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论文_张金红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论文_张金红

山东省宁阳县堽城镇第一小学 271400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之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语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把语感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而是过分地看中内容,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位置,忽视语言文字训练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更无法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们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意会能力。听者、读者有了较强的语感,可以不依靠中介思维,不经过严密精细的分析和论证,只需要运用已知的经验识别知觉中的类似语言现象,就能条件反射式地为其归档,做出判断,从而获得对言语的模糊的认识理解。因此,平日多积累语言材料,才能顺利地完成“识别——归档——判断——理解”的过程。

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近代心理学所充分研究的一种语言方法。

二、恰当比较,训练语感

1.换位比较,了解句义变化。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即使在同一个句子中,交换词的位置,调整语序,语句的含义也与原来截然不同。将其在句中交换位置,让学生体会词义的变化,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遣词造句时不仅要推敲字词、挑选词语,而且要选择词语在句中的最佳位置。经过这种训练,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现象就会敏锐地感觉到次序的作用并会慎重地选择安排词序。

2.换词比较,体会用词准确。将句中的关键词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发现它们表达的意思的微妙差异,体会出祖国语言的丰富及作者用词的准确。

3.增删比较,发现规律。在文章的重点部分或需要教给基础知识的地方,增添词语,两相对比,可加深理解。将课文句子中的修饰语删去,然后与原句比较,可感受修饰语的作用,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拓展思维,发展语感

1.扩充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将教材中需要深入理解及向纵深挖掘的部分设计扩充训练,使学生理解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将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及写作意图由学生直抒出来,从而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了理解的金桥。较直插教材深部的思考题,扩充更易于学生接受,可使学生在扩充中不知不觉地由字面钻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里,达到对教材深部问题的理解。可见,扩充的过程即是学生进行思维后自悟内化教材的过程,这种训练形式在平日教学中事例很多。

2.发挥想象。有些词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往往包含着多种意思,还有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远远超出了词义本身,要让学生或沿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或纵观全文将思路引入深层,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和重点词的理解。

语感是语言认识的最后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努力通过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语言文字训练来培养语感,发挥语感在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中的作用。语言材料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处于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不仅易于理解其含义,还可以熟悉其用法。学生读得多了,“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叶圣陶语)。学生读熟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会脱口而出,落笔成文。这里所说的读,不是一味的放任自读,教师要在其中发挥导的作用,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做到读必有所得。指导方法一般有:

(1)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如《驿路梨花》一课,在读到“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句时,教师指导朗读要抓住“啊”这一语气助词的读法指导,让学生体会“我”借助这一叹词抒发自己见到梨花时的惊喜之情。教师可将“啊”与“美丽”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怎么也想象不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深山老林里,居然还隐藏着一片如此美丽的梨花林,“我”觉得这简直是奇迹,自然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个“啊”字应该用气声,念得短促一些,将“我”的惊喜之情表现出来。经过这样朗读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对作者准确的用词也理解深刻了,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2)指点技巧,揣摩感情。朗读不仅有理解和感情问题,还有技巧运用的问题。《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中,“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是个较长的句子,由于学生的中气不足,读到“优秀之花,祖国之花”就没有了力气,而这个词恰恰又必须读得坚定、有力。这时,教师适时地指点朗读的技巧,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告诉学生朗读时按逗号停顿外,要在“优秀之花,祖国之花”之前换气,这样再读,就会显得很有力量。学生练习后会自然地体会到作者对战士们的赞美。其他如语调高低、语气轻重都要做适当的指点。

(3)适当范读,领悟文章旨趣。有些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学习它的写作方法,然而方法并不是告诉他就能学会并加以运用的,要让学生多读必须留出练读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读透、读会,以真正达到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目的。

论文作者:张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论文_张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