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探讨论文_钱丽平,李晓志

关于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探讨论文_钱丽平,李晓志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开始招聘农电工。农电工是电网企业以合同形式正式聘用的电工,聘用单位绝大多数是与供电企业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农电服务公司。但是目前农电工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影响了农电用工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电网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农电工人力资源现状,找出影响劳动关系的原因并从企业内部出发进行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是现阶段保持和谐农用电工环境的重点。

关键词:电力企业;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农电工是农村用电的直接管理者,代表着县供电企业在农民们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他们是电力行业的主力军,在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国家实施农电体制改革以来,农电的安全化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专业化管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农电工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仍然不健全,农电工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缺少有效的配套机制,同时部分农电工年龄老化、素质偏低,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任务、薪酬分配、教育培训等问题前,摸清家底、盘活现有人力资源,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营造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1.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1农电工人力资源的结构不合理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农电工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电工的年龄结构,29岁以下的农电工占员工总数的15.7%,30岁到39岁的占48.9%,40岁到49岁的占29.1%,50岁以上的占6.2%,由此可见,农电工的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农电工的受教育情况,在农电工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电工数量占员工总数的0.5%,大专学历的占6.2%高中学历的占54.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3%,农电工的整个学历水平偏低,多集中在大专以下。职业技能等级情况。自农电体制改革以来,农电工取得专业技能登记证书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5.7%,其中拥有技术资格证的农电工占员工总数的1.6%,而具有高、中、初级资格的农电工数量比例为1:3:10,由此可见,农电工技术人才比较缺乏。

1.2历史政策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人员机构复杂,管理困难。截止到目前,农村电力服务所的核心力量仍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招收的农电工,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是有限的,招聘对文化水平、业务技能没有特殊要求,相当一部分为初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文化水平的员工,业务技能不熟悉。同时,当时部分供电企业有子女顶班或者是亲戚朋友直接介绍,导致员工素质整体偏下。那个年代各供电企业管理粗放,员工在工作时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给现代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不务正业的员工太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由于员工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带来的风险在持续增高。由于历史政策问题,,电管站时期工作的人员和村电工工龄不被社保局认可,农电工退休后待遇较低,有不少农电工到了退休的年龄却不愿意办理退休手续,这些人在等着工龄问题被社保解决,也希望企业能提供部分生活补助。这部分员工群体已经成为影响农服公司和谐稳定的隐患。

1.3农电工劳动组织、聘用、合同管理不合理

农电工劳动组织管理比较薄弱,定员、定编、定岗、定责的规范工作急需加强,急需开展供电所农电工的岗位测评,规范县级供电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在农电工的聘用管理中也存在着不规范现象,聘用审批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不规范,急需深入贯彻执行统一的招聘条件和规定;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农电劳动合同的制定、履行、变更、续签、解除等管理事项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有些县级供电企业存在其他身份人员从事农电工岗位工作或签订农电工劳动合同的农电工从事其他非农电工岗位工作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农电工中出现混岗现象,统一制度不能落实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农电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

业务提升力不从心,一人多岗情况普遍。目前农村电力服务所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生产人员一人多岗,既负责台区线损,又负责安全生产;配网施工、故障排查、抢修,农村电力服务所80%以上的员工从事过两个以上的工种。这些年,因为农电安装环境日益复杂,又有各种利益纠葛,农电员工的特殊身份在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涉中,使关系变得复杂,给协调工作无端又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部分农电员工从中尝到甜头,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用心提高自己的技能,而是放在其他不正经的地方,人浮于事,电力服务整体环境恶化。

农电服务所工作较多,在农电生产这方面,农电配网运维任务繁重,抢修人员紧缺,,又加上超业务范围工作,生产用车配置不足并且设备老化严重;安全管理方面,线路设备老化,安全运行风险较大,越来越多的生产设备致使电力设施保护任务繁重;营销管理方面,资料信息记录反复,窗口服务人员紧缺,智能电表故障率高。电力服务所大多时间在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应付,很难将工作做的精细。

2.新模式下农电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2.1加强对农电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农电工的整体素质

农电工的业务量大、业务素质低已经成为电力公司管理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加强农电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农电工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要完善农电工培训机制,制定培训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农电工的培训,加大农电工后续学历的教育力度,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培训班,努力提升农电工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2.2完善农电工激励措施

电力企业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激励方式和管理办法,探索引进农电工结构工资制,在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上,合理拉开不同岗位间的收入水平,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构建绩效管理与考核体制,坚定不移的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有效的解决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客观准确的评价农电工的工作绩效,使工作绩效与薪点工资紧密联系,同时,定期对工作突出的农电工进行表彰,加大对其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模范,提升优秀农电工的地位,从而形成广大农电工争相创优、奉献社会的工作形式。

2.3积极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支持。积极向劳动保障部门争取政策,按照农电工实际从事工作年限,对员工视为缴费年限工龄予以认可;企业若能在系统内部出台相应的办法,增加农电退休人员收入补贴,建立农电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以解决农电员工的顾虑。

2.4多举措推动农村电力服务所减负

进一步归并电力服务所,盘活现有员工。以“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为目标,在有条件的农服公司开展“大所制”改革,将有效解决人员老龄化和结构性缺员等问题。将农村电力服务所营销电工中具备技术条件的人员编入农村电力服务所抢修值班表,参与抢修值班。以此来缓解抢修人员紧张的情况。还要针对营业大厅业务人员紧张的情况,建议根据农村电力服务所实际业务工作量,灵活配置适当人员或实行早九晚五工作制。

结束语

农电工是农村电力事业的直接服务者,也是电力企业在农民群众心里的具体形象代表。随着电力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要求的变化,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农电工人力资源,充分保证农电工的利益,为建设强大的农电工人才队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昕,刘平震,马佳玲,吴洁.农电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与探讨.陕西电力,2010,29(4).

论文作者:钱丽平,李晓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关于农电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探讨论文_钱丽平,李晓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