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光辉乡小学校广安638019)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究,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
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好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实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下面,结合教学经验,浅谈自己对做好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具体的课文讲解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靠学生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往往会使部分学生因之前没有看过或听到过类似的物态,而导致他们的脑海中很难有具体的画面浮现,从而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全面感受课文中的意象,当看到那么多有趣的画面,学生自然会很乐意的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下去。如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一种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它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如果教学条件有限的话,教师也可以事先准备好剪纸、道具、实物等,让学生在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中进行感悟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变换形式,注重个性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看文章、做题目的层面上,适当的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充分利用早读、午读、课堂诵读等机会,通过轮读、领读、范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吟读或背诵,释放情感,积累优美词句。
另外,在看文章、读文章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精讲、学生训练的搭配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很好梳理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重点句段剖析等,但是要注意不能“满堂灌”“满堂包办”,淡化了学生对文章的自主感悟。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之教师以师道尊严或标准答案把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拒之门外,势必遏止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压制学生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个性化阅读也就不复存在。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只有倡导个性化阅读才能使语文教学“活”起来。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的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了,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教师巧用评价,激活阅读
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于永正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五、阅读与摘抄结合
在阅读中要边读边思考,可以用笔在课本上圈圈、画画,适当的做点读书笔记,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妙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读后感。这样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有巨大作用,当然,视野的开阔、知识积累、能力的提高也不在话下,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更新观念,把握教改方向,掌握教材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和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论文作者:王大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启发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