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许波

许波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 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多例儿科患者,以20%比例选取其中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25例)及B组(25例),给予前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给予后者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经治疗,A组及B组均发生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下,会严重损害患儿脏器,如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须高度重视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对用药过程、患儿实际情况进行严密观察,以尽早预防治疗。科学应用阿奇霉素,可将其临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阿奇霉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属于抗生素(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范畴,具备良好的吸收性、很强的耐酸性、很长的血浆半衰期等优点。此外,该抗生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较红霉素而言,阿奇霉素引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为明晰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文章以本院50例儿科患者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月-2015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儿科患者50例。所选患者中,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大于3岁、小于11岁,年龄均值为(6.3±2.7)岁,最短病程为5天,最长病程为30天。50例儿科患者并不包含严重慢性疾病患者,包括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感染,例数分别为7、3、40。采用随机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及B组,例数各为25。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给予A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时,以患儿体重为参考依据,使用剂量为10-500mg,1天1次;给予B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治疗过程中,须对患儿体重进行充分考虑,使用剂量250-500mg,1天1次或2次。A组及B组连续治疗1周,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A组1例发热、3例胃肠反应、3例过敏性休克、21例过敏性皮疹,B组3例胃肠反应、2例过敏性休克、22例过敏性皮疹,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及数据如表1所示。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对这些不良反应进行了有效处理,两组皆未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阿奇霉素适于治疗多种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急性鼻窦炎及中耳炎、软组织及呼吸道感染、尿道炎等[1]。在接受抗菌治疗之前,建议落实好细菌培养工作,以为阿奇霉素使用剂量提供重要依据。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阿奇霉素可有效治疗很多病原菌感染,尤其是支原体感染。治疗时,某些患儿会因某些药物产生过敏反应,或药效不尽人意,此种情况下,临床医师会给予其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隐忧,其中不良反应事件数量不断攀升。此外,阿奇霉素应用对象为患儿时,具备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鉴于此,临床医师须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进行充分认识,并加大药学监护力度。一旦发现,患者应用阿奇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须及时采用科学措施进行处理。

本组研究中,A组不良反应有发热(4%)、胃肠反应(12.0%)、过敏性休克(12.0%)及过敏性皮疹(84%),B组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12.0%)、过敏性休克(8.0%)及过敏性皮疹(88.0%),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阿奇霉素临床应用中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发热等。胃肠道反应:胃痛、恶心及呕吐,较小患者儿会拒食、不断啼哭、面部潮红等,甚至抽搐。此时,须立即停药,待患儿症状有所缓解,缓慢滴注。如若不然,则极有可能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过敏性休克:昏迷、口唇青紫、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此种情况下,给予及时治疗,对患儿血容量进行扩充、休克进行缓解,以防造成危害事故;过敏性皮疹:剧烈瘙痒;发热:体温上升、面部潮红,较小患儿不断哭闹,较大患儿表现出烦躁[2]。给予降温处理,并停止应用阿奇霉素。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会产生发热、胃肠道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及皮疹等不良反应。患儿尚未发育成熟,具备较差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下,会严重损害患儿脏器,如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须高度重视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对用药过程、患儿实际情况进行严密观察,以尽早预防治疗[3]。科学应用阿奇霉素,可将其临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周树发.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 中外医疗,2013,13(07):109-110.

[2]黄长江.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09(34):144-145.

[3]赵丽萍. 注射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调查分析[J]. 中国药事,2015,29(10):1112-1116.

论文作者:许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许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