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接受干部部门的委托,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来评价企业领导人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的行为。中办、国办《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资委《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要求对企业领导人员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完善了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度,为组织人事部门正确考核和使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强化了对企业领导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严肃了财经法纪,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企业加强了管理,提高了效益。但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寻求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分析
1导言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既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也可以从狭义上界定。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就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因此,从根本上看,任何一种审计都是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说,广义的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一切审计。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特指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事业领导人员及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来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者离任审计,以下所述经济责任审计均是从狭义的角度加以介绍。经济责任审计这个概念刚产生时主要适用于党政主要领导人员、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
2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2.1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只是走过场,因而无需认真。这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只是领导干部职务变动或离任时的程序而已,是形式秀,无需认真。二是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对被审计人没有什么实质影响,是“纸老虎”,所以不必认真。三是由于在组织人事等等方面受到被审计人的严重影响,审计工作不但繁杂,而且审计结果与评价拿捏比较纠结,过于认真,则自讨苦吃,不认真吧,又有违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这些都导致了对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产生了经济责任审计无须认真,不必认真,认真不得的思想观念。
2.2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运行程序不规范
按照相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要在任中,或者在领导干部不在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即应该先审计,后变动或后离任。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大多是在领导干部职务变动或离任后进行的,即先变动或先离任,后审计。由于审计结果对被审计人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所以不但被审计人,而且审计人和被审计人原先所在单位都比较懈怠、对经济责任审计不重视。
2.3经济责任审计的机制和制度有待完善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现行体制下,审计部门实行双重领导,要同时接受本级单位和上一级审计部门的领导。由于组织、人事、财政等都要依赖于本级单位,因而其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大受影响。二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具有不确定性。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受托审计,组织部门要在上一年度提出委托建议,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后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草案,再由审计部门报请本级单位主要领导审定后,方可纳入审计机关年年度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2.4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问题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灵魂和核心。但是,目前国家尚没有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标准,这对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规避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都是不利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效规范审计风险,而且有利于推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5将经济责任审计简单地等同于财务查账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分别就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人,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同时,还要关注他们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情况。由此可见,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财务基础审计、综合绩效评价、经济责任评价,因而其工作难度和深度远高于财务审计:财务审计只披露“是什么”,关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而经济责任审计在关注“是什么”的同时,更关注“为什么”。
2.6经济责任界定较难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的阙如,虽然《规定》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存在的经济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并列举了相关的经济行为,仍有许多经济问题的责任比较难以准确认定,如前后任的经济责任问题,个人经济责任问题与领导班子的经济责任问题,党委一把手与行政一把手的经济责任问题,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故意责任与过失责任,等等,但实践操作性并不强。
3解决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的对策
3.1加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通过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明确企业责任人的职责,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实现廉政建设,提高企业监管水平。而要想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依据和保障。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当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况,要在《审计法》《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从而促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3.2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需要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多门共同参与。为了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积极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流程,理顺关系,协调工作。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要加强各部门的间联系,实现信息共享,要定期就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探讨,结合当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和流程,从而提高审计的规范性。另外,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要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不断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水平。
3.3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企业资金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在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应全面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结合实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管,保证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4结论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事关企业发展,通过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更好地规范企业责任人的行为,优化企业监督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而要想发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就必须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要争取各部门的协作,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从而促进经济责任审计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沈瑜.航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6(13):139-140.
[2]徐艳芹.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09):23-25.
[3]修俊勇.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246.
[4]张荣梅.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245+268.
[5]刘晶石.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3(20):197-199.
[6]周松梅.物流运输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23):171.
论文作者:石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企业论文; 责任论文; 经济论文; 领导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