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张洁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张洁

山东省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 山东 潍坊 261061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标准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间120例运用生化检测仪器和血液分析仪器查看存在误差的标本,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12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将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种:血液样本采集原因,综合患者自身存在的原因、血液标本检验中存在的原因以及血液标本检验的因素等。对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为医务人员操作不合理。结论:在血液检验工作中,血液标本采集、送检、检验以及献血者自身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应规范操作,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减少误差,保障血液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用血需求的不断增加,献血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血液标本检验是判断献血者血液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会直接影响血液使用安全,且血液指标检测还有助于筛查各种血液疾病。血液检验标本合格是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保障,血液检测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检验等流程均会影响检验结果,任何环节处理不当均可导致检验标本误差产生。为了解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本文对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间120例误差血液标本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提高血液检验标本合格率和检验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间应用血液分析仪及生化检测仪检验的12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其中58例为男性血液标本,62例为女性血液标本;78例为血常规检验误差,42例为血液生化检验误差。

1.2方法

在有效的管理和督促下与检验科做好相关的工作,确保医务工作人员对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严格按照临床医师的申请检查项目进行检验,并对血液标本的溶血、外观和血量进行严格的核对,对出现检验误差标本的详情进行了解,包括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状态和采血量等,与此同时,也应该根据血液样本的储存环境与时间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做好相关的记录。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对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确定,将误差根据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1.3统计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据统计采取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采用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对12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将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种:18.33%血液样本采集原因,61.67%为患者自身存在的原因,13.33%为血液标本检验的原因及6.67%血液标本检验的因素。对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造成误差主要原因为医务人员操作不合理。

3讨论

血液标本检验是判断献血者血液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血液使用的安全性,所以对血液标本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解决对策,提高血液标本检测的合格率。

本研究中,通过对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1)血液标本采集因素,在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技术不够扎实,对检验项目的血液标本用量标准不明确,具有较大随意性,出现血量采集不足或血液标本凝块的情况,均属于不合格血液标本[8]。(2)血液标本送检因素,运送温度不达标、过度震荡等都是血液标本送检环节常见问题,均会导致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3)血液标本检测因素,主要包括标本处理不当和未及时检测两个方面。(4)献血者自身因素,献血者个体间差异较大,采血前献血者的饮食和活动等情况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如使用高脂类食物或保健品等,在工作人员没有询问的情况下,献血者通常不会主动告知。另外,献血者信息填报不准确或不完整等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血液标本采集、运送、检验等各环节操作不当,均有可能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所以应针对各环节常见误差产生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一步规范血液标本检验工作,从而保障血液标本检验质量,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应通过与献血者沟通,充分了解献血人员信息,注意询问献血者是否摄入过多的高脂食物或长期服用保健品,对献血者日常饮食进行适当干预。在初筛和体检合格后,由专门的医护人员对其他疾病进行筛查,保障检验结果的可靠性。(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流程,血液标本采集留样过程中,注意仔细核对血液标本检验项目,采集合适的血量,以免出现标本血量不足的现象。选择合适采血部位,留样时避免大幅震荡,掌握采血量与抗凝剂使用比例,减少凝血和标本稀释等情况发生。无菌状态下采集标本,确保采血注射器和试管的清洁干燥,防止标本污染。(3)血液标本检验所采用的检测仪,要经常的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检查前要对仪器进行调试,以免使血液检查出现误差;对检验血液的医护人员要随时进行学习以及培训,同时进行严格管理,检查人员要提升专业知识,对血液检验的操作程序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对血液和抗凝剂的配比要做到准确,熟练,防止血液出现凝固的现象;检测时,血液标本的检测温度应设在7°-24°之间;以防血液检验出现误差。(4)在血液标本采集留样过程中,应对血液标本检验项目进行仔细核对,确定合适的采血量,以免出现标本血量不足的情况。血液标本应注意与空气完全隔绝,保障采血注射器和试管的清洁干燥,避免血液标本污染。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合理调整采血速度,以免损坏血细胞。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用血安全,所以人员应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血液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董丽华.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原因分析和相应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4):74-75.

[2]李志强,王万仲,俞少英.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2):98-100.

[3]何正军.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229-230.

论文作者:张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张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