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分析及1997年展望_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论文

199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分析及1997年展望_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论文

199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分析及1997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分析论文,消费品论文,我国论文,年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变化自1994年11月份创月同比增幅41%(现价)的历史新高以来,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受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到1996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降到近两年的最低点,月增幅为16.1%。随着紧缩政策的趋缓,1996年8、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又恢复了一定的加快趋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和18.3%。

从近两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变化来看,尽管现价增幅变化较大,振幅高达25个百分点,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可比价增长幅度却稳定在11%左右,振幅不超过4个百分点,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格局,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

进入199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更趋稳定:1996年各月现价消费品零售总额除2、3月份因季节因素影响增幅较高外,其余各月增幅均保持在18%左右上下波动,振幅约为5个百分点,远远小于1995年,而不变价增幅则稳定在12.5%左右。说明在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中,在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物价涨幅逐月回落的条件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更加稳定。

一、199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变化特点及1996年消费品零售总额测算

纵观1996年的消费品市场,除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之外,还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如下:

1、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步增长

1996年1-9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9.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9.1%,两者基本同步增长;而上年同期则分别增长30.9%和27.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慢于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个百分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996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1-9月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2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4%;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50元,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销售总额的增长,这是1996年城乡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步增长的重要原因。

2、居民消费档次提高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心理更加成熟,购物更为理智,追求消费质量、讲求消费档次成为普遍的趋势,而对于质量差、档次低的商品则尽量避而远之。例如家电市场已经出现两极分化,国产名牌产品和进口名牌产品供不应求,一般品牌产品则少人问津。彩电消费追求的是大屏幕、双声道、多画面,冰箱消费追求的是大容量、多开门,洗衣机追求的是全自动,照像机、录像机、VCD机追求的是进口货。高质量、高档次、多功能已成为居民家电消费的首要选择。

3、居民消费心理稳定

由于物价涨幅逐月下降、市场供应丰富、收入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心理相当稳定。居民消费心理的稳定—体现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稳定,消费品市场稳中有旺;二体现在居民对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反应稳定:1996年国家相继出台了降低关税、取消保值储蓄、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从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引起居民消费市场大的反应。如进口家电商品关税税率的下调并未影响进口家电价格的回落;粮食收购价格的上调也未引起居民对粮食的抢购;储蓄利率的两次下调也没有减少居民储蓄的增长等等,说明目前居民消费心理非常稳定,更加成熟。

4、多层次、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商业企业竞争加剧

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发展变化,流通体制正在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国有、集体、个体及其他经济所有制商业企业各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大、中、小商业企业各自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商品的结构和市场定位,其所占市场份额在正发生新的变化;国有商业企业全面出击,力图全面收复昔日在消费品市场的各个阵地;集体、个体商业则拚命固守已取得的商品销售领域并努力扩大新的领域;其它所有制商业企业异军突起,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重正在迅速扩大,并虎视眈眈各个零售商业领域。截至1996年9月,非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0%上升到72%,其中其他经济所有制消费品零售额1-9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28.0%,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9.3%,比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这种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体制对市场的发展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市场促销十分活跃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是1996年消费品市场的特点之一。由于连续三年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给市场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各商业企业为了在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广泛地采取了折价让利、以旧换新、赠送礼物等刺激销售的措施;全国性连锁店、平价店、仓储店也普遍兴起,直销、邮购、送货配货上门、电话预购等销售形式也全面展开,有力地促进了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6、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不平衡

国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缓慢而非国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仍是1996年消费品市场的一个特点(见表1)。1-9月份,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9.7%,而非国有经济增长高达25.0%,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快15.3个百分点。在非国有经济中,私营经济增幅最大,为41.6%,其他经济次之,增幅为28.0%。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最快的私营经济与增长最慢的国有经济相差31.9个百分点,表明不同所有制经济商业企业的市场销售十分不平衡。

表1:1996年1-9月份各种所有制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情况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27.3 19.7

国有经济 4858.39.7

非国有经济12469.0 25.0

其中:集体经济3310.7

13.3

私营经济

530.9

41.6

联营经济78.0

19.4

其他经济 8549.4

28.0

7、出口需求减少对国内消费市场利润的提高形成一定的压力

受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政策影响,1996年外贸出口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1-9月份外贸出口104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一部分外贸商品转向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必然加大这些商品实现价值的难度,而对国内消费品市场利润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压力。1996年大型商业企业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出口需求减少对商业企业的销售形成的压力造成的。

8、1996年消费品市场没有大的销售热点,但小的热点却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市场销售的主要动力

由于商品房、汽车成为普通居民消费品的条件尚不具备,在城镇居民消费出现断层的情况下,一些新的受居民欢迎的小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电话、空调、大屏幕彩电、电脑、VCD机、居室装修等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内容。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新的电子产品如摄像机等将逐渐成为新的小型消费热点,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提高。

从199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上看,由于宏观经济运行比较稳定,消费品市场也将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鉴于上年10-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的基数低于去年前几月,为1996年第4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相对增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1996年第4季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快于前三季度,对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将扩大;加上第4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及季节性消费增加的影响,1996年第4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将快于第3季度。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24614亿元,比1995年增长19.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14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9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城乡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相差1.7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的差距比1995年缩小1.7个百分点。

二、1997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展望

1997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趋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略快于1996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财政金融紧缩政策有所松动,1997年固定资产增长将略快于1996年。受此影响,1997年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将略快于1996年的增长速度,但不会出现过快的增长。1997年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将以平稳增长为主要特点,消费品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主要变化趋势判断如下:

1、尽管新的消费热点没有形成,难以刺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幅度增长,但由于小的消费热点仍将不断出现,可以支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定增长,全年消费品市场以平稳变化为主,稳中有旺。

2、1997年物价将保持较低的上涨幅度,而在较低的物价涨幅的条件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难以出现超常增长的情况。

1997年商品零售物价涨幅将保持在6%左右,略低于1996年,这为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幅度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从历史上看,自从1984年工业改革以来,只有在物价涨幅超过8.0%并且GDP增长幅度超过10.0%的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出现25.0%以上的超常增长。因此,1997年在物价涨幅约为6.0%左右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会出现超常增长。但鉴于1997年GDP增长速度仍保持稳定增长状态,增长幅度将接近20%的水平。

3、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减缓,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速度。

由于微观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的现象在1997年难以根本改变。企业破产、停工或半停工的数量增加,导致企业职工失业或半失业的人数进一步增长;离退休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或下降的局面仍将持续下去;银行利率的下调也将影响居民的储蓄收入相对减少。这些因素将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减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

4、由于国家加强了经济运行中的法制管理特别是税收管理,抑制了社会上一些非法收入的过快增长,经济活动中出现暴发户的机会明显减少,消费中的挥金如土、不正当攀比等现象的不良示范作用和影响作用减弱,这一定程度上也将抑制非正常消费的增长。

尽管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会出现过快增长的情况,但较快增长的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居民收入、有效供给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强烈追求等因素仍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的牢固基础。

根据如上分析,预测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比1996年增长20%左右,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将快于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仍将是最慢的,其次为集体经济,而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还将保持最快的增长速度,但各种所有制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差距将有所缩小。

三、对发展1997年消费品市场的政策建议

1、要重视居民消费增长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消费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消费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目前我国宏观管理政策中因偏重于控制物价的上升,因而非常重视消费增长拉动物价上升的负面作用而往往忽视其促进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因此往往采取抑制消费增长的政策,不能正确地引导和鼓励消费的增长,也缺少正确而有效的消费政策。这可能是我国出现消费断层、大的消费热点迟迟不能出现、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之一。在目前产销衔接不好、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应适当采取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促进消费品市场销售,帮助企业扭转目前的困难局面。

2、应根据收入水平、收入差距调整商品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

收入水平低,是我国目前的客观情况,生产者若不从我国收入水平低的实际出发,生产出适合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商品,则消费品市场就不会活跃;收入水平增长快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一个特点,生产者如不从这一特点出发,其商品的更新换代就跟不上居民消费变化的步伐。因此,生产者的一只眼睛应盯住眼前的市场,另一只眼睛则要盯住明天的市场;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一边是中低收入者,一边是先富起来的高消费群体,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中低收入者是我国消费的主体,如果脱离他们,市场就无从谈起。因此,生产者应从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出发,增加适销产品,扩大消费市场容量;高收入阶层在我国虽是少数,但他们的消费需求却绝不能忽视,高收入者的消费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高收入者现实的消费,就是中低消费者明天的消费。因此生产者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的更新换代应把握住高收入者的消费趋势。

3、近期的消费热点,仍是以电子产品为主的高附加值商品,因此应加强高质量、高档次的电子产品的生产供给

由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的优惠扶植政策尚未形成,因此汽车、住房作为普通居民消费品、作为消费热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条件远未成熟。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高质量、高档次、新功能的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消费热潮正在形成。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加快高质量、高档次、新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电子产品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和附加价值,它足以刺激对机械、电器、新型材料及第三产业的需求,拉动十几个相关行业组成产业增长链。而且,电子产品正是目前我国居民完全能承担的消费产品。因此,近期我国应加快和加强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尽快弥补城镇居民消费断层;远期则应重点加强汽车产业和住宅产业的发展,加快使汽车和住房成为普通居民消费品的步伐。

标签:;  ;  ;  ;  

199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分析及1997年展望_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