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砝码”探源论文

“砝码”探源

荣姗姗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现通行一词“砝码”,原作“法马”。由“法马”到“砝码”,考察有关文献材料和相关工具书,知应是假借,“法马”是本字,而“砝码”是借字。据文献材料的证明,“法”与“马”皆是数义,是为叠韵复合词。

关键词: 砝;码;法;马

一、“砝码”原是“法马”之假借

“砝码”一词最早见于明代马麟修《续纂淮关统志》:“一万两内每年扣还五千两,分作十年归欵。是年部正副砝码各二副先后到关”。[1]125清代文献中频见,尤以史部和集部文献居多。其义是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所指的砝码义,然而查阅明以前文献,“砝码”一词却踪迹不明。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历史的发展的,一个词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无故消亡,“砝码”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工具书的检索和文献的搜集,我们发现“砝码”假借为“法马”,“法马”是本字,“砝码”则为借字。

在忠县长江穿越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治水施工技术能够改善隧道内部掘进施工的水文地质环境,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采用防治水施工技术能确保隧道掘进施工全过程施工安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清徐珂在《清稗类钞·物品类》曾细述“砝码”一词的来源和性质:“砝码,本作法马,天平衡物所用。衡物时以一盘置物,一盘置砝码以准之。使天平之横桿,平而不侧,即可由砝码之重量,而知所权物之重量。”[2]6003重要的是指出“砝码”本作“法马”这一语言事实。《国语辞典》亦云:“砝码亦作法马,”[3]124知砝码是法马之假借无疑,后也有砝马、法码,亦是文字假借而成。

以上材料只是说明砝码假借为法马,并未从语源上对这一假借现象进行探究。砝码与法马虽声同而义通,但其中另有一番曲折,尤其是“砝”的假借。因无法断定砝码是否为连绵词,也无具体文献资料佐证砝码假借为法马的合理性,故只能将砝码二字分别对待。砝,《玉篇·石部》:“砝,音劫,硬也。”[4]106《广韵》“砝”分列在盍韵和業韵下。業韵下:“居怯切,硬也”。[5]545盍韵下:“居盍切,石声”。[5]538《集韵》:“砝,居盍切,石声,文二。”[6]774又云:“砝,䂲,硬也,或从劫。”[6]785按:《玉篇》中砝仅存一音,音劫,《集韵》同《广韵》一致,即认为砝字有两读:居盍切和居怯切。余廼永就“砝”字进行新校,对“砝”字音读作了取舍:“砝五三八·三居盍切。注石声。按五三七·十本韵古盍切‘䫦’字音同,《切韵》係书无,《集韵》仍以‘居盍切’切‘砝’,‘古盍切’切‘䫦’分列。考《玉篇》‘砝’字但音劫,训硬也。同本书五四五·十業韵居怯切‘砝’字音义,又就上字定等第言,居盍切无异居怯切,本音尚有‘’字从劫声,当读如劫,可证。”[7]979按:余廼永据《广韵》指出《集韵》字分类失当,又结合《玉篇》从声韵拼合的角度阐明砝应只有“居怯切”一个读音,为佐证结论,指出盍韵下又有‘’字从劫,应读如劫。虽然从音韵学角度对“砝”的读音进行了界定,认为是从劫得声,却没有解释为何《广韵》作者会把“砝”及“砝”字下的‘’字归在盍韵下。这个问题曾宪通有相关见解,他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着眼,指出“去”“盍”字形相近易混,正因去与盍字形混淆,使得从去得声和从盍得声的字归类失当,一些本该从去得声的字归在从盍得声的字中(具体请参见《去盍考辨》一文)。所以《广韵》中“砝”与‘’字之所以在盍韵下便能解释得通了。砝与法今音相同,古音也是相同的,二字若按今音读都属乏韵,但古音却是叶韵。据曾宪通的解释:“形声字中从‘去’得声的字而古音不属‘鱼’部,大多属于‘叶’部字,如劫、怯、羯、鉣、砝、法、㧁及朱骏声氏以为是‘谦’部字的㹤、魼、䖔等,过去文字学家每以‘从劫省声解之。现在看来,这些字都应当是从‘盍’字的初文‘去’得声的。”[8]92将“砝”的字形与音韵结合起来看待,知“砝”应是从去得声,居怯切,读如劫。而砝、法、劫三字皆从去得声,同属叶部,因而砝自然可假借为法。

相对于“砝”,“码”的假借理解起来则较为简单。“码”“马”古音完全相同,声符都是马,上古音系中同属“鱼”部,《广韵》则同属明母马韵。《玉篇·石部》:“码,音马,玛瑙石似玉。”[4]105《广韵》、《集韵》与《玉篇》中的释义无二,《广雅·释地》王念孙“码”下疏证云:“码碯,通作马脑,”[9]297码与马通,可为一证。《增广字学举隅》则承上启下,在肯定前人成果同时,明确指出“码”即“马”的讹字:“码,音马,玛瑙石似玉。俗以埠头歇处为码头,以称物取平之具为法码。又以计数之枚为筹码,《礼·投壶》一马从二马,马即算筹也。按码,即马之譌也。”[10]453由此,马、码声同通用,码借为马可见一斑。

二、“法”“马”皆训为“数”

上知“砝码”为“法马”之假借,从训诂学的角度来讲“法马”二字应如何释义仍是问题,“法马”为何能表示天平衡物所用的一种器具?名与实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值得探索。因目前所能见得到的文献并未透露“法马”释义由来,虽然“砝码”最早在明代文献中有据可查,但可以确定的是明代绝不是“法马”一词产生的上限,因为语言是发展的,要想名实相副,还需从“法马”二字的训诂入手。

“法”在先秦文献就已常见,“法马”中的“法”是数义。《说文解字》中“法”是“灋”的重文,释“灋”为“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11]201段玉裁于“刑也”下作注解:“刑者,罚辠也。《易》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引伸为凡模范之称。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范者,法也;土部曰型者,铸器之法也。”[12]470可见,模范为“法”引申之义,模具、模范、模法皆规定了物体的属性,如形状、大小、色泽、尺寸等标准,使其整齐划一,有法可循,反映了物质生产的要求。而法律、法则也是由这个引申义引申而来,是国家为了达到统治目的制订的一系列规范人民的行为准则和范式。从对物品量的规范性和对人民行为的约束性来说,“法”训为“数”与其也是相通的,同属引申之引申。“数”是中国古代的数学概念,《说文》:“数,计也。”[11]62本义是计算,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只取量的规定性,例如数量、重量等,因而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如《周礼·天官·司书》:“凡税敛掌事者受法焉。”郑玄注:“法,犹数也。”[13]682《尔雅·释言》:“坎、律,铨也。”郭璞注曰:“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14]2582《礼记·少仪》:“工依于法。”郑玄注:“法,谓规矩尺寸之数也。”[15]1512再如《周礼·夏官·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郑玄注曰:“法,曲直长短之数。”[13]855《素问·玉机真藏论》:“不治,法三月若六月。”清张志聪注曰:“法,数也。”[16]84知“法”不仅指轻重之数、尺寸之数,还指曲直之数、时间长短之数。《管子·七法》中就系统概括了“法”的意义范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17]106“法”同于数,二者并用,秦汉文献中不乏其例,《管子·形势解》:“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数治民则安。”[17]117贾谊《新书·六术》:“数度之道,以六为法,数加于少,而度出于居。数度之始,始于微细。”[18]317“马”同“法”,训为“数”。连劭名早在《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一文中对“马”一词专门作了考证,他参之以《庄子·齐物论》、《礼记·投壶》、《管子·乘马数》、《管子·山权数》等相关文献资料,证明“古代算筹称马”,又证“秦汉之际,马、策、谋、算、数等通用”,[19]11故认为“马”同样有“数”义,此处不再赘述。

故法、马两词皆指“数”,应为双音词中的叠韵复合词,非连绵词,正如齐珮瑢《训诂学概论》所述:“本非由声音取义,而按其声音则适合双声叠韵也。”[20]85

浓硫酸显色法是根据芝麻素能与经过氯仿处理的浓硫酸作用产生特殊颜色的物质,这种橘红色与芝麻油的剂量成正比。冉启才等对芝麻油进行碱练脱色、油脂净化、提取分离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等处理,证明了芝麻素是引起橘红色化合物产生的原因,与芝麻酚、色素、脂肪酸、甾醇等无关。周祥德通过硫酸显色法证明 了目视比色会产生5%~10%的误差,定量的准确性不高。孙伟、李凝等发现浓硫酸显色反应可以出现稳定的橘红色,在常温下能够维持2~3 h,显色物质能够稳定存在于硫酸层中,与油脂色泽无关,颜色较深时也不必进行脱色处理[2-4]。

参考文献:

[1]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淮安文献丛刻(三)续纂淮关统志、淮安小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125.

[2](清)徐珂编.清稗类钞(第12 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6003.

[3]国语辞典.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国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124.

[4](梁)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106.

[5](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545.

[6](宋)丁度等编.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述古堂影宋抄本,1985:774,785.

[7]余廼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979.

[8]曾宪通.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从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92.

[9](清)王念孙著;钟宇讯点校.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297.

[10]李学勤主编;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第12册字典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453.

[1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7:201,62.

[1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470.

[1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682,855.

[14](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582.

[1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512.

[16](清)张志聪撰,郑林主编.张志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4.

[17]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6,117.

[18](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317.

[19]连劭名.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J].周易研究,2001(4):11.

[20]齐珮瑢.训诂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5:85.

作者简介: 荣姗姗(1994-),女,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20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

标签:;  ;  ;  ;  ;  

“砝码”探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