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妇女“健康、独立”行为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日常饮食生活的个案研究_日常饮食论文

白领妇女“健康、独立”行为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日常饮食生活的个案研究_日常饮食论文

白领女性“健康自主”行为的实践与反思———项基于日常饮食生活的个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案论文,白领论文,日常论文,自主论文,饮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A文童编号:1004-2563(2010)05-0042-06

随着“后医学时代”① 的到来,越来越多白领女性除了重视事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外,同样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并注意到潜伏于身体内的各种威胁因素,开始选择卫生医疗体系之外的形式(如选择膳食,加强锻炼,保持个人卫生等)来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似乎预示着一种新兴健康行为的诞生——通过身体规划,② 实现健康自主。对于白领女性来说,规划身体可以逃避因老化、机能衰退而受到的社会性谴责。[1](P30-35)而且,现代科技的进步足以使身体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可塑性。所以,“健康自主”的行为方式不但被白领女性视为社会时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以往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对健康行为的过程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希冀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对白领女性的健康行为做一次探索性分析,通过分析被访女性“冰姐”③ 的日常饮食生活,了解白领女性的“健康自主”行为是如何生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实践的;“健康自主”与女性身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其中又蕴含一种怎样的社会情境。

一、“健康自主”行为的生成

在健康问题上,“未病先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从对疾病“不知、不为、不便”到“预防、保健、养生”,白领女性开始学会凝视自己的身体,通过掌握健康的主导权,逐渐摆脱被动的地位。事实上,每种行为的选择和实践都被时代打下深深的烙印,社会的历史背景为个体提供了多种选择路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选择空间。因此,要理解这种“健康自主”行为首先需要探讨它的由来。

1.医学的威慑——病患“去人格化”的待遇

医院是诊治身体的专业机构,人们总是习惯将它与疾病联系起来。“一走进医院,我就很害怕,有一种等待宣判的感觉。”因为一旦被鉴定为机能异常,身体就将被拘禁于医院接受各种矫正治疗,人们随即失去对自身行动力的控制。所以,无论患病与否,医院总让人感到一种莫名而又强烈的威慑力。随着各项专业检查的推进,这种威慑力由外而内蔓延到身体的每个角落。“我当时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医生首先对我进行了基本检查,然后是验血,再去拍片子,这简直就像一个商品鉴定过程……经过多项繁琐的检测,说我只得了普通感冒,简直就是浪费我时间。”人们时常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物品,在等待医生的检验和制造。从医生的听诊、血液检查,再到照X光,身体被迫脱下外在枷锁,暴露于医学的权威中,此刻的身体成为了医学讨论的焦点。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希望对自己的健康享有知情权,尤其对于独立自主、聪明能干、知识水平较高的白领女性来说。单单具备专业知识不足以让医生拥有绝对的控制。医学实践把病人从“人”变成了“非人”,被医学知识和医学机构控制下的身体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医生对于身体的“剥夺”使白领女性更加向往一种自主型的健康行为模式,以实现个体从医学权威下的解放。

2.营养学的诞生——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

近年来,那些与健康饮食相关的文章、报刊和杂志格外受到女性的欢迎,2007年卫生部更首次鼓励“每个人都要建立起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霎时间,健康饮食风潮席卷了中国大地,古代医学的饮食语言被更为科学的营养学知识取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被称为身体应遵循的权威话语。“我觉得身体就像一个转动的机器,你必须给它充足的能量和燃料,懂得运用饮食搭配,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女性纷纷将身体设想为输入/输出系统,甚至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充满液体的水压器”,[3](P457)企图运用禁食和饮食控制的方法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一种“人吃什么就是什么”[1](P268)的健康观念逐渐在社会大众中兴起,放纵无度被女性视为是自甘堕落的表现,合理的饮食调养成为女性追求“健康自主”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3.广告媒体的渲染——女性健康形象的重塑

在人们的生活中,大众媒体高调宣称注重饮食调养是一种崭新的健康方式。复杂的健康理论被形象的广告设计师们肢解和扩大化,并赋予了商品的性质。广告通过形象生动的说明给各类商品贴上健康的标签,为厂家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强烈刺激了公众虚幻的健康需求,这种广告效应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印象最深刻的广告是养生堂维生素E胶囊,我觉得片中的女主角很美,脸色红润,我挺羡慕她的。”在视觉文化冲击下的今天,感官感受往往是通过形象来传递。从“脸色”、“气色”到“神态”,完美的女性形象不仅令冰姐产生了羡慕与认同的心理,还诱发了对健康的无限遐想。与此同时,这种形象为健康赋予了符号的意义。在广告的渲染下,健康不自觉地与个人价值形成了一种内在的联系,此时的健康不仅与生理相关,而且具有了一种神秘的赋值——健康与美的结合,成为自我满足和自我表现的载体,并具有功能主义之外的美学意义。反之,广告中某些恐吓、扭曲的形象却会引发女性对身体的恐慌和不安。“说什么人人都缺钙……你看广告的那女人因为缺钙,骨质疏松,腰弯得厉害,我正担心自己会不会变成那样。”广告的视觉刺激使女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即使是正常状态,都因严重的质疑而变得脆弱。这种对身体的反思恰恰强调的是自己对身体的控制,对健康的持续关注使身体处于一种永恒的自我监督、自我谴责和自我否定的状态。

总而言之,面对充满风险、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女性不再坐以待毙、默默承受了,“健康”被赋予了崇高的价值,它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生理状态,更是一种可行使的实际功能,即个人通过强调身体来表达个体的感觉和自我的价值。在医学的威慑、营养学的诞生以及商业广告的渲染下,白领女性使用各种方法来制造、保持和恢复健康,让身体免于过多的能量和脂肪的负荷,“远离疾病,重塑身体,保持健康”成为她们渴望与追求的价值理念。

二、“健康自主”行为的实践

在健康自主意识的支配下,白领女性开始搜寻各种饮食指南来消除自己身体的缺陷,着力使自己变得“健康些,再健康些”,而健康自主行为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她们对日常饮食的控制方面。即便原来是“一堆不成形的泥、一个不合格的身体”,[3](P153)只要按照标准的程序就可生产出预期的效果。身体通过饮食调养逐渐被矫正,并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习惯性动作。

1.对营养知识的迷恋

“我很喜欢营养搭配,它让我知道应该吃什么,还给我参照的标准,让我觉得调理身体不会很难。”营养学将食物分解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6种主要元素,同时因其精确、高深而拥有了独特的话语权,制造出一系列人们可以遵循的饮食规范。秩序规则、科学话语和标准形式使人们确信:合理搭配营养元素能够改变身体的健康状态。所以,食物的作用已不仅是充饥,更多的是平衡身体的机能。

在日常生活中,冰姐就将这套理论知识付诸于自己的身体,使饮食调养成为一种重要的身体管理和生活实践模式。“我们平时要经常坐在办公室,时常感到腰酸背痛,营养师都会按照我们的职业特点,指导我们如何运用饮食调养来缓解。”营养学根据特定群体的需求,量身定做专属于他们的配餐食谱和营养指南,这种分类使一系列知识具有相当的弹性和适应性,能够为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知识的传播范围因而得以延伸到极致。以往激情、欲望等从味蕾衍生出来的词汇逐渐被现今的卡路里、蛋白质所取代,不同类型人的饮食需求被规划得越来越具体,从吃什么到食物的成分含量都被精细地计量,实现一个分解和重组、成型和变型的身体转变过程。即使在生病的时候,冰姐都会通过变换营养素的组合形式,将病魔驱逐出人体之外。“我很喜欢营养师,因为她不像医生,总是高高在上,当我觉得身体不适的时候,只要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身体也很快就痊愈。”围绕着身体,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的程序在现代社会大规模出现,关于身体的知识成为最普及的知识,它们冲破医学话语的神秘雾霭,化身为植入人心的日常话语,从而摆脱了病患不可控制、无力驾驭的内在宿命。事实上,对营养知识的迷恋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身体自主权。

2.精细化的计量

第一,时间切割的精细化。冰姐长期患有胃痛和肩周炎,身体状况随着岁月的流逝亮起了红灯。然而,无休止的工作几乎占用了她所有的时间,对身体效率的推崇突破了纯粹身体的极限,身体维护不得不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完成。“早上7点半吃蛋白粉、维生素B2…中午12点吃乳酸菌、综合消化酵素…晚上7点再吃一次蛋白粉和维生素B2。”冰姐将每个营养摄入时段都切割得十分精细,时间被不断地强化使用,力求提高每时每分的效率。在紧凑的时间安排中,身体不容许丝毫的偷懒,必须循规蹈矩地按照每个步骤流程,以保持一种有序的生活节奏。在被分割的时间中,身体被各种不同的元素符号(如蛋白粉、维生素)所占据,实现着精细周密的保护。因此,身体在可切分、抽象、量化的时间中找到了健康存在的价值。

第二,成分剂量的精细化。对健康数字化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时间的分割上,营养成分的控制也在冰姐的计划之内。“蛋白粉1勺,每日3次;维生素B2片,每日3次,人参银杏片1片,每日2次……我只需要记住每种营养元素的片数就可以了,简单,方便,容易记忆。”“定量”是冰姐在饮食控制中运用得最为频繁的词语,它不仅强调物的配额,同时也体现了对定量程式的服从。对于生活在快节奏、高负荷状态下的白领女性来说,只需要向身体输入既定的数字指令,便能达到控制营养摄人的目的。按照严格的测量换算,营养成分化身为简单的数字符号,白领女性再也不必担心受到现代多样性和可变性的困扰。

3.可预期的自我监控

“2009年1月2日,今天脸色不太好,苍白有点泛黄……2009年1月6日,今天的脸色有所好转,色泽红润,不过嘴唇没什么血色……2009年1月8日,脸色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冰姐对身体的认知是通过观察面容而获得的,知觉的透视性是呈现自我的表现,它通过感官的“自发合成”使身体和世界联系起来。传统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所以,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面色就是这种体表反映的形式之一。与强调感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性近乎纯粹机器的目光,她们总是将注意力投到对身体的细微揣测中,隔离一切不正常的越轨行为。“我每天都会看看自己的面色有没有变化,并记录下来,方便自己对身体进行检查与分析。”通过细致的检查,女性形成一系列关于个体健康的符码,某种特定的监视标准和规范卓然纸上,身体会因接受这些规范而获得不同的分类识别。如果面色呈现“两颊潮红、印堂发黑、两目发青……”的症状,身体随即被贴上“异常”的标签,以警示急需改善的状态;反之,“白里透红、唇色红润、容光焕发”是白领女性梦想拥有的健康特征,冰姐经常能从营养师的描述中看到这种理想形象:“营养师告诉我,肠胃不好的人如果按照这种搭配服用就会有好转,我听了以后就决定要试试看。”营养师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如果你吃了……就可能会”——时刻提醒着白领女性“只有经过真正的实践才会变成真实的事件”,[4](P137)由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她们在日后加以证实,频繁的身体观察成为验证“饮食调养是否有效”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白领女性的自我监控下,只有身体的内在和表征符合各项指标后,才会获得合格的身份凭证。

总之,在健康自主的引导下,很多白领女性甘愿忍受食物的诱惑,对身体进行严格的控制。她们运用营养学的知识、数字化的检测和可预期的监控,生产出一个被技术和知识包裹的“健康身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体从医学权威解放的同时,又陷入到更广泛的日常饮食控制中。“健康自主”由此产生了深刻的道德特性,它不但使身体维护成为个体自主克制的结果,同时也让她们永远成为自身的监视者。

三、对“健康自主”行为的反思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5]然而,白领女性的行为实践主要在于一种个体的自主克制,她们的“健康自主”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色彩,通过运用严格而刻薄的控制方式,让健康成为精心制作的产品,以使“健康自主”作为日常生活的最终目标。各式各样的饮食禁忌通过主体的社会化,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外显的思考与身体行为产生了一种不自觉的限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此种现象的深刻反思。

1.个体层面:“健康自主”亦是“身体物化”

当女性沉寂在自我控制中,并不断地将身体规训④ 成理想的健康形象时,机器般的精确、可靠和一致成为女性身体的品行,一种被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等科学符号包围的身体被呈现在眼前。女性为了“健康自主”在各领域内搜索可用的“物”,最终却使健康具有了“物”的特质,这种由人自己创造的物反过来包围人自身。诚如博德里亚所说的:“女性成为新型布尔乔亚统治和奴役下的不幸的消费人”。[6]在健康消费中,女人得到一种自主与控制的快感。白领女性完全迷恋、相信甚至是崇拜“健康自主”的神话,其中隐藏了人与物关系的变异性,突出了身体作为有机系统的自身逻辑和自主性的无政府状态。

基于本文的个案,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物化的身体”与现代资本的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资本通过日常庞大的工作量占据女性大量的时间,令透支的身体在麻木的状态下继续履行生产的义务,身体的恢复和维护只能通过时间的精细化切割来完成;另一方面,现代资本崇尚精干有效,“健康漂亮、格调高雅、精明干练”成为职业女性应有的理想形象。这看似矛盾的诉求却是狡黠的资本追求高效率、高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资本偏好健康、美丽、苗条的女性身体,符合这种条件的女性因而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社会认可和可观的报酬。反之,肥胖的身体特征则显得格格不入,肥胖似乎暗示着“懒惰、无节制、缺乏训练、拒绝依从、缺乏各种向上流动的管理能力”。[7]胖女人因此被置于困窘中,承受着公司和社会的歧视与被妖魔化的待遇。所以,资本通过赋予“健康身体”以符号意义并对此进行褒扬,极力突破身体生理极限和道德极限,塑造出一种健康所具有的身体隐喻。此时,符合资本需求的身体成为白领女性职场的制胜法宝,是她们拓展社会关系、获取经济利益、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元素。

女性就是在这种被感知的存在中,时刻对自己的身体、自我的生活方式持有一种挑剔的目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个人消费,自觉接受资本的规训,使驯服的身体符合白领阶层的意识形态。事实上,被规训的身体意味着一种新的转变——日益虚幻的身体,身体的实质变成了一种资本可以随意捏造的“文化塑料”。如果说早期的资本主义,被奴役的人被看成一个整体的劳动力,那么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则变成了机器的碎片。[8]而在现代社会中,人已经从这种碎片式的“劳动能力”转变成对“身体外表”的崇拜。健康逐渐失去往日生理上的意义,变成了反映个人价值的表现:“高瞻远瞩、懂得克制、工作勤奋、责任感强”。因而,女性身体不再有任何本质性的真谛,健康的最终目的是一种消费性活动。

2.社会层面:健康自主是权利还是特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健康灾难与特定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自主”既体现了个体获得健康的欲望,同时也揭示了个体不得不依赖自身的命运抵御随处可见的社会风险,通过日常控制来掌控身体状况,减少风险带给健康的危害。所以,“社会性总是与个人的决定缠绕在一起的,个体成为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性的再生产单位。”[9](P109)个体成为对自己的生涯进行规划和组织的行动者,履行“健康就是职责”的义务。行动者不断地训练自己的身体、凝视自己的身体、审视自己的身体,这种生涯自身使其获得了一种反思性的规划,行动者在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监督中,力图获得或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在身体规划的过程中,白领女性在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方面拥有较高地位,所以,她们比其他群体更有可能在抵御健康风险方面具有优势。在经济收入方面,冰姐每月可支配收入高达15000元,每个月有关饮食调养的支出约为5000元,约占个人收入的33.3%,强大的经济收入来源是支撑饮食调养的重要保障。在教育程度方面,冰姐曾就读于国内某名牌大学,良好的教育素养使其能够更大范围地涉猎有关饮食调养的知识。所以,个人在尝试按照自己的动机、努力和能力去追求健康状态的时候,这种选择取决于个体实现的可能性。处于社会中上层的群体能够获得更多有利的条件和更充分的资源,满足他们的选择要求。所以,实现“健康自主”的预防保健服务,只是社会中经济地位较高群体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方式。

正如M·韦伯所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取决于他生产什么,而在于他消费了什么。[10](P85)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健康可以通过投资和消费所获得。虽然身体消费成为这一时代无法回避的话题,但事实证明,“花钱买健康”只能在某些特定阶层和群体实现,由此获得的健康演变成一种社会不平等的产物。

四、小结与讨论:“健康自主”的国家角色审视

在健康保健问题上,个人争相运用诸如健身、饮食控制、养成良好习惯等方式达到目的,这种个体层面上“健康自主”的行为方式似乎就隐含了这样一种国家层面的假设:“经济增长了,老百姓有钱了,公共卫生⑤ 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11]确实,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让社会不同阶层都能公平地享受,或许经济增长是能够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巨大的贫富差距使底层群体有“健康”的心却无“实现”之力。在生大病时,难以承受的高额费用使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死症的现象常有发生。庞大的费用支出与个人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成员的需求满足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健康自主”的方式很难成为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最佳方案。即使作为城市白领女性完成了“健康自主”的行为实践,但仍未实现其“健康”的真实价值,甚至也未能达到一种健康的身体状态。一方面,她们仅是为了迎合现代资本和消费主义的驯服而保持一种身体的自主克制,以获取奖励——肉体资本转化为经济及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在如此充满风险(失业、污染、传染病、食品安全等)的现代社会,她们也惟有通过“身体物化”来赢得可预测的恒定安全,以便更好地获得奖励。然而,风险正处于一种全球化、普遍化的趋势,且与人们的基本生活纠缠在一起,人们无论出生在哪里都不可能以任何成就来摆脱它,这意味着个体的自主行为在现代风险社会面前显得单薄弱小。

现代风险社会引发的种种问题和全球日益一体化趋势已经暗示人们,个体企图通过自身力量实现健康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很多健康问题都受社会的结构性影响。在解决健康问题方面,很多时候是个体无法控制的,因此,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显得更为重要。对国家发展来说,健康问题已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对社会个体成员来说,健康不应该是一种产品,而应该是一种机会。[10](P26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社会化的发展,全民健康保险将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选择,卫生保健应该作为社会成员可以获得的权利,不管他们的经济能力如何。故在强调“健康自主”的个体责任时,国家应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重要的支持,力求让所有公民能享有获得医疗保健的权利,消除或缓解人们在就医或保健时的“经济屏障”。

注释:

① 后医学时代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类的疾病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急性和传染性疾病转向以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主,如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人们逐渐发现传统医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导致以行为干预、健康教育、防治疾病为特征的医学模式的产生。

② 身体规划是随着现代科技日益发展而提出的,通常指身体成为可以按照人的意志加以塑造、加工、完善,如通过各种整形手术重塑身体等。

③ 被访者背景介绍:冰姐,41岁,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职于某外企,担任营销主管职务,月收入约15000元。冰姐平日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到外地出差,有5年胃疼病史和8年肩周炎病史,时常感觉精神紧张,并有失眠的困扰。对此,5年前,冰姐开始运用饮食调养方法调理自己的身体。

④ “规训”一词在福柯《规训与惩罚》中首次提出并运用到社会学的分析中,其涵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给人以惩罚和强制行为的联想和威慑,使其成为一个驯服的人;二、它可以“被用来对个体进行分配、分类、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其进行连续的编码,用监视机制包围人们,在人们意识之中建构一套累积、集中化的知识。”后来,台湾学术界认为只要是与权力、道德、教化相关的活动几乎都可以被称为“规训”,拓展了规训的使用范围。参阅:戴军、于伟:“身体规训及其合理性论析”,《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

标签:;  ;  

白领妇女“健康、独立”行为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日常饮食生活的个案研究_日常饮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