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一书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现状,结合职业需求,采用“项目教学”的思路,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实做”的形式编写。本文以书评为基础,针对目前有关计算机网络方向教材的不足,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实践问题,总结了教材设计主线以及编排原则,引发了针对项目教学法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及配套教材的不断推陈出新,项目教学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来指导教学实践。鉴于目前已出版的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图书更多偏重于理论,且结构松散、叙述条理不够清晰,实践应用性不强等缺点,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李立功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围绕工作任务,先进行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描述,然后进行拓展和提高,最后是思考与训练,即项目-任务-情境三级结构对应每一个教学情境。具体实施为“七步”教学法:即学习目标、引导案例、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总结与回顾、拓展知识、思考与训练。
1.《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的篇章编排与内容框架
本书编排了5个项目共11个任务:项目1认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包括任务1~2,任务1组装计算机硬件,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计算机配件组装等角度出发,讲述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任务2安装与配置计算机软件系统,从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应用程序的安装与使用的角度出发,讲述了日常计算机软件安装维护、使用的基本知识。项目2组建办公室网络,包括任务3~5,从网络设备、网络连接拓扑结构到简单网络连接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讲述和实际操作,任务3介绍了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基本知识和技术;任务4讲述了构建一个局域网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规划与设计办公室网络、搭建办公虚拟局域网、配置计算机参数及连接测试、连接到Internet等;任务5讲述了办公室日常网络应用中的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项目3配置网络服务与应用,包括任务6~7,任务6实现资源共享中讲述了配置Web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FTP服务器、VPN服务器等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任务7使用Internet资源,具体讲述了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网络下载工具的使用等知识和技术。项目4维护网络安全,包括任务8~9,从计算机及安全的角度,讲述了日常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任务8讲述了配置注册表的安全、配置IE安全项、配置软件防火墙;任务9讲述了如何配置网络防火墙。项目5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包括任务10~11,任务10介绍了日常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分析诊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任务11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分析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的简要评述
2.1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让读者对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连接、网络应用及安全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能够理解计算机配件的性能指标,能够配置和组装计算机,能够连接简单的网络,能够进行日常的网络英语,能够排除简单的计算机及网络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实际与岗位需求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突出项目驱动的可操作性,把计算机网络最新应用技术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网络技术的实践中学习网络技术”;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训练的特点,并帮助学生逐渐积累经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技能体系为主,围绕实践,突出技能,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同时强化与行业、企业联系;全书活学活用,层次清晰,概念简洁、准确,叙述通顺且图文并茂;所涉及案例均选自实际操作环境中的典型案例,能够真实反映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
2.3适用范围
本书不仅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或非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教学需要,也可用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初学者和爱好者的入门学习书籍。
2.4存在的局限及不足
该书有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应增加练习及实操以巩固所学。但总体来看,该书是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教程。
3.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思考
项目化教学的内涵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任务训练为途径、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引下独自经过努力或团队协作,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并进行评价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现代制造业需要的高素质工匠。[2]针对目前高职计算机网络类教材实践应用性不强等缺点,依据项目教学思想,在教材设计编排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以“项目教学”和任务案例实训作为教材设计主线
项目确定应遵循三个基本目标:核心能力的熟练程度,技术更新与延伸的再学习能力,不同业务情境应用的适应性。通过项目教学构建工作业务的完整流程和岗位能力需求体系,从而确定教材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应借助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训任务,以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案例为线索,通过设立情境、任务解析、引导示范、基础练习、难点解析与知识延伸、能力提升训练和总结评价等环节引领学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积累技能、学习知识,并迁移到不同业务情境的任务解决过程中,使学者在未来可从容面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工作岗位。
3.2基于“项目教学”的计算机类教材编排原则
(1)内容实用丰富。按照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一部分都把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中,突出“新技术、新知识”的应用,使教材内容更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完整的实例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技术进行透彻的讲述。(2)结构合理清晰。在编写上打破传统的章节编排方式,采用项目实做即先基础后专业、边做边理论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技能养成规律。(3)实例操作简明。选择实际操作环境中的典型案例,这些实例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技术进行了透彻的描述,能够真实反映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适应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4)语言通俗易懂。教材所使用的语言应在保证科学严谨的前提下,增强其可读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力求突出全面、简单、易学的特点。(5)教学适用性强。任务操作演示部分用屏幕录像制作操作过程,再配上授课教师的声音,学生在实验时可以随时查阅教师的示范操作,这样使学生迅速掌握实验技能。
4、结束语
本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为实例探讨了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七步”法:明确学习目标、引入典型案例、提炼相关知识、实施具体任务、总结与回顾、拓展延伸、思考与训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立功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10
[2]陈钊华 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3
[3]舒蕾 马春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继续教育研究2013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项目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计算机论文; 网络论文; 教材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