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儿童应对同伴欺侮的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伴论文,策略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受了同伴欺侮应该怎么办,是忍气吞声还是以牙还牙,或者讨一个公正的说法,诸如此类善后事宜的讨论已不少了。然而,善后归善后,孩子遭受欺侮的现场到底是怎么回事,教师和家长几乎永远都不可能亲临指导,这样,孩子就无法得到成人的直接帮助,等再次遭受欺侮的时候,他在采取应对策略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成人仍然是爱莫能助,怎么办呢?如果我们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攻击行为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有所了解的话,也许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在“模拟现场”中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能得到逐渐提高。
一、指导儿童应对同伴欺侮的策略依据
20年来,心理学领域对同伴欺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最为实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和家长指导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提到攻击,人们常常就想到大打出手或破口谩骂,其实这只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典型阶段,被欺侮的儿童需要对付的不只是这一环节,在此之前和之后,已经或还有可能受到攻击者的欺侮。一般情况下,攻击行为有五个发生发展阶段,如下图所示。
附图
攻击行为的五个发生发展阶段
图示中的行为基线是指人的正常交往行为,而高于或低于这一基线都属于非正常行为,可见,攻击行为的五个发生发展阶段都是偏离常态的言行,是受害者需要敏锐辨别和谨慎防范的。
第一阶段:扳机阶段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联系到射击时抠动扳机前的状态,一个潜在的攻击行为可能将变成一个真实的攻击行为,这时攻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有很多在平时不起眼的因素在这个时候都可能引发攻击行为,比如攻击者的身体不舒服、情绪不稳定,具有挑衅倾向的小伙伴在场,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词语,受害者处于遭人嫉妒或者轻视的情境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拉动预警信号。
第二阶段:逐步升级阶段使人的行为离基线越来越远,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如脸色发红、语速加快、语音加大、来回走动、目标逼近……而受害者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可能被误解,比如与攻击者的目光对视被当成挑战,由紧张而产生的嘴角蠕动被视为嘲笑……在剑拔弩张之际,任何信号都可能引发攻击性的判断。
第三阶段:危机阶段是攻击者和受害者都处于非理性的阶段,旁人任何干预性的策略都失效,双方或唇枪舌战或大动干戈,对立和冲突达到极点。
第四阶段:高原阶段是指激烈的攻击结束后,双方的行为都暂时渐渐恢复到正常行为状态,但这不意味冲突已经消失,此时若“劝解”或“教育”反而会重新发生争执,进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格斗”,此时是“热战”暂停后的“冷战”,危机仍然潜伏着。
第五阶段:危机后的沮丧阶段是孩子渐渐恢复理性的时候,他们的身心都极度疲劳,认错意识开始产生,内疚感强烈,有的“低头认罪”、眼泪汪汪、面壁思过,有的甚至产生绝望感。这时候,提供“劝解”或“教育”的时机才成熟。
二、对受欺侮的儿童进行模拟的心理演练
在攻击事件现场,为什么有的儿童能及时避免伤害,而有的儿童不能呢?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儿童正确识别攻击者的特性并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根据攻击行为发展变化“五步曲”,被攻击的孩子采取措施越早自己越安全,即使越陷越深,也要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每个阶段都有避免伤害的机会。
第一阶段:小心触雷。对同龄伙伴的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是一个孩子智商较高的表现,俗话所说的“善于察言观色”其实是检验人际智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孩子一般很乐意讲述他在学校里听到或看到的“大事”,攻击性事件自然是他认为天大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和家长不要以为还没有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就对孩子的讲述很不经意,要认真听孩子讲的每个细节,对他的同伴性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同学之间争斗的扳机因素有哪些,让孩子在讲述和讨论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孩子进入一个未标示的雷区时,他可能及时地辨别出来,然后很幸运地绕过去,避免踩上地雷并进入安全地带。
教育孩子避免使用的言行有:
◎对方正在独自发泄私愤时侵犯他的个人空间。
◎直截了当地询问别人为什么(或凭什么)侵犯人。
◎武断地批评对方的言行。
◎言行对人构成威胁。
第二阶段:以静制动。对于社会经验单薄的孩子来说,不小心步入雷区是很普遍的事情。当攻击者逐步升级的时候,要教育您的孩子逐步降级。根据攻击者渐渐失去理智、对他人的行为容易发生误解的特点,可采取相应的策略减少危机系数。
◎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给对方平静的印象,而不是傲慢的。
◎用正常的语调与对方交谈,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对方的狂躁状态。
◎与攻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假装屈服,让对方放松下来。
◎寻找有效的逃避路线,确保危机爆发时有安全路线可逃。
◎明确要求对方放下手中的武器,并慢慢重复你的要求和后果。
◎用简短的语言驱散同伴围观,减少旁观者对攻击者的刺激和鼓励。
◎回去招呼同学、老师或其他人帮助。
第三阶段:限制与逃避。当进入危机阶段的时候,孩子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方面在身体上限制攻击者的伤害,另一方面就是走为上计。如果双方个头和力气相差很大,必有一方遭受身体上的损害,但是,对于孩子之间的争吵打斗来说,最终还是要保护弱者。因此,不要鼓励孩子在格斗中取得胜利这种“强者”理论,而是教育孩子把攻击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所以,不管孩子是强壮的还是弱小的,在遭受攻击时的最佳策略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寻求脱离。
在危机阶段最忌讳的是孩子丧失自我保护的心理准备,最终成为一个受害者。说到这一点,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平时嬉戏打闹游戏的意义,表面上是看孩子的疯跑瞎闹,其实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和躲闪能力,而家长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第四阶段:保持沉默。处于“冷战”中的孩子并没恢复冷静,他们还咬定自己的“真理”不放,这时候,如果一方向旁观同学倾诉自己遭受了怎么不公平的状况,另一方很有可能卷土重来,把事态搞得更加复杂。因此,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不要在这个时候急着辩出个是非和说法来,要保持沉默。这个原则不但是教育孩子需要学习和把握的,作为教育指导者的教师和家长也要把握好这一点,即这时候并不是教育良机。我们通常发现,教师和家长把两个犯事的孩子叫到一起,他们会在成人面前据理力争,特别气人,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分开,分别单独面谈,或者都“面壁思过”,稍安毋躁,然后再说。
第五阶段:不计前嫌。孩子之间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因此,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可调和,主要是“少不更事”的原因所致。一般情况下,事后孩子要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小学生在思想上有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的能力,也有改过的动机,这样,受害者不计前嫌既给对方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也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学会宽容别人。
三、避免发生“受害者受责备”现象
教育孩子应对攻击事件的第一步是了解他在学校被别人欺侮了,可是很多情况下,孩子受了欺侮成人并不知道,受害人这种不愿告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项研究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受欺侮者不会报告给成人特别是老师,对老师和家长的调查发现,60%左右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学校存在欺侮行为,但是仅仅有23%的家长和19%的老师听到过学生对自己被欺侮的报告。这种现象使教育者对孩子爱莫能助,因为对孩子遭受攻击行为时进行模拟的心理训练,要以孩子描述现象的真实性及细节为基础,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向老师和家长说呢?——主要是“受害者受责备”现象造成的。
不管是在成人文化还是在儿童文化中,人们通常对受害者的猜想是:为什么偏偏你受害了?你是不是招惹别人了?你对事情的预见性怎么那么差呢?事发后你竟然如此软弱和无能……成人有时直截了当地发出这些责备,有时通过言谈举止对受害者传达了这样的态度,因此,受害者往往很自卑,为了维护尊严,他们宁肯独自忍受身心所受的伤害。可见,让孩子消除防线,在成人面前放松地倾诉自己的遭遇是很关键的,一方面,孩子能释放心理委屈与压力;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发现孩子在攻击行为的哪个阶段判断失误,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可见,当孩子遭受攻击后,面对泪水涟涟的孩子,成人要保持冷静,不急着表态,做孩子放松安全的听话筒,先听他说完事情的经过,再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帮助和指导。
四、一个证实策略有效性的访谈案例
有的家长虽然没有系统学过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自觉地应用了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策略,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本访谈对象选择了一个成人而不是儿童,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成人的人格现状稳定而真实,不像儿童具有很大的发展伸缩性,因而成人的经历更能证明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是否具有成效。
姜先生今年36岁,任某公司业务主管,他的人际关系网络很和谐,上下级都处得来,因此,开展工作常常如鱼得水。对他的访谈,是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受欺侮的经历,从中探索家长指导策略是否适宜,以及这一策略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分别是什么。
姜先生说他小时候上学比较早,比同班同学要小一两岁,大部分同学都比较爱护他,这可能引起了一些孩子的嫉妒(扳机因素)。上四年级时,有一天放学的时候,同班一个男孩子肖军(化名)突然从后面猛力撞他,姜先生连人带书包都撞倒在地,身上全是泥土,姜先生又疼又羞,坐在地上哭起来,肖军哈哈大笑。其他同学把姜先生扶起来,送到家里告诉他妈妈事情的前后经过。邻居几个稍大的男孩子说:“谁是肖军?他敢欺负人?明天放学的时候我们在校门口等着他,你指出来哪个人是肖军,我们狠狠地揍他一顿,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人!”妈妈把孩子们驱散以后,看看矮小的儿子受人欺侮,眼泪和泥水混成一片,很心疼。然而她平静地听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完,知道肖军是个不服管教的顽皮孩子,对儿子说:“肖军不是光欺负你一个人,他不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你离他远点,他说什么做什么你都别理他。还有,明天邻居几个哥哥要帮你教训肖军,你别说肖军是谁,小孩子打打闹闹没完没了的,这样做不对。”
然而,第二天上午,班里已经有人私下告诉肖军今天有人要揍他,到晚上放学的时候,几个邻居哥哥把在校门口“虎视眈眈”,让姜先生指认“罪魁祸首”。肖军不敢回家,是最后出校门的,结果“对手”还在门口等着。怎么办呢?他硬着头皮低着头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只听几个人问:“这个是不是?”姜先生却回答:“不是。”后来,姜先生干脆就说:“今天肖军请假没来学校,”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姜先生感慨地说,孩子也是很懂得感激的,后来肖军再也没有欺负过他,而且还主动要做他的“铁哥儿们”,谁要对姜先生“有所不恭”,他就自愿出来做保镖。姜先生自小很少与别人发生过攻击事件,也很少受别人的欺侮,妈妈的一句话表达了她一贯的教育倾向,所以他总是处于人际关系的安全地带。至于说到这件事情的长期效果,姜先生说,从小就学会宽宏大量,不与别人计较小事,日久见人心,万事和为贵,是赢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这条经验对他今天的事业也很受用。
童年时代的姜先生偶尔遭受一次欺侮,在家长的正确指导下,学会了把潜在的攻击事件(即扳机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锻炼。如果姜先生的妈妈应允了邻居小伙伴的“帮助”,必然使事情升级,引发许多潜在的事端,反而让儿子陷入紧张的同伴纠缠之中,他的童年就不会相安无事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总是怕孩子吃了眼前亏,鼓励孩子好斗,或者兴师问罪与孩子一起“讨伐”,这些做法都是不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