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中美善互养的师德培养理路探究论文

立德树人视域中美善互养的师德培养理路探究论文

立德树人视域中美善互养的师德培养理路探究*

李昳聪1,2

(1.嘉应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2.中央民族大学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师德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肩负“育人为师”的师范院校的教师们尤为重要。师德并不是单纯自律的道德境界,也不是纯粹他律的道德要求,而是在“美”与“善”的互养中发生发展的。所以,师德建设是一个涵盖教师与教师自我,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大环境与师生三个层面的美善互养系统。这是当前师德建设中需要遵循的逻辑理路。

关键词: 师德建设;立德树人;美善互养;逻辑理路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灵魂,广泛的融合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中。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指导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提出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教育事业承载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强调“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

“立德树人”的思想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再现。“立德”一词出自《左传》,指的是树立德业的意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中华传统文化中坚守成才得先成人,而成人的前提是要先立德。“树人”一词出自《管子》,有育才、培养人才的意思。《管子·权修》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古人视“树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倾注了多少心血在其中。而立德树人不单单是塑造新人,培养具有伦理德性的学生,立德树人更是指教师自身的立德内省,使自己成为有德性的合格教育者。当我们将立德树人看成是从“教师”到“学生”再到“(新)教师”的顺次递转的系统过程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德性”在教师——学生——(新)教师这一过程中不断承传并延展的重要性。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这句话不仅把坚守师德的本真作为我们教师在这个时代的首要使命,更为重要的是,它高度浓缩了教师与学生在德性的传承与转化上的逻辑联系。所以,在强调师德建设的今天,我们需要以师德培养的逻辑理路从根本上思考教师尤其是师范院校师德的制度建设和管理。

一、美与善:师德本真之源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观点看来就是善的吗?”[3]身为教师,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德性也一定是美与善的“统一体”。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中说的“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也是教师重视自身的身教统一在教之美与行之善中。

《论语·八佾》中,孔子对《韶》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在评价《武》时,则说,“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的“尽善”“尽美”按照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的解释是:“尽美,指其声容之表于外在。如乐之音调,舞之阵容之美。尽善,指其声容之蕴于内者。乃指乐舞中所涵蕴之意义言。”[4]不管钱穆先生如何理解价值领域的普遍概念——美与善,他的解读的确恰到好处地道出了中国人对美善互养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切感触。同样,亚里士多德也十分强调音乐的陶冶、净化功能,他曾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5]由此,亚里士多德总结得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一种善。”[6]回望传统,看到东西方先哲们不谋而合地都采用美和善两个维度来评价音乐时,我们不仅惊叹这种早已形成的人类价值共识,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视野延申,领悟到他们所说的美和善已经远远超出音乐范围早已进入人格塑造的层面,变成对人生蕴于内和表于外的理想阐释。

美与善的统一不仅是古人的追求,当代大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中也试图将美与善融合在一起,根据道德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这一前提,特别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7]。可见,美善结合早已成为优良传统需要我们继承并结合时代之需给予创新,让美与善的结合和融通在当今师德师风教育建设中,在教师师德的自我提升以及师德评价的外部规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美善互养造就师德之端

只有当学生对教师和教师这一职业产生美的感受后,才能生出以教书为业的志向;也只有在他(她)达成职业梦想成为教师后,他(她)才会把内化于自身的师德之美以善的形式再向其学生传递,使得他(她)的学生们也生起自己曾经拥有的师德初心。这样,师德传承的一个循环就完成了。但是,这里我们必须说明,这种师德初心毕竟只是“初心”。对于初心的养护,正如孟子所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师德之端或者为师的初心就是这样美好的端倪,所以要守护,要给予它茁壮成长的外部环境。在我国古代,教师的地位是崇高的。《礼记·礼运》曰:“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在此,我们看到“师”享有与天、地、父并列的崇高地位。“师”在天、地、父、师四者中是唯一具有后天主动教导功能的因素,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师”还是个人和国君之间的媒介,因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凭借对个人的教导来服务社会,教师受到普遍的尊重。因此,中国古代重视教育以尊重教师视为“务本”。这种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对于师德之真的守护和传承都是至关重要的。

(2)本科生考研的影响因素中,依据影响力大小排序依次是家庭的支持因素、对学历的认同感、本科学习成绩、对本科专业是否满意;

《礼记·学记》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也就是说,善于唱歌的人能使听众跟在他后面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使学生继承他的治学志向。秉承崇师敬业的师德初心,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会将其以各种形式的爱心表现和表达出来并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他们的讲话可能言辞简洁,但却不乏幽深而精妙的道理,比喻虽少却使人易懂,这样的教师就能够使学生有志于学习,能举一反三。正如席勒所说,“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教师将内化于自身的德性,通过言传身教以美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在这样具有个人魅力的老师的影响下,学生会萌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美的追求,于是另一个美善互养的过程被开启了:一方面,它会体现为教师对事业热爱和对学生的仁爱;另一方面,它会涵养学生,培养他们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类命运的关爱。

在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浓厚且流行的环境中,教师会以“身为教师”而倍感光荣;不仅如此,大众对教师职业的羡慕之情更能激励学生对这一职业的向慕,坚定学生“为师从教”的光荣梦想。

镇静组患者△皮质醇浓度为正值,说明患者皮质醇浓度术毕较麻醉前低,而对照组患者△皮质醇浓度为负值,说明患者皮质醇浓度术毕较麻醉前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P<0.01)。

三、美善互养中师德的承传

点评:面对“山洪暴发”,身陷“汪洋”的小蚂蚁都能努力拼搏,克服困难,这给小作者莫大的启发。习作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以身边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大道理”。

正所谓“爱由心生”,“善从美来”,这种初心一定是美善的结合,作为教师,他(她)一定曾经被这种“初心”打动过,同样,教师还要把这种结合了美善的师德之“初心”传递下去。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11]在《饮冰室文集》中梁启超先生就提到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尚的趣味,发挥善的、美的情趣,用善的、美的情趣引导人的生活向高质量、高层次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的进步。[12]2018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就鲜明指出了美育与德育结合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是总书记在深刻洞察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教育的期望。

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关系。建立在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关心也是双向、互动与有效的,是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的一种师生之爱。[9]教师的仁爱是通过严爱相济入情于理的方式把自己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种仁爱一方面表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学生与教师可以像朋友一样相互信赖,学生会因为感受到教师对他(她)的欣赏而信心倍增,教师也会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辅以教师的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这种仁爱又以父母爱子女——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仁爱都是无私又不求回报的,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借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学生的过失与不足,凭关爱的心态规范学生的行为并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从教师的角度看,“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而在学生眼里,老师的言行更是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可以说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正像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所说,“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0]。所以,教师之善会以美的形式,流淌在学生的心间并沉淀下来。

四、美善互养中师德的发扬

从教师到学生再到未来的新教师,这是一个循环而又不断上升的过程。将师德的培养和塑造置于这一过程中理解,我们会发现,师德之端的造就与美善是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师德这一美好的德性除了体现在同一事物的内外表达上,更显现在伴随着事物或者行为发生之始的美善互养中。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师德之初心,即师德之端,应当蕴育在他(她)从教之前,自己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或使命当中。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使命感,究其根本来说,是对心目中教师这一光荣职业的心向往之——“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正如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依次渐升的等级一样,历经了对从教之美的向往到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对实现自我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美与善交融并升华为师德初心。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简单、美好,纯粹。它不同于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提到的“雄心”,在他看来,“雄心,说的委婉点就是以被承认和被尊敬为目标,牢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合作就完全不可能;取得伙伴赞同的愿望肯定是社会最重要的束缚力之一。”[8]爱因斯坦所说的“雄心”更像是处于功利境界,而我们所说的师德之初心是单纯对美的事物的敬慕和追求,它是蕴于内的“尽善”,没有掺杂半点功利在里面;此时,个体不是以教师这一职业作为实现自我和取得别人赞同或肯定的媒介,而是要以“成为教师”作为自身的目的和愿景。师德之端的拥有使得个体吁求那个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我”,而不是那个被承认或被尊重的“我”。可见,师德初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非功利性,也只有这种非功利性才能够激励个体无条件的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正是这份对师德初心的坚守,教师才能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世界贯穿一齐达到为人之师的人生境界,并最终成就为人之师的人生高度。

对教师职业之美的向慕成了师德之端得以生发的最基础的推动力。因为,生活中“美”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创造性,以“美”为根基创造出的愉悦情感能让个体身心居于自由状态中。这样,只要身处生命的美感中,人的生活就充盈着力量,努力和奋斗就拥有现实意义。人们珍视这种美感,甚至把它看成是生活的最高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想成为一名教师是个体的一种选择,更是个体的一种自我表达。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下,人们关于个体成长,人际交往以及工作选择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道德直觉受制于社会舆论大环境;扭曲的舆论场甚至还会冲击和破坏基本的社会公共关系。当社会舆论导向一旦变成唯绩效是从,当学校以名目繁多的“教学事故”管理条例考评老师时,教师从教就会失去以往的使命感,凡事只能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如果让这种社会大环境滋长,其导向结果必定会是:无法实现个人和集体利益最大限度地重合,更难于激发教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再不会感到教师职业的美,即便有将来成为教师的懵懂理想,也会被周遭鄙视教师这一职业以及教师迫于无奈而生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氛围所扼杀。

直到两人平静地分手,直到男朋友拐了她的存钱携一个更加年轻的女孩去了国外,女人才如梦方醒,是她的男朋友累了,而不是自己。你想想一个男人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在两个女人之间跑来跑去呢。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这一重要讲话是对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崇高责任感与道德使命感的有力保障,也是引导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培植健康完整的教育系统的关键。

师德是时代的产物,每一时期的师德既体现当时历史的特点,又会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面临新的问题,但无论怎样,美与善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质,是师德之真永恒的基础和动力。借用先圣孔子语“尽善尽美”来要求师德确实标准很高,但是,只要在为师之美和师道之善的互养中,师德之真就会健康的成长和壮大,师德之真就走在通往“尽善尽美”的道路上。为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我们需要根植于中华优秀统文化的润土中,“尽善尽美,美善互养”,构建起良好的师德师道之生态,让教师真正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黄土冻融循环的相关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个问题没有攻克,即三场耦合的影响,该方面的相关研究结论较少,黄土体由于受到气候、自重、其他附加荷载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其自身温度场、水分场、应力场均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同时,由于没有现实成果作为支持,这一研究没能从现实角度解决问题,对于该问题未来将仍需要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出现后才能解决困扰诸多专业学者的季节性冻土地区黄土灾害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8.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36-337.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

[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90.

[5]伍鑫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95-96.

[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1.

[7]赫尔巴特.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49-250.

[8]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方在庆,韩文博,何维国,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27.

[9]黎琼锋,周凤霞.关心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4):32-35.

[10]吴丕,刘镇杰.北大精神[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281.

[11]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11.

[1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84.

Abstract: Teacher morality which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eachers who are"imparting knowledge and educating people".Teacher morality is not a purely self-disciplined moral realm,nor is it a purely moral requirement,but develops in the mutual fostering of"beauty"and"kindness".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is a system of mutual well-being that covers teachers and their selves,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We should follow this logical path when we construct the training of teacher morality.

Keywords: training of teacher morality;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combination of beauty and kindness;logical path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19)19-0159-03

*基金项目: 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一般项目“习近平中华文化观在师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及实践”(粤教高函[2018]180号);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一般项目“习近平中华文化观在师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及实践”(粤教高函[2018]180号);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建设的路径研究”(编号:GTTZX-2019-55)

作者简介: 李昳聪(1977-),女,汉族,辽宁大连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伦理学、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

标签:;  ;  ;  ;  ;  ;  

立德树人视域中美善互养的师德培养理路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