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具备超乎寻常的社会和历史认可度。家庭团聚、清明祭墓、踏青春游、龙舟竞渡、中秋赏月等传统民俗文化以及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学意趣,为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发展[13]。新休假方案的实施,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旅游时段,并且与中国传统节日密切相关,旅游者将会在从容之旅中提高旅游审美活动质量并满足其个性精神文化需求。

为适应这些变化,旅游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促使旅游开发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进而促进旅游休闲方式的转变。

四、中国休假制度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

2008年新休假制度开始实施,表明中国休假制度经历了又一次的变革。由于带薪假期在我国真正得到彻底的贯彻还尚需时日,所以在考虑休假制度对旅游的影响时,基本以法定假日为主。

表1中的碎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代表了旅游时间分布的均衡性,由表中数据可知,修改后的休假方案均衡性更强。新休假方案的实施,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旅游时段,旅游者将会在更为广泛的时段内理性选择出游时间、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地,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使旅游者在从容之旅中提高旅游审美活动质量并满足其个性精神需求,将会使潜在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主性得到提高,增加彰显旅游者个性需求的散客旅游的比重。

在旅游停留的时间与花费方面,各年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基于数据的可获性,本文搜集了九年来各个黄金周(2002年春节和国庆数据缺失)的相关旅游数据,制成表2。其中重点旅游城市指纳入全国假日办统计系统的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黄山、厦门、南昌、瑞金、青岛、洛阳、武汉、长沙、张家界、韶山、广州、深圳、桂林、海口、三亚、重庆、成都、广安、贵阳、遵义、昆明、西安、延安、银川等重点旅游城市。

根据表2数据制成重点城市与其他景点城市旅游收入之比折线图如图1、图2:

其中黑色直线为线性趋势线,表明重点城市与其他景点城市旅游收入之比呈下降趋势,可以推断,旅游者出游选择更趋于理性,旅游消费向深层次发展。

在旅游时间方面,总体旅游人次上升基础上,过夜游与一日游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如图3、图4所示。

从图3、图4可以推断,一日游比例的增加体现了人们对旅游休闲化的一种追求,现有的旅游产品亟须创新升级。

从表3可以明显看出,休假制度的改革并没有从数量上影响旅游人次。从2001年到2007年,尽管出游人次在逐年增加,但黄金周旅游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次的比重始终在百分之二十四左右微调,说明整体的出行结构是稳定的。2008年新休假制度实施后,旅游人次依然呈增长态势,但黄金周占国内旅游人次比重急剧下降,即使加上“五一”三天的数据(894.07万人次),比重也在百分之十六左右。因此休假制度改革不单单是表面时间分布的调整,在出行结构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仔细观察2006到2008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07年比2006年国内旅游人次多出2.2亿,收入多出1541万元;而2008年比2007年国内旅游人次多1亿,收入却多出将近1000万元,效益明显优于前者。这说明出行结构的改变,效益空间是巨大的。

五、结论

基于中国休假制度改革前后的统计推断使我们进一步确信了旅游产业转型机制是以产业耦合为根本动因的;其发展趋势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农、旅产业耦合。历年数据表明重点城市与其他景点城市旅游收入之比呈下降趋势,可以推断,旅游者出游选择更趋于理性,旅游消费向深层次发展,这为农、旅产业耦合提供了一个市场契机。这次休假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准休闲时代”到来,旅游者已逐渐从观赏式转为体验式旅游,旅游活动逐渐成为有意或无意的寻找或建立精神家园的过程;同时新休假方案的实施,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旅游时段,并且与中国传统节日密切相关,旅游者将会在从容之旅中提高旅游审美活动质量并满足其个性精神文化需求。数据所显示非重点城市景区和一日游比重的增加从实际层面辅证了这一论断。

标签:;  ;  ;  ;  ;  ;  

旅游业的转型机制与趋势--以我国休假制度改革为例_产业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