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3例脊柱手术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03例脊柱手术患者中,1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其中2例为迟发感染。相比于术后无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时间比较长、住院时间比较长(P<0.05);据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也证实这些因素与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脊柱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与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需要做好干预性治疗工作,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pinal surgery. METHODS:A total of 803 patients with spinal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of selected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RESULTS:Of the 803 patients with spinal surgery,18 had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2 of which were late infections. 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non-invasive infection,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were older,had longer operative time,and had longer hospital stays(P<0.05). According to single factor analysis,age and internal fixation were found. The history of diabetes is a relevant factor for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confirm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surgery,there i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and age,internal fixation,and diabetes history.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is needed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Key words] spinal surgery;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related factors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部分脊柱疾病可以经由手术方式得到治愈,但脊柱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属于术后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这不仅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还会造成神经损伤以及骨折愈合不良等现象,使得患者需要接受清创术、翻修术,使抗菌药物应用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严重,加重了医疗负担[1]。基于此,本文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3例脊柱手术患者,所选患者均有齐全的临床资料,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其中男411例,女392例,年龄为23-77(45.9±11.9)岁,疾病类型:443例脊柱创伤、219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腰椎管狭窄症、55例腰椎滑脱症、10例脊柱畸形。
1.2方法
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心血管疾病史、内固定物植入情况、糖尿病病史、残腔状况、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等。
1.3临床观察指标
切口感染判断标准如下:①可通过穿刺深部切口的方式引流或抽取脓液。②自然裂开的切口或医生打开切口后,发现有脓性分泌物,且体温在38℃及以上,另伴随局部压痛或疼痛。③经过组织病理学培养结果显示体液标本为阳性,且影像学检查或再次手术探查得到感染证据。③临床医生确诊为切口感染。满足上述条件中任意一条即为切口感染。若植入患者术后1年出现切口感染或无植入患者术后30天内出现切口感染则认为与手术有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值取双侧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分析
803例脊柱手术患者中,1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其中2例为迟发感染。相比于术后无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时间比较长、住院时间比较长(P<0.05)。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分析()
3讨论
脊柱手术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手术时间比较长,内固定物植入比较复杂,所以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同时,因这一手术方式具有较强的侵入性特点,使得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这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也有一定促进作用[2]。另外,因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无特异性表现,所以漏诊现象也比较常见,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对于此,临床研究则需要对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保证脊柱手术的效果[3]。
本次研究中,在对脊柱手术患者性别、年龄、病史、体质量指数、内固定物植入、残腔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现象的出现与患者年龄、内固定物植入以及糖尿病病史之间存在联系,即这些因素属于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同时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也证实,年龄在50岁以上、内固定物植入以及糖尿病病史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于年龄在50岁及以下的患者,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衰退,不仅自身免疫力下降,而且手术耐受力也降低,另外术后组织修复能力较差,加上容易合并内科疾病,因此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现象[4]。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相比,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这主要是因血糖水平高会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使创面炎性反应减弱,对纤维母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对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使切口愈合时间延长[5]。同时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出现病理性改变,影响血流灌注,出现组织缺氧现象,因此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脊柱手术植入内固定物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切口感染,主要是因为内固定物植入后,可能会存在排异反应,使得C-反应蛋白发生异常,进而导致感染。另外如果内固定物消毒不彻底,则可能会残留病原菌,这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切口感染[6]。针对脊柱手术来说,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可能会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控制原发疾病、严格管控环境、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方式避免切口感染现象。
结语:
对于脊柱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与年龄、内固定物植入、糖尿病病史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需要做好干预性治疗工作,提高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培强,邵玉凯,蔡培素.脊柱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骨科,2017,08(03):200-202.
[2]邓基伟,宋寒.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20-21.
[3]李国栋.脊柱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J].医药前沿,2016,06(24):155-156.
[4]王娜,汤雪霞.4例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7):81-82.
[5]陈笑宇,蔡建华,颜海彬,等.术后伤口感染对后路脊柱内固定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9):4492-4495.
[6]李爱国,路坦,彭兴梅,等.脊柱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9):2073-2075.
论文作者:李光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切口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手术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