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终于肯自己吃饭了!论文_邓伟

孩子终于肯自己吃饭了!论文_邓伟

一、问题

优优今年3岁,刚上幼儿园。由于我们夫妻俩工作忙,在上幼儿园之前,优优基本是由家里的爷爷奶奶带着。在他们看来,孩子吃饱饭,不饿着肚子最为重要。每次在优优不肯自己吃饭的时候,都是他们一勺一勺的喂。有时为了让孩子尽快地把饭吃完,他们还要一边陪孩子玩一边喂饭,每天在吃饭问题上要花费大把时间。看到孩子这样,我们也着急,想尽办法训练她自己吃饭。但是,每次都变成想尽各种办法“讨好”她,才能把饭喂完。这实在让人头痛!现在她上幼儿园了,我想在幼儿园的影响下,这个“坏毛病”应该会好了。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优优在幼儿园里很快就能自觉的自己吃饭了,但是回到家里却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每次吃饭还是要大人喂,并且还需要大人不断的催促,甚至要在连哄带骗加威胁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喂饭这个艰巨的任务,让人头疼不已。如果孩子在家也能自己吃饭该多好啊!我想这也是许多家长的心声。那么,怎样才能改掉孩子的这一“坏毛病”呢?

二、分析

孩子在3岁左右是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身体、行动及心理活动的意识增强,自我体验不断深化。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经常会表现自己的主张,如果成人的要求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时就会说“不”“偏不”等等。此外,3岁左右的孩子在自我体验方面容易受暗示,在自我评价能力方面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权威人物——老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据此,我想优优在幼儿园一定是为获得老师的好评和同伴的关注,才能做到自己吃饭的。可见,老师的评价对幼儿的行为塑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积极的影响没有延伸到家里,当优优回到家后,不被老师和同伴所关注,这时,她就又显现“原形”了。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和同伴的积极影响延伸到家里,在家也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呢?

三、对策

我想到了家园合作,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从那以后,我每次亲自去接送优优上幼儿园。每次到幼儿园,我都会与她的主班老师聊上几句,除了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外,更重要的是与老师沟通教育方法,达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这其中就包括我与老师约定如何让孩子自己吃饭。

1、引导孩子向老师许诺。一天放学时,我在老师跟前对着孩子说:“优优,向老师保证,今天回家一定要自己吃饭,好吗?”孩子看看我,又看看老师,也许是迫于老师的威信,她点点头,轻轻的说了声“好”。老师见状,立马回应:“优优真棒,如果你能自己吃饭,我明天就奖励你大红花,并在全班表扬你。”(其实,这也是我与老师约定的内容,即孩子只要表现出正向行为就予以鼓励和表扬)孩子听老师这么说,脸上露出了渴望而羞怯的笑容。

2、鼓励和督促孩子履行承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天晚饭时间一到,优优便在我的提醒下开始自己吃饭。但没过多久,她就坐不住了,又想到处跑,想要大人哄着喂。此时,她爷爷准备端碗开始喂了,见此情形,我马上打断了爷爷的举动,提醒优优道:“优优乖,坚持自己吃,明天就可以获得老师的大红花和表扬了。”听我这么一说,她又坚持了一会,可是到最后,她也只坚持吃掉了一半。爷爷提出把剩下的喂了吧,怕孩子饿着,但我坚持不让喂,并说:“因为如果一旦喂了,明天的大红花就没有了。”听到这话,优优又自己吃了几口,但是,剩下的还是没吃完。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因此生气或批评孩子,我知道,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3、联合老师及时兑现承诺。第二天,送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当着孩子的面非常慎重地把昨晚的情况告诉了老师:“优优昨天真的进步很大,饭都是自己吃的,不过剩了一点没吃完。”老师听到后,非常高兴,马上表扬了孩子,并提出下次不要剩饭。优优听到老师的表扬开心极了,马上答应了老师的要求。下午放学时,老师又在班上公开表扬了她,并奖励了一朵大红花。

这一天,优优可高兴了!下午一见到我就展示她的大红花,还跟我说老师表扬的事。我一边鼓励着她,一边暗喜:方法凑效了。趁热打铁,于是我又带着优优在老师面前许诺,今天一定要自己全部把饭吃完。同时,老师也答应如果做到,明天同样奖励她。回到家后,爷爷奶奶也趁势表扬了优优,并鼓励她一定要努力做到。这天的晚餐时间一到,优优就主动要求自己盛饭,自己吃。尽管中途,她还是有些坐不住,撒娇,想要爷爷喂。爷爷见状有些心软,就想喂她两口,但是都被我打断了。最终,在我们一家人的鼓励和督促下,她坚持自己把饭吃完了,只是时间花的比较长。第二天,优优特别期待去幼儿园,因为她知道又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励了…..

如此反复,一周下来,我的孩子终于肯自己吃饭了,并且所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不仅如此,我还用同样的方法,激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现在不仅能自己吃饭,还帮我洗碗、拖地,活像一个“小大人”。

四、经验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孩子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做到:

一是大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表现责怪孩子。其实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是大人在生活中不自律、无原则、迁就所造成的。因此,作为大人不要迁怒孩子,而是要正确面对,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矫正。

二是多与老师沟通,形成家园合力。幼儿仿佛对老师有着魔咒般的崇拜,老师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家长要把老师的影响力延伸到家里,帮助我们树立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跟老师私下约定,积极配合。

三是多鼓励表扬孩子。幼儿的自我评价除了依赖成人外,还具有片面性和表面行的特点,对自我的认识不深刻,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多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与鼓励,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论文作者:邓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孩子终于肯自己吃饭了!论文_邓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