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1,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1999)04—0051—09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工业、谋求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农业现代化的难题。因为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先进的农业体系来支持。我国是一个后发的人口众多的大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实现农业现代化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整个社会的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国多门学科开始关注、重视和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并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教育学的视角就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的教育学透视
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各国都应该根据本国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作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不同决策,选择特点各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但是,各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要遵循若干普遍的规律。其中,重视开发、研究和运用农业技术,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力总体上还很落后。我国的资源虽然绝对量大,然人均占有量却相对贫乏。我国现在的人均耕地不足1.3亩,仅达世界人均数量的23%; 森林面积人均1.8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草原面积人均5.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我国现在的人口每年仍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趋严重。有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人均可耕地将下降到1亩左右。 这一数字无论是与纵向的我国历史上的人均拥有量相比还是与横向的当前世界的人均拥有量相比,都是相当低的。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明显的两难就是,一方面,我国可耕地极其有限甚至逐年下降,另一方面,人们的各种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却逐年增长,全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逐年提高。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合理有效的选择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运用高新科技,走科技兴农、提高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以土地生产率为主的道路。这就需要尽快改变我国多层次的农业技术体系中传统技术占绝对优势的结构,在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节省资源上下功夫。
然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兴农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制约的具很强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既要受资金、政策以及农业技术本身的先进性、适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也与农业课题的科研状况、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工作有密切关系。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如果从教育学的视角来透视,我们还可发现,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整体素质、价值观念也是影响科技进步,特别是科技兴农的一个重要方面。印度经济学者加塔克曾就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为什么宁可使用原始的农业技术而不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作过比较深入的探讨。据他分析,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民缺少知识,对相关技术了解不多。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传统,使得农民求稳、安贫,风险意识不强,承受风险的能力也相当薄弱。这是导致农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很重要的智力和观念方面的原因。
对于习惯和传统的负面功能,法国学者H ·孟德拉斯也做过详细分析。他指出,传统的农民对祖传的土地有一种深厚的情感依恋。农民从其长辈那里学会种田,并逐步建立起自己是唯一熟悉自己田地的人的自信,确信只有自己才能种好这块地,任何人在这方面都不能给他实质性的帮助。孟德拉斯强调,农民甚至会因这种情感恋结而使他“不相信借助于土壤分析的科学方法可以认识一块土地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的特性”。[1](pp.57—63)
要改变农民在长期的文化背景中所形成起来的那些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的诸如进取精神不强、求稳安贫等方面的思想行为习惯,使其追求新技术,相信科学的力量而不仅仅只是靠经验办事,这就需要有教育的参与和努力。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曾指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是否采用新技术除了受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效益是否明显的影响外,也取决于农民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和愿望。在舒尔茨看来,即便一项新技术很简单,农民也需要学习和受到相应的教育。农民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般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的,一是经验积累。这是一种代价高昂的学习方法,因为它可能是在试验了好多次以后才学会新技术知识。同时,这也是一种学会如何最有效的使用现代技术的十分缓慢的方法;二是在职培训。培训工作可以由销售农业新要素(如新品种、高效化肥)的企业和农业科技推广站之类的政府机构来进行,也可以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进行。在职培训是短期内获得某项技术的基本方法。三是正规教育。舒尔茨认为这是一种最有效和最常见的方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他说:“迅速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的投资(指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引者注),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2](pp.132 —133)舒尔茨指出, 作为面向农民和为农民服务的农业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农业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技术援助和现代物质投入品,但不能提供技术农民,他们只能由发展中国家自己培养。在当今发达国家,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受教育水平高,具有较快地掌握农业技术的文化素质。相反,发展中国家农业落后是与那里的农民文化水平低甚至处于文盲状况有内在的联系。
有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推广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农业人口智力结构作保障。所谓农业人口智力结构是指农业人口中所拥有的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农业劳动技术和技能以及懂管理、善经营的各类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体系,它由客观的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并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而变化。农业人口智力结构与农业现代化之间有密切关系。农业人口智力结构存在着三个层次:一是高级层次。该层次的农业人口以高中文化程度为起点,以中等农校培养的各类专业人才为主体,由专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合格的劳动后备军,以及少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农业人口所组成。二是中级层次。该层次的农业人口要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三是初级层次。该层次农业人口要求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这三个层次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不断地变化其比例关系,变化的总趋势是,初级层次的比例逐渐下降,中级层次和高级层次,特别是中级层次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有人参照一些业已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的有关经验,提出农业人口的高、中、初三级智力结构应大体保持在5∶75∶20的水平。这既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条件, 也是农业现代化内含的本义之一。[3](pp.27—2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99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业人口有九亿多人,农业劳动力则超过四亿五千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最近十年虽有较大提高,但相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说还是很低的,难以满足农业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需要。1996年的统计材料表明,我国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数接近半数,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居11人之多。按照四亿五千万农业劳动力的总人数推算,我国农业劳动力中目前当有文盲或半文盲近六千万人。
如果把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算是高级层次,初中毕业程度算是中级层次,而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算作初级层次的话, 那么, 1996 年我国农业劳动力高、 中、
低三级的智力结构比例大体就是10∶43∶47。如果提高一下农业人口智力结构的档次和水平,把中专程度以上劳动力人口称为高级层次,高中程度劳动力人口称为中级层次,初中程度以下劳动力人口称为初级层次的话,那么,1996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智力结构比例就改变为1.5∶8.9∶89.6。总之,不论按什么标准计算,这是一个初级层次比例太高,而中、高级层次比例太低的不合理的智力结构,它桎梏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亟待调整和改革。
农业劳动力的智力结构不合理,使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问题很突出: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极其短缺,妨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有材料表明,我国平均每万亩耕地不足2名技术员,全国5万个乡镇中农技员平均每乡约0.6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6名农业技术员(其中一部分人只有中专学历),低于全国总人口每万人口中有大学生23.4人之数。农业领域成了科技人员的低谷区;二是农业生产力不高。我国的农业成本很高,而农业产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很低,严重地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譬如说,我国每公顷农田化肥用量高达246.4公斤, 这一数字比世界每公顷104.2公斤的平均用量要高出1.5倍。三是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成为农民奔小康路上的严重障碍。统计材料表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劳动力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越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越高,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越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越低,那么人均纯收入也就越低(见表1)。 四是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具有的现象和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对农业劳动力所在地区以及劳动力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速度已明显趋缓。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所产生的困难,固然与整个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等因素有关,但是,农业劳动力自身的低素质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些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也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他们转移的可能性,制约着农业劳动者转移的心理愿望、 需求乃至职业的选择。[4]
表11996年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按人均纯收入分组
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地区 文盲半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文盲程度 程度
程度 程度 程度
3000元以上地区 8.1233.39 46.24 9.88 1.80 0.57
2000—3000元地区5.7932.61 49.03 10.54 1.64 0.39
1500—2000元地区9.3135.50 44.24 9.62 1.06 0.27
1500元以下地区 20.3039.27 33.60 5.98 0.68 0.17
总之,农业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农业人口智力结构来支撑。无论是农业生产观念的更新、农业机械的操作、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产业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除了受政策、投入等因素影响外,最终都与人口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智力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本身就内含着农民自身素质的现代化这一实质性条件。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加大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力度,大面积、高质量、高效率地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农业现代化才有实现的可能。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支持,而教育的生命和活力也正是从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中生长起来的。这就是从教育学角度思考农业现代化必须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必然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二、我国农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与结构调整
农业现代化将对农业劳动力智力结构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则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农业教育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它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受过适当文化教育的劳动力。这正如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梅尔所说:“农业发展的所有方面都是以能否有效地建立广泛的教育体系为转移的。”[5](p.224)
领先步入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几乎都无例外地重视农业教育,重视农业科技技术的普及,重视为农业发展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智力结构层次及其质量。据日本学者田岛重雄的研究,欧美发达国家早在十八、九世纪就已开始农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了。欧美农业教育虽然类型各异,但也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这主要是:1.都比较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2.通过教育缩小因门第观念、贫富不均、能力高低所造成的职业差别;3.都很注意学校的地区性,重视结合当地需要开展农业教育,为地方培养人才;4.都比较重视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开展农业实践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5.注重农业部门与教育部门携手,加强协作、相互促进。应该说,欧美今天农业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功,与这种紧贴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教育所作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我国有重视农业教育的历史传统。我国传统农业中所提倡的精耕细作,在有关土壤改良、选种育种、整地播种、中耕除草、施肥、治虫、收获、储藏及加工等方面所使用的相当全面的农艺技术经验,之所以能深入民间并广泛采用,其间农业教育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功不可没。虽然《论语·子路》篇中载有孔子不主张学农的主张,似有轻视农业教育之嫌。然而,中国古代更传下了诸如《齐民要术》、《农书》、《农桑辑要》、《农政全书》、《救荒本草》等极具价值、颇有影响的农业研究著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的进步和农业教育的广泛开展。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掀起了一个农业、农村教育改革、探索的新高潮。很多热心社会改革、关心民众疾苦的有识之士陆续到农村开展调查和研究,创办学校,进行乡村教育改革。其中,创建了“乡村教育”理论的陶行知先生,早在1926年就尖锐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6](p.2)
解放后,我国农业教育有很大发展,这是基本方面,但也有一些严重的失误。
1.农业教育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解放后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长期实行的是一种将重工业作为突出重点的片面战略,农业的存在只是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忽视了农业自身的内在价值。在这种背景下不可能重视为农业发展培养人才和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农业教育。
2.农业教育的对象尚欠明确。农业教育在我国开展了多年,说对象都不太明确可能有人难以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人们通常把对农民或者农民子女的教育看成是农业教育,应该说这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也有人把农业教育看成是为种植业服务的教育,这种看法较之前一种说法贴切一些,但也不够全面。那么,农业教育的对象到底包括哪些人员呢?关于这一问题,梅尔博士的意见值得重视。梅尔认为,农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一是农民和农民家庭的教育。梅尔认为教育在激起农民变化方面能起重要作用。它能开阔农民及其子女的视野,还能引起农民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农民进行改革。二是对地方为农民服务的那部分人的教育。农业发展需要有大量的推广人员、懂得农业发展管理的地方官员,以及其它有关方面的管理人员。若要使这些人员更有效地为农业服务,就需要对他们施加教育,使其具备和掌握广博的知识和技术。三是对中央农业服务人员的教育。这个层次的人员多集中于科研、推广、高等教育这样一些范围广泛的服务机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机构。高层次的农业政策制定者和计划人员也是这一层次的一部分。
3.农业教育发展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把发展速度问题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问题,甚至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志之一,各项工作只讲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在这种思想引导下,我国农业教育在大跃进时期也曾一度出现过惊人的快速膨胀。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例,1950年,我国共有高等院校193所,其中农业院校17所,占整个高等院校的8.8%,十年之后,也就是1960年,全国高等院校一下子猛增到1289所,其中农业院校也相应地增加到170所,占整个高等院校总数的13.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对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原有的以重工业作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受到了批判,强调了农业、轻工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经济发展中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二是走出了只求速度不讲效益的误区,强调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经济发展战略的两个重大转轨,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在这种宏观经济政策转轨的背景中,我国农业教育围绕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农业教育的结构方面进行了持续地调整和改革。
1.着力抓了农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内容结构的调整与改革。近十几年来,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我国的农业总产值为1379亿元,而非农业总产值则为640.5亿元, 非农业总产值不及农业总产值的二分之一。到1996年,我国农村非农业总产值已高达65191.7亿元,而农业总产值只有23428.7亿元,非农业总产值已接近农业产值的2.8倍。这意味着近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建筑业、 运输业、商业等产业进展迅速,它们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同时,农业本身的产业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以粮为纲”的种植业所占的份额逐年下跌,而林、牧、渔业的份额却逐年上升(见表2)。这种发展态势表明我国的传统农业开始向大农业, 向一个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农业结构转化。
表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构成(产值单位:亿元)
结构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产值(%)
1978 1397.00(100.0) 1117.60(80.0) 48.06(3.4)
1980 1922.60(100.0) 1454.14(75.6) 81.38(4.2)
1990 7662.09(100.0) 4954.26(64.7) 330.27(4.3)
1991 8157.03(100.0) 5146.43(63.1) 367.90(4.5)
1992 9048.71(100.0) 5588.02(61.5) 422.61(4.7)
199310995.53(100.0) 6605.14(60.1) 494.00(4.5)
199415750.47(100.0) 9169.22(58.21) 611.07(3.9)
199520340.86(100.0) 11884.63(58.4) 709.94(3.5)
199623428.66(100.0) 13547.15(57.8) 778.07(3.3)
结构
牧业产值 渔业产值
产值(%)
1978 209.27(15.0)
22.07(1.6)
1980 354.23(18.4)
32.85(1.7)
19901967.00(25.7) 410.56(5.4)
19912159.22(26.5) 483.48(5.9)
19922460.52(27.1) 613.48(6.8)
19933014.40(27.4) 881.99(8.0)
19944671.99(29.7) 1298.19(8.2)
19956044.98(29.2) 1701.31(8.4)
19967082.98(30.2) 2120.46(8.6)
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近些年为农业培养人才的农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处于不断地调整之中。为使所设专业更具适应性、灵活性和超前性,农业院校在强化主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专业,试点超前专业,拓展专业服务范围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随着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逐步增长,以及要求修改、完善农业科学教学内容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形势,不少农业院校为使教学内容更新鲜、生动、丰富,更紧扣农业生产的实际,方便学生掌握农产品在转变为商品过程中的诸如分级、包装、贮藏、运输、商标、品牌、批发、零售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商业性知识,以及进一步熟悉从农业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全面概貌,它们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了农产品加工、运输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介绍,农业教育中对一些新的专业技术成果以及高新科技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表现出相当的敏感性。
2.调整农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提高办学效益。我国高等和中等农业院校都存在着一个学校数偏多而规模较小的问题。为提高效益,我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高、中等农业院校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整:一是在全国高等学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理智地稳定、 控制高等农业院校数。 1978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598所,高等农业院校55所, 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2%。1995年,我国高等学校数增至1054所,与1978年相比, 几乎翻了一番,而高等农业院校数较之1978年反而有所降低,减至51所,高等农业学校数占全国高校的4.8%。二是在稳定校数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高等农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例如,1978年,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生均规模为900人,到1995年则上升为2770 人。
中等农业教育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中等农业学校数总体上是下降的,与全国中等专业学校的比例由1985年的10.3%下降到1995年6.3%。与此同时,中等农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却大大地提高了。 在校学生数由1978年的86478人上升到1995年的243039人,增长近3倍左右,校均在校生规模由1985年的310人发展到1995年的953人。近年来,我国中等农业教育走的是一条速度与效益兼顾的可取之路、成功之路。
3.理顺农业教育体制结构,形成农科教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农业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农科教三者的关系。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怎样处理政府部门中农委、教委和科委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在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方面如何及时、有效地体现和反映农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误以为农业教育只是农业部门的事务和责任,这种片面的认识严重妨碍了农业教育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长期令人困惑的难题,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少地方和部门在科教兴农工作中,开始了农业、科技、教育相结合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要理顺农业教育体制,促进农科教结合就必须处理好如下问题:一是加强政府统筹。实现农科教结合的关键之处就是各级政府要树立总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观念,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科技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更好地把农科教等有关部门的力量组织起来。二要紧紧围绕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个中心。实行农科教结合,其主要目的是要在农业、科技、教育事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逐渐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社会各个部门都应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全局出发,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农科教结合,做好兴农的服务工作。三是必须确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领导观念。理顺农业教育体制,推动农科教结合,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持久的变革。为适应并主动地领导这一变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更新传统农业的领导观念,必须改变只就农业抓农业、只就科技抓科技、只就教育抓教育的封闭的领导方式,树立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的领导观念。
4.从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这个根本出发,统筹改革和发展农村“三教”。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与农业教育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它们在为当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这一方向上逐渐走到了一起。首先,从基础教育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一直被“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阴霾所笼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为升学所累。现实办学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严重偏离教育使命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忧虑。正是在这种处境中,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开始了颇为艰难却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积累了不少为本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好经验。譬如,作为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的大连市107中学, 在大胆探索农村初中办学的过程中,深感农村中学搞单一的知识教育是条死路。该校提出,农村基础教育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为农村育人的办学新观念才有出路。只有“创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造就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并将学校办得“农”味重一些,这才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正途。[7]其次,从职业技术教育看,自从198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发展“农业高中和各类职业学校”,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来,全国各地都进行了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职教改革,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始更加贴近农村的实际,更加适合农民的需要。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的适用面更宽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信心增强了。再次,从成人教育看,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在建国初期,主要是以扫盲为目标,注意为那些失去了受教育机会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中途辍学的人提供再一次受教育的机会。新时期以来的农村成人教育已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它重视推广、介绍农业实用技术,重视为当地建设培养所需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依靠科技而发家致富的一代新型农民。成人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比以往更严峻的形势和压力。一是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特别是粮棉油糖等生活的必需品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奔小康目标的压力。有人认为,今后几年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速度只有达到6%,到2000 年才能实现小康目标。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1.2亿人,到2000年将达2亿人。如何实现这部分人的有序转移将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四是工业快速增长对农业带来的压力。按常规,工农业如果是协调发展的话,其增长比例应是2.5—3∶1,而1994 年的比例是5∶1,大大超过了农业可承受的负担。农业发展的这些压力, 就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教育面临的基本任务和形势。为确保农业教育快速、有效地发展,从而为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上的支持,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教育改革必须处理好以下基本问题:
一、始终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农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农业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通才教育,它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升学,也不是为了培养全才(当然,一个专门的技术人员能在其它领域或方面有相当高的造诣,有非常优秀的表现,那是再好不过了),而是希冀培养专门的人才或者给广大的劳动者以专门的技术、知识,从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服务。
二、突出政府在农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保证农科教结合的顺利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业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组织落实。地方政府应将农业教育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
三、制定有关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农业教育经费在农业经费的总支出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见表3),这使得原本就困难重重的农业科技、 教育工作更是雪上加霜。为保障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的正常有序的发展,建立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制度已刻不容缓。所制定的这一制度应明文规定,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内保障用于农业科技、教育的资金,并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表3 农业费支出基本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总支出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基本建 科技 其他
和各项农业事业费 设支出 费用
1978 150.6676.96
51.14
1.06 21.51
1980 149.9582.12
48.59
1.31 17.93
1990 307.84
221.76
66.71
3.11 16.26
1992 376.02
269.64
85.00
3.00 19.98
1993 441.42
323.42 945.00
3.00 20.00
1994 532.98
399.70 107.00
3.00 23.28
1995 567.22
430.22 110.00
3.00 24.00
年份 农业支出占 科技支出占农
财政支出%
业总支出的‰
197813.6 7
198012.4 8.7
1990 8.9 10
1992 8.7 8
1993 8.46.8
1994 9.25.6
1995 8.35.3
四、在办好高等、中等农业教育的同时,把农业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置于关键位置,从而大面积、高质量地提高广大农民、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解决农业问题应以教育为本,要在农村采用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进行农业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农村技术能手,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五、应特别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农村基础教育要增强为当地农业发展服务的意识,要调整和修改那些远离农村学生生活经历、脱离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需要的内容,在普及文化教育的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教育,使基础教育和农业教育相互支持、有力配合,形成为农业发展服务的整体合力,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效益。
收稿日期:1999—03—16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三农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