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自我意识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涨期。当代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二是自我开始分化,三是自我评价趋于成熟,四是力求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加速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促使青少年走向成熟。如何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健康地、顺利地发展?本文认为这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家长与子女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二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三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
关键词:自我意识 自我教育 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就环境条件而言,青少年都处在中学求学时期,都体验着性成熟的冲击,都面临着升学就业的选择,因此其心理发展是多姿多彩、动荡不安的。也惟其如此,各路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描述也不尽相同。如霍尔认为青少年期是“疾风怒涛”的时期,是矛盾的情绪激烈动荡的时期〔1〕。 皮亚杰认为,青少年期即形式运算时期,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喜欢推理;第二,考虑问题的可能性先于考虑问题的现实性。〔2 〕斯普兰格认为,青少年期最显著的特点是闭锁性,失去了童年的直爽、坦率……但在另一方面又有着希望被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3〕。 上述各心理学家的看法虽然都是一家之言,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可见一斑。心理学研究表明,10岁以前儿童的心理是相对平衡而稳定的, 但在11、12岁以后这种整合完满的模式开始打破。人到少年,进入了身心发展最剧烈、最有意义的时期,往往经历着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和诱人,青少年们急不可耐地想要挣脱开父母的“束缚”,飞离家庭的小巢,其心理上所承受的急风骤雨般的变化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便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涨期。
自我意识的概念和意义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4〕。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是其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随着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日生夜长着。作为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一种把握,对自身状态的一个衡量,是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的一个基准。自我意识在人的一生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自我拼搏乃至对人生目的的追求都与其是否有正常健康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从年龄阶段来看,青少年由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等一系列原因,致使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抓住这个关键期,加强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正常发展都将发挥重大作用。
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已赶上或超过成人。同时,性成熟开始伴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这些急剧的变化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了,从而开始关注自己并努力向成人看齐。从心理上看,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尤其是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开始把自身作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审视和评价,并力求按照社会化标准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从社会条件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从小学升入了中学,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和父母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自身也已面临着许许多多有待自己抉择的社会问题。这一切都使青少年不得不正视自己、了解自己,在这种对自我日益关注和重视的状态中,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日渐成熟。
从以上阐述可见,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犹如破竹的春笋一样呈现出不可遏止的势头,社会和学校教育是否重视这种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花气力进行有效的正确引导,便成为青少年自我意识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代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能否成为我们时代、社会所期盼的角色,担当起历史的重任,这直接决定着个人、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关专家指出21世纪的劳动者要学会关心,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能创造新思想,善于抓住机遇,成为开放的人。这就是说,跨世纪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意识是主体意识中的核心部分,人有了自我意识就能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的社会行为越来越多地置于自我的监督与控制之下,从而加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强烈的自我意识还促使青少年的独立要求日益迫切,从而推动他们向成熟方面发展。从这里不难看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和心理成熟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讲,人一生下来,其心灵好比一块白板,在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势必会被涂上各种色彩。这就如地里已播好种的庄稼,如果杂草丛生,没人清理,久而久之杂草便会占去上风、吸走营养,致使庄稼发展缓慢,最后枯萎而死。人也同样,青少年时期爱模仿,易受外界影响,如果学校和社会不从正面引导、教育他们,社会的负面影响就会把它引向邪路,致使其自我意识畸形膨胀。80年代电视台播放了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霎时大街小巷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敢死队”,他们的“自我意识”在打闹、斗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自以为自己是勇敢的、不怕死的、值得赞赏的小战士。在当代,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青少年虽未走出校门,社会影响却无孔不入,如目前青少年学生中流行的“港台文化热”、“卡拉OK热”、“寄贺年卡热”、“烟民”、“酒友”等,都是社会影响的体现,它们都会冲击或刺激青少年对自我形象的确立,对理想范式的追求,如此让其发展,青少年势必会在鱼龙混杂的社会大环境中迷失方向,最后形成的可能是妄自尊大、唯我独尊、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恶性自我膨胀者。
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由于身体迅速成熟,青少年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从外表看,一下子似乎由一个小孩变成了一个大人,他们好象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开始把自己置身于现实关系系统的成人位置上。特别是处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背景下,青少年们耳濡目染、见多识广,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成人还懂得多、知道得早,这使他们更有理由觉得自己可以与成人平起平坐了。随着这种成人感的产生,青少年一方面希望参加成人的活动;另一方面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享受成人的权利。他们已不满足于“你讲我听”、“你说我干”的顺从心理和崇拜心理。一句话,青少年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二、自我开始分化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日趋复杂和丰富,这表现在其自我开始分化。
(一)青少年将自我分化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具有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我,客我是作为客观观察对象的自我。自我的这种分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说,虽是必经之事,但二者的出现却分时间上的早晚和功能上的不同。主我的形成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较之客我,它更带有自然性,而客我则是从主我中分化出来的,其出现的早晚与社会环境之影响、学校教育之引导密切相关。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对青年一代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失去了父辈的勤奋与耐劳精神,学会了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生活方式,于是对青年一代的思考成了教育和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好的榜样,坏的典型在报刊、影视里随处可见,处于这种教育者有意营造的氛围中,青少年不得不面对现实而审视自己,其结果是促使其主我更加成熟、客我呼之欲出。这种自我的一分为二使青少年不仅停留于能对自我的所作所为进行认识和评价,而且还能把作出这些行为的自我作为客观对象加以分析、评定。只有到了这个时候,青少年才真正开始认识自己并试图按照自己的愿望塑造自己、统一自己。
(二)青少年将自我分化为现实我和理想我。现实我即当前的自我,理想我即自己努力想成为的自我。这时的青少年不仅要求认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不仅在观察、评定“现实我”,而且还根据社会要求及家长希望开始考虑自己将要成为怎样一个人,通过比较选择,逐渐在心中形成一个“理想我”,这个“理想我”总是从理想的高度去认识、评价“现实我”,在这种相互审视、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现实我总是落后于理想我,于是便用理想我的标准去调节现实我,使之向理想我靠拢。这种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所形成的动力,推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三、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自我评价是指自我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它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对人才的多样性要求,给青年一代提供了巨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导致今日的青少年崇尚个性、追求独立,他们希望自己与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他们如此要求自己,便也如此评价自己,渐渐地他们学会了独立地评价自己,而不是盲目地听从成人或同伴对他的评价,其心理发展也在这种独立的自我评价中渐趋成熟。
(二)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少年的自我评价还比较片面,往往过低地评价别人、过高地评价自己,而且对自己的评价变幻不定。由于经验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进入高中阶段后的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价逐渐趋向稳定、客观和全面。
(三)自我评价已从身体特点和具体行为的评价向个性品质方面的评价转化。青少年后期已能把对自我的描述从表面化深入到内心,触及心灵深处最为隐蔽的角落,并且对自我的评价日益抽象化、概括化。
四、力求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
与年幼儿童相比,青少年对自己有了更高更完美的要求,他们在评价自己时力求完善,不能容忍自己有任何缺陷。如青少年十分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把这些看成是决定自己在同龄人中威信和声望的重要标志,常常长时间在镜子前左顾右盼。除此之外,他们还十分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个性、才能等心理品质,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如果说儿童期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发现了一个“肉体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话,那么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就可以说是发现了一个“精神自我”,他们把探索的目光由外转向内,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对自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与儿童不同的是,青少年开始虽烈要求自我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如何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复杂性、独特性也造就了其自我意识发展的巨大可能性。以往人们谈到青春期时,由于只看到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异所带来的压力及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就认为这是一个“危机期”、“危险期”,这是十分片面的。实际上正是由于这些变异的出现和存在,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觉醒、自尊心增强,他们对于自身及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关注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种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客观上造就了教育上的最佳状态,教育者应抓住这个宝贵契机,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升华出良好的、健全的人格特征。
一、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
青少年日益强烈的独立倾向和成熟感决定了他们开始寻求自我的确认,渴望得到成人尊重,同时其独立倾向和成熟感虽然强烈,又往往十分脆弱,表面上他们想摆脱父母的管教,实际上只是想摆脱父母以前的那种管教方式,寻求一种新的与父母的关系,那就是父母对自己内心的理解并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显然,此时父母无论是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都应该明智地加以及时调整和相应的转变,否则在家庭教育上将会遇到许多棘手问题,亲子关系也将日趋紧张。
但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因此亲子之间常常出现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和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父母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初进入青少年期的个体在外貌、举止和心理上尽管还带有较浓厚的儿童特点,但其成人意识和独立倾向却在日生夜长,且一天比一天强烈。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小孩,但在他们自己心目中已是大人了。他们厌恶成人对自己过多的干涉、过份的保护,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监视和不信任,自尊心也由此而受到伤害,其后果是对父母的抗拒和心灵的封闭。
其次是代沟差异的存在,也是造成紧张的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代沟差异实质上是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构成的不同时代的人们之间的差异,是指两个世代之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5〕。在发展缓慢和封闭的社会, 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而在现代社会,代沟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现实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把自己的存在、自我的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作为生命的意义和基本点,表现出了独立、自主、思考、选择、参与、创造等不同于他们父辈的特征,可谓自我意识空前增强,而他们的父母曾生活在封闭的、受传统伦理制约和经历文革十年磨难的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往往用自己曾接受的教育准则来要求和评价子女。因此两代人对许多现实问题的看法无疑是不同的,如果对这种代沟差异缺乏明确认识,加上两代人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亲子之间必然会因彼此不理解而产生矛盾。
为此,在当今社会,家长要想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就必须与孩子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型的亲子关系。
(一)父辈要跟上时代,了解当代青少年的心态。当代青少年处在社会信息密集、社会信息源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之中,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中国改革全面深入的形势,使其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塑造出另外一个人,父辈要用新时代的要求来引导教育子女,教育方法要从过去的封闭状态走向现代的开放状态。现代人才的人格特征主要是要具有刚毅、勇敢、顽强、独立、竞争等一系列现代化意识,青少年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意向,这正是今日社会发展之必需,也是他们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个必经历程。他们可能还没有取得公民资格,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要学习用自己的眼光和头脑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而不是安分守己、人云亦云、唯爸爸妈妈之命是从了。所有子女在长大以后都会或迟或早地离开父母,自主地去开创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一个任由父母摆布、没有主见的青少年,将来很难成为社会竞争中的胜利者。所以按照时代需要、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来引导教育他们,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二)父辈与子女之间要保持心灵的沟通。青少年毕竟还不是成人,而是处于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半大人状态,既不象儿童无忧无虑,也还没有成人的平稳沉静,因此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化多端、充满矛盾,既有个体内部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又有个体内部与外部客观条件的矛盾,如成人感与小孩子身份就是一个突出的矛盾。但青少年有独立的意向,并不意味着已具备独立的能力,也就是说处于青少年期的个体其实是很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指导和帮助的,但当他们把心里话向父母倾吐时,如果得不到理解,他们则可能从此把心灵之门关上,内心却忍受着孤独和失望,也可能用冷淡或抗拒性行为表示“反抗”。相反,如果长辈对他们的独立意向和行为能坦然接受,并循循善诱加以引导,他们就会信赖你并悄悄地向你请教。因此,父母要善于利用青少年反抗与服从、自我与依赖的矛盾心理,因势利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其保持心灵的沟通。青少年所需要的是父母的指导、尊重,而不是命令、训斥,他们无法容忍父母居高临下的态度,过去那种专断的家教方法已不适用于今日的社会了。旧有家庭关系的变革、新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意味着新时代人际关系的更替,它将培育出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富于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
二、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自我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青少年有了自我表现的需要,而自我表现又体现了“自我实现”这一人的基本需要。特别是当代青少年已不再象过去的人那样被动地接受成年人所给予的选择,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感觉经历来认识了解世界,确立自己可作为行为依据的价值标准。因而他们怀有强烈的好奇和参与意识,容易怀疑,喜欢思考和提高,渴望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调查表明,目前学生中16%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17%的学生与教师相处感到十分愉快;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愿意告诉老师〔6〕。由此可见,现有师生关系急待改善,这实际上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熟悉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求掌握这种一般规律在青少年身上的特殊表现。只有洞悉并进入青少年的世界,才能取得信任,取得信任就能产生认同。
(一)民主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育思想上树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观念。青少年已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老师言听计从、无条件相信和服从了,他们希望做教学的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来。为此,教师对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是从青少年实际出发的,并给其发表意见的足够机会,你尊重他的“独立权”,他才更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尊重你的“教育权”,“思想”的传播和接受,并不是单纯由语言决定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是通过“信任”和“不信任”这个“过滤器”进行的。由于接受者在情感、态度和定势上不同,相同的信息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种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尤其明显。
(二)民主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上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代之以师生之间彼此平等的讨论、说理,这是尊重青少年的具体体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民主型的教育教学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对话式教学”:师生双方完全处于平等地位,可以生问师答,也可以师问生答,教师有意识地据教育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点拨引导,让其有公开表现的机会,在表现中接受教育。再如“心声交流会”“答疑解惑会”等都是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
三、发挥青少年自我教育的优势和功能
青少年注重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利用这一宝贵特征,创设多种条件,促使其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只有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起作用时,才能收到最佳教育成效。
(一)自我教育的基础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或基本依据,人往往是根据自我了解、自我认识对自己作出相应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按要求控制、激励自己行为的,所以自我认识是其整个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开端。
青少年对自己本身第一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经验,往往处于不能清晰认识自己的苦恼之中,容易出现自我扩大或自我萎缩的情况。自我扩大表现为自满和自我陶醉,自我萎缩表现为认为自己无用、无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就谈不上自我的完善和教育。但青少年有强烈了解自己的愿望,自我评价能力也日趋成熟,所以只要教育者给予帮助,他们是可以正确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教育者应教给他们一些正确认识自己的有效方法和技能,如通过与人比较认识自己,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各种活动认识自己。另外要重视利用其“自我分化”这一特征,前已提及,青少年期自我开始分化,自我分化的结果是促使青少年更加关心、注重自我,更多地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更深刻地剖析自己,从而使自我认识更趋于客观、实际。所以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让青少年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审视来认识自己。
(二)自我教育需要榜样和范例,与儿童不同的是,青少年开始注意社会价值与自己的关系,真心诚意地寻找理想人的模式。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的时期,尚未形成某一固定模式,青少年也因此难以找到可供模仿的理想样式,这就给父母和教育者提出了任务:要给他们寻找和提供符合社会要求的、可以模仿的范例。理想范例以其直观的形式被青少年易于接受,并愿意对照模式调整自己。
寻找、提供榜样范例的途径很多,如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现实社会中的先进模范以及电影电视中的正面形象均易产生崇敬追求心理,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条渠道给其提供符合时代要求、带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典范。由此可见,百花爱国主义优秀影片的展播和阅读百部文艺作品及其同类活动都是具有远见卓识并将给青少年带来巨大影响的行动。再如青少年期是一个不能没有朋友同伴的年龄,由于一些共同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他们把同伴看得高于一切,乃至于喜好、衣着、发型等都互相效仿。因此教育者应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同伴功能,让其在青少年的自我教育中发挥作用。如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出“学生明星”,把青少年狂热追求影视歌星的心理,转移到自己群体的明星身上,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更现实更贴近的明星,一旦得到认可,其教育作用不可低估。
注释:
〔1〕[日]关忠义:《青年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148页
〔2〕H.C.科恩:《青年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下), 《山西教育科学通讯》1982年版第4期
〔3〕[日]依田新:《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1 年版第10页
〔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97页
〔5〕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第384页
〔6〕柳夕浪:《交往教育:当代教育实验的重要课题》,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