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省珠海市
摘要:目的:目标细化结合游戏对儿童脑瘫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25例儿童脑瘫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干预,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2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目标细化结合游戏进行康复训练,并归为观察组;此后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CMFM 88和CPQOL 问卷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干预后明显为观察组患者更佳,组间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目标细化结合游戏改善儿童脑瘫功能效果观察发现,其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综合素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游戏;儿童脑瘫;功能
小儿脑性瘫痪是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和运动及智力异常的一种综合征[ 1 ] ,为使患儿能得到最好的恢复 ,在运动、针灸基础上进行作业疗法。作业疗法是指在基本生理需求 ,如吃、穿、行等活动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 ,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尽可能地恢复脑瘫患儿功能。作业治疗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姿势控制的发育、心理和情感问题、手技巧的发育、感觉统合、视感知、进食和口运动技巧、游戏、自理和独立性适应、书写技巧、移动等方面。本次我们则着重目标细化结合游戏对儿童脑瘫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参考,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儿童脑瘫患者50例。征得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55±0.12岁,其年龄区间为0.5岁到2.5岁,25例中男女分别为14例和11例;观察组2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45±0.11岁,其年龄区间为0.5岁到3.0岁,40例中男女分别为13例和12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中P>0.05,故可比。
1.2方法
按照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规律及患儿的实际运动能力,对照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常规PT训练(以Bobath为主,配合其他治疗技术),作业治疗(OT)、针灸、推拿、感觉统合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各治疗项目均为30min,1次/日。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中将康复目标细化并结合游戏。根据患儿的一般情况、现有能力及动作发展训练阶段(包括头颈控制、躯干控制、上肢控制、骨盆控制和下肢控制阶段),制订康复目标、康复训练计划和设计治疗性游戏并实施康复治疗[ 2]。
1.3观察指标
1. 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计算CMFM 88项总分值及各功能区分值,采用实际得分值[3]。
2.CPQOL 问卷,通过询问孩子的家长了解孩子有关家庭、朋友、健康、在学校状况等方面的感受而评分,分为7 个分区计分,包括社会福祉和受容度(12 项)、功能(12 项)、参与能力与躯体健康(11 项)、情绪健康与自尊(6 项)、获得服务(12 项)、疼痛与残障的影响(8 项)、家庭健康(4项)等65 个项目[4]。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其运动障碍及肢体瘫痪程度、社会参与感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异常姿势减少,肌力增强,整体运动发育水平提高。结果显示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中将康复目标细化结合游戏均能较好地改善儿童脑瘫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素质,但将“康复目标细化并结合游戏”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前两组比较P>O.O5?与治疗前比较P<O.O1 ?与治疗前比较P<O.O5 ④ 与对照组比较P<O.O5
2、讨论
充分认识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的作业锻炼 ,不同运动障碍类型患儿的疗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儿童进行的作业疗法不只是单纯的一种功能锻炼 ,而是应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 ,以游戏为主。脑瘫患儿由于其自身运动、感觉等方面功能障碍 ,不能自如地进行游戏活动 ,但他们的正常身、心理发育却是离不开游戏,游戏本身是儿童多种技能的综合表现。因此 ,通过周密的游戏活动设计与安排 ,可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 ,但需要注意:正确的游戏体位;游戏环境的安排;玩具的选用和改进;具体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执行。游戏可作为康复训练的工具 ,主要原因: ①游戏是一种充满乐趣又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的活动 ,有利于儿童反复进行训练 ,使所学到的技能得到强化和巩固; ②游戏具有很大的娱乐性 ,可激发患儿的积极性 ,使之主动地参与训练活动; ③游戏需要患儿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 ,有利于其感觉功能的恢复; ④游戏介于纯训练与真实生活之间 ,有利于脑瘫患儿把所学的技能转移到现实生活中; ⑤游戏对患儿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开发患儿的智力 ,便于患儿能尽可能的顺利入学 ,融入社会[5]。
综上所述,目标细化结合游戏改善儿童脑瘫功能效果观察发现,其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综合素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意义在于通过游戏使患儿各方面功能得到锻炼,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唐久来 邹丽萍等,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3
[2]王小燕.陈庆亮等,目标细化结合游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12(1):56-57
[3]史惟 廖元贵等,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7):423-424
[4]王素娟、孙 忠等.脑性瘫痪儿童生存质量评估问卷的内容效度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15(1):516-519
[5]梁清仙、翟凌云.作业疗法在儿童脑瘫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3,17(1):89-90
论文作者:刘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患儿论文; 游戏论文; 儿童论文; 功能论文; 脑瘫论文; 作业论文; 目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