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趋势论文,世纪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是世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世纪。据联合国人居中心的预测,2000年,全球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2010年达到55%,2025年达到65%,发达国家将达83%,发展中国家达到61%。(注:《城市导报》1996年2月26日)
中国是一个具有12.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城市在21世纪的发展动向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笔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同行们的观点,结合个人的研究成果,就21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提出个人的看法。
未来50年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城市要保障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有效供应,首先要保障城市自身的发展,使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纵观未来,中国的城市及城市化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十个主要趋势。
1.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基础薄弱。1949年,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为15.5%,城市化水平只有10.6%。1950年以后,国家实行低速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发展缓慢,到1978年城市化水平还不足18%,在28年间,城市化水平仅增长了8个百分点, 形成了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村非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城乡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因素大量减少,城市政府的自治权扩大。到1996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达3.6亿, 城市化水平达29.37%,在18年间提高了11.45个百分点。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速,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差距仍然会存在很长时间。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首先它是一个合理的、有序的过程,是在政府制定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地区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保证城市化稳步健康地发展。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促成城乡一体化并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用量相对贫乏,特别是耕地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人口、产业、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进行统筹的规划和协调,实现人口、环境、资源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特大城市化进程加剧
中国学术界对特大城市化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座城市本身的发展、增长和扩大,成为百万及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区。大都市区除在人口、地理、规模上有差别之外,还有行政等级的差别,共分五级:最高级是直辖市,目前仅有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第二级是省级市,第三级是副省级市,第四级是地级市,第五级,也就是最低级——县级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占地范围的扩大,城市的行政级别也会由中央政府批准提高。
中国的大都市,一般是由三种城市空间形态构成:中心城市、城市边缘区和由城市政府领导的乡镇(农业区)。前两者构成城市化地区。
中国的大城市区是由统一的行政机构领导的,可以统一解决城市化区域内的城建、交通、环保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解决本区内市与市、市与县之间的矛盾。这一点与西方许多国家有很大不同。
目前,中国有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34个,2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座。未来50年,中国特大城市的数量将会增加。 到2000 年人口超过800万的城市将会达到28个,上海的人口数量将占世界第四位, 北京为第五位。(注:陈光庭:《北京城市化发展趋势及郊区应采取的对策》,《城市问题》1996年第6期)
城市特大化的第二层含义是区域城市或称“城市群”的迅猛发展。
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由数个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组成的群体。城市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综合交通网和现代化通讯设施相联系,彼此有内在的亲和力和互相依存的关系,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的有机体。城市群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特大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城市群作为城市区域化的一种高层次形态,一般都是在城市现代化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始走上全面建设的途径,而超大型城市群总是先于中小型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在未来的50年,中国将实现城市现代化。在2010年,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将会成熟并达到相当高的规模水平,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预计2030年前后,继东部地区的城市群形成后,第二批城市群将初步形成。例如以哈尔滨、昆明、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以郑州、南宁等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国特大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注:徐巨洲:《理性看待中国21世纪城市发展》,《城市规划》1998年第2期)
3.城市国际化与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21世纪中叶,中国将会完成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同时城市国际化进程也将有长足的发展,建成数个一流的现代化世界性大都市。
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城市在制定21世纪发展战略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
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指标标准,但两者又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基础。一个国际化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城市。一座现代化城市必然有很多国际化的因素。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任何国际性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活动是不可能的。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国际化有许多共同点,有许多兼容的因素。因此,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可以同步发展的。
在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全面实现城市现代化。全国人均GDP 达10万人民币(按1998年比值计算约1万美元),城市内更高。 在经济与科技、人口素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指标均达到了高度现代化水平。
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在人、财、物、信息和整体文化等方面的跨国交流不断增强,其对国外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座国际城市的基本条件和衡量标准的指标,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会逐步地得到实现。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与必然趋向,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在中国形成若干个国际化大都市;二是城市经济结构进一步向外向型发展,建立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三是以国际化大都市为核心,形成既同世界经济存在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中国城市体系。
但是从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的标准来看,中国城市走向世界、发展国际化大都市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与局限。诸如,经济实力有待增强,城市现代化程度较低、城市基础设施数量不足,质量落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落后,社会环境和人员素质的国际性较低。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解决。因此,中国的城市国际化与现代化是同步发展的。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在人口规模及生产能力上已引起国际注目,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区域经济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是完全可能的。
在未来的50年中,首先在2010年左右,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沿海的中等城市普遍完成工业化,开始向信息化社会经济方式转变,其中少数几个特大城市将进入当时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在2030年前后,中国城市人均GDP达到近1万美元(按1998年价格计算),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基本实现信息、经济结构向后现代化升级,第三产业领先发展,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等综合实力接近当时世界大城市先进水平,一些特大城市、沿海城市和陆地边界城市同世界经济保持密切关系,承担起国际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当时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根据一些城市目前的历史地位、区位作用和城市的经济贸易总量和科技信息发展的态势,笔者以个人的观点列出如下城市国际化时间表:
2000~2010
2011~2030 2031~20502051~
地区性香港、上海、 天津、广洲
国际城市
北京 上海、北京
洲际性香港 天津、广州
世界性
香港、上海
大城市 北京
世界首 上海、北京
4.城市郊区化与逆城市化进展
城市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是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郊区或其他小城镇迁移和发展的一种趋势。向城市郊区发展称之为郊区化,向其他小城镇发展称之为逆城市化,它们均是城市化中的离心过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远距离通勤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向郊外或小城镇发展。
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往往是发生在高度城市化时,居民收入高,小汽车进入家庭,高等级公路网形成等条件下的。从理论上看,中国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达程度目前还没有达到产生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水平。但是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郊区发展很快,城市中心区的污染、扰民工业企业,根据政策、法规外迁,但是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并没有多大改变,总人口数量也保持稳定。郊区居民的主体仍然是过去的农民,他们由于失去土地而改变了职业,和由于城市政府有计划地在城郊建造生活居住小区和旧城改造而疏散来的人口。郊区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乡镇企业和由中心区迁移来的企业,农业仍然占很大的比重。这种现象算不算城市郊区化?中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城市郊区化实质上是指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域,受到城市膨胀的影响,向城市性因素和农村性因素相互混合的近郊地域变化的过程。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城市郊区化,一般表现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富有的阶层首先搬入郊区;形成阶段:大量的中产阶级开始涌向郊外新开发区居住,但工作、购物和娱乐活动仍在市中心区;发展阶段:住宅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第四阶段为成熟阶段:郊区的自产程度越来越大,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
就中国而言,近年来,各城市旧城改造和城市用地功能的转换,各类开发区竞相在郊区布局,一些大城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阶层也开始在郊区兴建别墅、购置周末度假用房,郊区化扩散力量已经初步形成,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迁移的现象已经出现。可以说,这是郊区化的萌芽阶段吧!
但是,中国的城市郊区化带有明显的被动色彩。由于私人汽车拥有率低,低工资制度,城市居民私人购房能力差,郊区化过程较为缓慢,郊区化范围仅在10公里范围内,大规模的郊区化还没有真正开始。预计21世纪前5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郊区化的高潮亦将到来。但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城市郊区化将是与城市中心区的繁荣并存的。
5.乡村的城市化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在近13亿人口中有70%即近9 亿农民。因此,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主要是乡村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问题。
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难题是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达国家主要是大力发展新兴城市及城市工业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以称之为单一的城市化道路。但是中国无法把几亿农民都集中在城市或建设大量的城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中国采取乡村剩余劳动力分散就业办法。这就是乡村城市化道路。也就是说在中国存在两种城市化形式。一种是城市的城市化,即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另一种是乡村的城市化,即乡村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乡镇的建设发展,农村产业及人口结构的城市化。到1997年底,中国约有6万个农村集镇,它们是乡村城市化的核心。
中国的乡村城市化,其本质仍然是人居集聚地域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所不同的是,它是小城镇和农村集镇等规模较小的集聚地为发展核心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预计到2030年末期,大约有55%的中国人口仍生活在农村地区,8 %的人口将生活在农村地区和农村工业乡镇,37%的人口则生活在城市和建制镇内。
6.中国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乡一体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社会生产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渐进的、双向的。绝不是全部乡村都变为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应该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先进的和健康的因素而抛弃落后的因素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包括城乡政治融合,消除城乡人口在参与国家政治活动上的差别;城乡经济的融合,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城乡人口的融合,城乡文化融合;城乡空间的融合,建设有完善通达、快捷的交通和通讯网络。
21世纪是城乡一体化的世纪。它是在城乡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空间等要素上交融、协同的过程。同时它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结果。作为过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已经程度不同地进入了,在21世纪将有更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将纳入这个过程。做为城乡关系发展的结果,21世纪,城乡一体化将是全世界的奋斗目标,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并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做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遥远的发展目标。
7.城乡建设与发展将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与分析,“到本世纪末,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6.2亿,其中62%以上主要生活在发展中国家。”“2025年, 世界老年人口数增长到12亿,其中72%将生活在发展中地区。”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着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数量大,到2025年60岁以上的约2.84亿人。二是由于执行“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趋于小型化,一对夫妻需要照顾4位老人, 在精力上难以负担,只能依靠城市社区。三是城乡经济、社会与文化差别较大,尤其是医疗保健、娱乐条件差别较大,而且在短期内解决不了,因此老年人有奔向城市度晚年的趋势。四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老年人更加眷恋“家庭”这个安全、温馨的养老之地,因此,家庭与社区共养将在今后长期存在。
基于以上情况,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适于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城市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事业将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8.城市的信息化发展趋向
自1993年美国提出建设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研制文字、声音、图像等的高速度、自动化的信息传输的多媒体系统并且很快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联络中。同时,这种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先导的信息化潮流的冲击波极大地推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传统城市的形态和功能,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城市,或称智能城市。
所谓信息化城市(或称智能城市),就是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的城市。它是通过全面的计算机联络,高效而可靠地指挥和调度它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建筑环境系统。
信息化智能城市的特点是:
1)城市小型化、群体化。 由于信息传递不再受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的作用减弱,超级城市逐步分解,小型城镇群显示出多方面的优越性。
2)家庭办公系统的普及, 减少或消除了人们居住与工作分离现象。
3)上下班出勤的人数与次数减少,从而使城市交通量下降, 道路用地减少,汽车污染减少,城市公共环境的清洁、舒适和安全度大大提高。
4)工作效率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业余活动的需求增大。
5)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更加科学化,市民的参预性提高。
信息化城市,亦可称为后现代化或后工业化城市,城市功能将发生历史性变化,传统工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不再占有主导作用。城市将从“工业制造中心”、“商业贸易中心”逐步转为“信息流通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城市经济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近五年来,中国的大城市信息产业发展很快,电脑进入家庭的速度大大高于小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预计未来50年中国城市信息化的程度将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9.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模式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口、产业、资金、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高度集中的地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焦点。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中国学术界对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三种模式。
1)生态城市。(注:江小军:《生态城市—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城市研究》1997年第1期)它是以人为核心的、多层次、 多级别的子系统复合而成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系统以城市空间地域为核心,以近农业区、自然景观区和卫星城镇为外围地域,组成相对独立、工作和生活居住相互平衡、各类设施完善、具有生态效应的地域综合体。
生态城市的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组成。在地域上由城市区、近郊区和自然景观区构成,它是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特别是以人为主体、人口高度集中。在同一地域上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复合存在。具有新陈代谢活跃和高度的开放性。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要想达到生态城市的标准,恐怕是下一个世纪后半叶的事。
2)山水城市。这山水广而言之泛指自然环境,这城市广而言之,泛指人工环境。(注:鲍世行、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中国建筑出版社,1996年5月)因此, 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
山水城市,是中国人从传统文化观念追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创造山水城市是一项巨大的自然与人相结合、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是把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现代园林来建设。从美学意义上看,它是追求城市中有人工的艺术创造,又有大自然的艺术创造,有草坪、树木、巨石、山丘、河流,正如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所描述的山水城市的特征:人工艺术与自然景观“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从生态学意义上看,山水城市应该是与自然界形成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污染被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废弃物得以重新利用,可再生性资源取代了一次性资源,被损害的环境得以重新修补、恢复,一切有害于生态平衡的开发活动都被制止,与自然和平共处成为人类普遍遵从的社会道德和人生哲学。
3)家园城市。在大城市病困扰和威胁下, 许多城市居民产生了恐惧城市和逃离城市的心理和行为。城市科学家们也开始探索提高“城市可居住性”和城市最大限度为人的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可能性。在此形势下,一些中国学者提出“家园城市”这一未来世纪的城市发展模式,希望城市是人们的真正家园。
所设想的“家园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适宜人居住与活动的城市,具有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有特色的城市。(注:邓卫:《新世纪、新城市、新观点》,《北京规划建设》1995年第4期)
所谓以人为中心,是把居民的需要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原则,可以满足各阶层发展的愿望,并为人们交往提供最大便利的舒适、安全、可靠的环境,一个具有大家庭式气氛、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的家园。
家园城市还应该具有文化特色、地方特色,而不是千人一面。每个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差异,在城市空间布局、建筑形态与城市设计等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均具有各自的特色。
在下一个世纪,中国正面临着一个经济的大飞跃。在经济、科技、环境和文化变革的推动下,城市也必然会有一个量的增大和质的飞跃。开放城市、信息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和家园城市等将是21世纪发展趋势。
10.城市文化环境建设高潮的到来
城市与人类的文明时代是同时到来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始终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连结在一起,它是人类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人类文化成果的最大的博物馆。城市文化,就是人们聚居于自然中所采取的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其所创造的城市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城市文化关心人、贴近人的生活,揭示城市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本质。因此有人说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人类在下一个世纪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会有巨大的变化。1986年12月联合国通过的《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指出:要对构成21世纪特征的重大世界挑战作出应答,就必须在发展中更强调两个主要目标——发展中的文化尺度和人的文化生活,“要在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恢复到中心的位置上来。”(注: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都文化建设现状与建议》, 《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未来的几十年将是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文化观念的加深,一个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的高潮必然兴起。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城市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保护将受到普遍重视。到2030 年前,投资体制将有所改善,经济来源将有所保证,保证城市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性,为后代人留下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
文化产业,这里是指生产和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和销售书、刊、画及雕塑、影视、音像制品的行业;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业,如戏剧、舞蹈、娱乐、策划及文化经纪人等行业和向其他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服装设计、装饰、装潢、文化旅游业等。
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使人们对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利润也最大的产业。
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兴起,有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达到相当的规模。在21世纪,中国的环境、旅游、文化将成为迅速发展的三大产业,文化产业将会有一片繁荣的景象。
3)城市文化的地区特色更加突出
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的山形、水势、气候、植被等所形成的鲜明的形态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发展渊源脉络及其综合表征也显出一定的地区性。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异彩纷呈很有可能创造出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的多元城市文化共存共荣的意境,从而抵挡住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超同性的压力。
4)东西城市文化的交融与趋同
展望21世纪,人类面临的是信息时代,是城市国际化时代。从全球范围看,世界文化成为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的更为广阔的背景。预计在下一个世纪,城市世界必将会融合世界最先进的文化为一体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世界文化。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国际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