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中医学院2012级研究生 昆明 650504;
2.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云南昆明 650504
【中图分类号】R22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69-02
《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病证的发病、传变、转归规律及诊治。《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可见,一个外感病的发病过程,其实质即是外感病邪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总的来说,一个外感病的完整进程包括了邪在卫表、邪入经络、邪侵脏腑三个阶段,故伤寒亦可以分为表证、经络证、脏腑证三个阶段。《伤寒论》在对外感病的研究中,以病邪由表及里的三个阶段所在具体病位及传变规律分属六经这一经络系统,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体现了鲜明而清新的经络辩证思想。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伤寒论.伤寒例》云:“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讝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寸尺陷者,大危。”
由此可见,张仲景在研究外感病发病规律的时候,是在继承《素问?热论》的六经病证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外感病六经病证的发展与转归,明确提出了外感病在发病过程中的经络病位以及病邪在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传变次序与规律,进一步完善了《黄帝内经》关于六经病证的经络辩证思想,补充了《素问?热论》的不足。
1 《伤寒论》“六经”的内涵与实质
《伤寒论》中的“六经”, 即手足三阴、三阳经的总称,宋代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称之为“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其实质指的即是外感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所处各个传变阶段的病位。根据病邪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可将外感病大致分为邪在卫表、邪入经络、邪侵脏腑三个阶段,由于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是六经系统包括了卫表、经络与脏腑,因而张仲景以“六经”这一经络系统统领了病邪在表、在经络、在脏腑三个阶段的具体经络病位。换句话说,“六经”其实指的就是外感病的病位在哪里,在哪一条经络哪一个脏腑,亦即病邪所在之经络系统,包括了经脉及经脉所属络的脏腑。这是六经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六经病证可概括为三阳证和三阴证两大类,基本上都是十二经脉手足同名经经脉病候的精简或补充,其内涵是根据外感病在病位、病性以及病证传变通路与转归等各方面的规律将外感病统属于六经系统。只不过“经、络、筋脉类皆十二,配三阴三阳,而总以六经称”(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六经病证仅仅视为六种病或六种“证候群”,而应该看成是《内经》经络辨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六经证治主要以经脉受邪所表现的主要证候(即十二经脉病候)为辨证依据,故《伤寒论》在外感病的治疗中除以汤药治疗之外也用到针灸治疗,常取期门、风府、风池等经穴针刺。
2 《伤寒论》六经病的经络辩证依据
《伤寒论》中六经病的经络辩证是以《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经脉的循行与经脉病候为辩证依据的。
2.1 太阳病的经络辩证依据
在《伤寒论》中,太阳病的提纲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中,太阳经证有中风和伤寒之分,太阳腑证有蓄水证和蓄血证两端。<素问?热论)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这是张仲景所述太阳病“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的根据。症状的出现。与足太阳经“上额、交巅、人络于脑、出于项下、循肩膊内、挟脊而行”密切相关。属于足太阳经的经脉病候。太阳腑证中的少腹急满、小便不利或自利,也因足太阳经脉“络肾、属膀胱”之故。
2.2 阳明病的经络辩证依据
阳明病的提纲是“胃家实”。理当包括大肠内结,燥屎在内。如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面赤、心烦、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是为经证;如见大便秘结、腹满而痛(拒按)、潮热、汗出、烦燥、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是为腑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素问?热论》篇“二日.阳明受之.阳明在内.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灵枢?经脉》篇足阳明之脉“...腹胀...狂、疟、温、淫、汗出”。手阳明之脉“...口干...”。这是构成阳明病的依据。阳明手经属大肠,足经属胃。《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在解剖与生理上,胃与小肠相连、小肠与大肠相连,在病理上胃与小肠、大肠也密切相关。故阳明经受邪极易产生胃肠腑气不通而致“胃家实”的病变。
2.3 少阳病的经络辩证依据
少阳病的提纲是“口苦、咽干、目眩”。此外,本证还可见心烦,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寒热往来、胸胁胀满而痛、苔黄、脉弦。如兼有太阳证时,主证伴发热、微恶寒、肢体疼痛;兼有阳明证时,主证伴日晡潮热、大便不通、脘腹胀满。《素问?热论》篇“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灵枢?经脉》篇足少阳之脉“口苦…心胁痛… 汗出振寒、疟”,这是构成少阳病的依据。主要由足少阳经脉循行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布于胸胁之故。
2.4 太阴病的经络辩证依据
《素问?热论》篇:“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痛而嗌干。”《灵枢?经脉》篇:足太阴之脉“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 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这是构成太阴病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依据。手太阴经脉走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系于咽喉。足太阴经脉上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故太阴病以腹部(脾胃)、咽喉(食道)病证为主。
2.5 少阴病的经络辩证依据
《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不仅仅是指肾阳衰虚,也与心气不足有关。若证从寒化,则见四肢厥冷、恶寒、神疲欲寐、蹯卧、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微欲绝;若从热化,则见心烦不眠、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小便发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素问?热论》篇“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灵枢?经脉》篇中手少阴之脉的病候:“...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疼、烦心、心疼、黄疸、肠擗”,手少阴之脉“嗌干心疼”这是构成少阴病的依据。从经脉循行来说手少阴经脉挟咽,而舌乃心之苗窍。足少阴经脉循行挟舌本、络于心。心为君火,肾属寒水。水火相济,则心肾协调;水不制火,则阴虚火旺。虚火随经上冲,则生下虚上实之证。
2.6 厥阴病的经络辩证依据
《伤寒论》中厥阴病证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素问?热论》篇“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衰,囊缩”。《灵枢?经脉》篇足厥阴之脉“胸满、呕逆、飨泄”。手厥阴之脉“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烦心,心疼”,这是构成厥阴病的依据。
3 伤寒六经传变的规律及原理
外感病的传变不是乱传的,是遵循一定的次序与规律的。《伤寒论》详细论述了外感病的传变次序,在一般情况下,外感病的传变遵循从太阳依次到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一先后次序,说明外感病的传变是有规律的。六经传变实际上指的就是病邪在三阴三阳这一经络系统中的传递与变化,也就是外感病邪以经络为侵袭阵地与传变渠道,并按照一定的次序,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六经经络系统中进行由表及里的侵袭、传变与发展。
伤寒六经传变次序的原理有两点:第一、就是外感病邪侵袭人体,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表及里的,病邪伤人,首先侵袭的是人体的卫表,其次是经络,再其次是脏腑,从经络的角度来看,首先是三阳经,其次是三阴经,因为相对来说,三阳在表,三阴在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表里不仅包括了三阴三阳之间的表里,还包括了三阴三阳六经之内的表里,即三阴三阳六经各有一个表里。三阴三阳之间的表里,指的是六经各经之间的表里,比如阳明相对于太阳来说为里,三阴相对于三阳来说为里。三阴三阳之内的表里,指的是六经每经内部的表里,比如阳明腑相对于阳明经来说为里,太阳腑相对于太阳经来说为里。历代医家虽也知道伤寒病传变由表及里,但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三阴三阳之间的表里,而忽略了三阴三阳之内的表里,以至于有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等说,因而多未能从整体上把握《伤寒论》的经络辩证思想。
第二、由阳气或阴气的从多到少。寒邪伤人,首先伤的是阳经,因为三阳经相对三阴经来说相对在表,而寒为阴邪,所以相对在表的三阳经首当其冲,相应的,首先是三阳经的阳气来抵抗寒邪。而在三阳经之中,太阳经阳气最多,《素问?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所以首先由太阳经中的阳气抗邪,如果在阳气最多的太阳经阳气抵挡不住寒邪,则邪气进入到阳气较太阳经相对较少的阳明经中,如果在阳明经也抵挡不住,则邪气进入到阳气最少的少阳经。如果在少阳经还是抵挡不住,则病邪侵入到阴经中,首先进入的是太阴经,因为太阴经的阴气最多,如果病不解,在太阴经中抵挡不住,则传入阴气相对太阴经来说较少的少阴经,如果病仍不解,在少阴经抵挡不住,则传入阴气最少的厥阴经。如果此时病仍不解,就是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说明疾病就很严重,情况就很危险了。《伤寒论.伤寒例》:“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寸尺陷者,大危”。
需要指出的是,病入三阴,相对三阳来说,病位属里,但并非就没有表证了,这是因为经络都是外络于支节,内属于腑脏的,也就是说,任何一条经脉,都是外部与人体的卫表、内部与人体的脏腑相联系的,根据《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的经络学说,人体每一经,都有它所联系的皮部以及所属络的脏腑。
综上所述,《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在《黄帝内经》经络学说的基础上,通过经络辩证的思维与方法对外感病病程中疾病的发病、传变、转归等各方面的规律进行整体性与系统性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所提出的一套辨证论治体系,其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充分反映和体现了经络辩证思想。
作者简介:
杨尊求、男、(1981年) 、在读研究生、主治医师/讲师、金匮杂病论治规律的研究
论文作者:杨尊求1,周青2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经络论文; 经脉论文; 外感论文; 伤寒论论文; 太阴论文; 三阳论文; 太阳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