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赵晶晶[1](2020)在《陈小宁教授辨治鼻病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陈小宁教授辨治鼻部疾病的临床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辨治鼻部疾病的临证经验及学术观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包括医案数据挖掘、名中医访谈研究等形式,使模糊化、复杂化的临床数据能够清晰明确,发掘其学术观点在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影响下的继承和创新,为中医鼻部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与方向。方法:(1)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目前鼻部疾病诊治研究现状,并汇总耳鼻喉科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及陈小宁教授临证经验研究现状。(2)采用Medcase V3.8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对陈小宁教授2016年-2019年临床诊疗鼻部疾病的医案进行录入,建立数据专库。对符合标准的1066例(变应性鼻炎200例,鼻出血200例、慢性鼻炎200例、慢性鼻窦炎200例、腺样体肥大200例、鼻息肉66例)初诊病案运用频数法、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重点挖掘医案中的症状、证素、舌脉、方药等内容,结合陈小宁教授的临证经验对其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3)采用名中医访谈形式进行访谈,详尽记录陈小宁教授从病名、证型(证素)、治法、用药、学术传承等方面的观点并进行讨论。结果:(1)鼻部疾病的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即多有脏腑虚损兼夹邪实、表邪为多;(2)鼻鼽核心证素:肺虚、风寒,核心方:黄芪、麸炒白术、炒白芍、桂枝、白芷、细辛、辛夷、炒苍耳子、柴胡、徐长卿、甘草。鼻渊核心证素:湿热、脾虚、肺虚,核心方:(一):广藿香、佩兰、夏枯草、白芷、薄荷、陈皮、鱼腥草;(二):炙黄芪、麸炒白术、桂枝、白芷;方一、方二可作为两个证型的两组核心用方,面对兼夹证,亦可作为君方、臣方,两者相伍,治疗虚实夹杂证。鼻窒核心证素:肺虚、脾虚,核心方:炙黄芪、太子参、麸炒白术、炒白芍、桂枝、白芷、辛夷、柴胡、薄荷、甘草。鼻衄核心证素:肺热,核心方:蜜桑白皮、黄芩、生地黄、牡丹皮、夏枯草、焦栀子、牛膝、白茅根、藕节。小儿鼾眠核心证素:痰湿,核心方:陈皮、法半夏、茯苓、浙贝母、净山楂、白芷、炒苍耳子、夏枯草、柴胡、桔梗、甘草。鼻痔核心证素:肺虚、风寒、湿热,核心方:(一)黄芪、防风、麸炒白术、白芷、辛夷、细辛、炒苍耳子、甘草;(二)广藿香、佩兰、黄芩、鱼腥草、夏枯草、白芷、辛夷。结论:(1)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中医药治疗鼻部疾病具有优势及特色,临床受众广,并发现本研究属于首次采用临床大样本医案数据挖掘及名中医访谈范式对陈小宁教授治疗鼻部疾病临证经验的尝试,能更全面的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观点;(2)鼻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存在很多共性,可以对其作为一个大门类进行辨证施治,不同病种间存在差异性用药;主症、证素、药物间存在单项、多列单项及双向关系,角药、药对、组合用药的明确对于临床鼻科用药具有指导意义;(3)通过频数法、关联规则法、方剂K-均值法均可得到核心方,以方剂K-均值法所得出的结果更为丰富,核心方组成药物不仅受高频次使用影响、亦受集内、集外关联的影响,故方剂K-均值法的研究结果是对前两种算法的验证,并发现吾师关于鼻部疾病的辨证治疗存在专病专方;(4)名中医访谈研究中,关于鼻部疾病的诊治及学术传承,所获得的陈小宁教授的自我总结对客观研究结果进行了有力的说明、补充及更正。
黄小玲[2](2019)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肺阴虚热型慢性咽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中指出目的: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肺阴虚热型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的影响,从而探索并进一步了解使用该方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参阅最新的,标准的诊断以及辩证分型,确定相关入组标准,最终依据统计教研室提供的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标准的66名慢性咽炎患者,同时符合中医辩证属肺阴虚热型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口服,试验组给予养阴清肺汤加减口服,两组患者均7天为一疗程,试验组和对照组都给予两个疗程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天后、总疗程结束后进行评分,患者因为本次试验发生的不良反应,应该如实记录。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在慢性咽炎的治疗上,两组药物都是有效果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经过两个疗程共计14天的临床观察及数据收集,经统计学分析P<0.01,提示统计方面有显着性的差异。结论:养阴清肺汤加减在治疗咽干、对于咽部淋巴滤泡的缓解上有效,在治疗慢性咽炎辨证属肺阴虚热型有效,没有不良反应在本次试验中发生。
董慧成[3](2018)在《蒙医临床治疗咽肿病的研究概况》文中认为蒙医学中咽肿病是咽部发红、肿胀为特征的病种,与现代医学中的咽炎相近。本文对蒙医临床咽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方便临床参考和借鉴。
苏日固格[4](2018)在《蒙医药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2018年6月间确诊为慢性咽炎患者78例,内服蒙药,利西-6、查干汤、嘎布日-25、洪古拉珠日-12、哈斯哈他古日琪琪格-15、乌珠目-7、扫日劳-4汤、绍沙-7、阿拉坦阿如日-5等。结果:显效56例,占71. 80%;有效21例,占26. 92%;无效1例,占1. 28%;总有效率98. 72%。结论: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着,疗程短,复发率低,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曹景诚[5](2016)在《慢性咽炎辨证规律和复方增液颗粒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慢性咽炎中医辨证标准文献、不同版本统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与临床文献辨证之间的差异,揭示慢性咽炎辨证规律。综合近20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经验、中成药品种数据库和《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相关病症用药情况,遵循中医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原则筛取干预慢性咽炎的中药小复方,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生物效应,为临床应用和候选药物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慢性咽炎中医辨证混乱考察分析1.1对《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统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等权威文献辨证标准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1.2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期刊和维普数据库系统近20年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慢性咽炎文献,归纳统计学术界辨证离散程度,主证所属症状构成。1.3逻辑分析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存在根本问题,阐明重新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2复方增液颗粒干预实验性慢性咽炎的药效学研究2.1复方增液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取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增液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玄麦甘桔颗粒组,醋酸地塞米松组。每只给药0.01ml/g,每日一次,连续灌胃给药5d。末次给药30min后,于每只小鼠右耳耳廓前后两面用移液枪均匀涂布浓度为2%的二甲苯0.5ml,左耳为对照。致炎30min后脱颈椎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双耳,用直径为8mm打孔器冲下左、右对称两耳耳片称重,以左右两侧耳片重量之差作为衡量肿胀程度的指标。抗炎作用强度用肿胀抑制率(%)表示。2.2复方增液颗粒对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的影响:取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增液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玄麦甘桔颗粒组,醋酸地塞米松组。为防止破坏琼脂,第一次灌胃给药后将大鼠于乙醚浅麻醉下无菌操作,在鼠背中线皮下注射2%琼脂溶液2ml(预先制备琼脂溶液,高压灭菌30min),按照上述给药剂量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5d。第15d解剖,剥离出肉芽肿琼脂块,用滤纸吸干,放在玻璃纸上用扭力天平称取琼脂肉芽肿重量,记录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差异。2.3复方增液颗粒对慢性咽炎的大鼠模型的影响:将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增液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玄麦甘桔颗粒组,每组各10只。造模开始,用大嘴喉头喷雾器装入浓度为2.5%的氨水,除空白对照组外,给需造模的50只大鼠喷咽,每次喷3揿,连续喷16d,前8d,每天2次,后8d,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喷咽部方法同前。观察基础指标,检测血常规,病理形态观察。结果:1慢性咽炎辨证标准与临床辨证差异与问题慢性咽炎辨证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统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互有异同,合并重复,共有虚火上炎、肺脾气虚、痰热、痰瘀互阻、阴虚肺燥、肺胃热盛、肺肾阴虚、痰凝血瘀等8证。慢性咽炎中医临床辨证则进一步离散,增至32种,远远超出权威文献所辨诸证;其中阴虚证所属症状34种,比慢性咽炎实有症状多出近7倍,虚拟症状大量存在,说明辨证失范十分严重。2复方增液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复方增液颗粒高、中剂量组与玄麦甘桔颗粒组能抑制二甲苯引起耳肿胀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地塞米松组抑制二甲苯引起耳肿胀的作用最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3复方增液颗粒对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的影响复方增液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中阳药组与西阳药组均有抑制大鼠琼脂肉芽肿生长的作用,复方增液颗粒高剂量组、西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复方增液颗粒中、低剂量组,中阳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复方增液颗粒对慢性咽炎的大鼠模型的影响通过比较观察复方增液颗粒高剂量组动物咽部组织基本接近正常,仅有个别动物黏膜光泽度欠佳,慢性轻度充血,分泌物很少。观察病理形态发现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咽部黏膜上皮轻微增生,固有层内个别存在血管扩张,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不管是在程度还是病变数量上都较模型组恢复较好。确认复方增液颗粒高剂量组对慢性咽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最好,中阳组与复方增液颗粒中剂量组治疗作用相当。结论:1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亟待规范,应从根本上解决慢性咽炎辨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统编教材之间、学术界与各标准之间普遍存在的混乱现象。在具体规范时,首先对同症异名和同证异名,进行辨别和归并;对大量存在的虚拟症状和虚拟证进行必要的取舍。2古今治疗慢性咽炎的差异较大,因为古代文献记载治疗喉痹无急慢性之分,整理当代明确治疗慢性咽炎的文献,可以确认从阴虚立论是辨证治疗的侧重点。把握这些差异,在坚持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原则基础上,综合数据库和计量分析方法,优化筛选干预慢性咽炎疗效确切的小复方,是可供选择的手段和路径。3实验说明复方增液颗粒与中药阳性药玄麦甘桔颗粒,对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但复方增液颗粒高剂量的抗炎作用最强。通过观察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部组织的病理形态,得出复方增液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减轻上皮增生,减少黏膜下炎细胞浸润,降低血管扩张。说明复方增液颗粒治疗慢性咽炎确有疗效,可作为候选药物用于后续开发研究。
王志坚(Wong Chi Kin)[6](2016)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的应用规律,并与本草文献和《伤寒杂病论》内对黄柏之运用作比较,探索黄柏在应用规律和温病学派对伤寒之继承和发扬,总结黄柏之功效及运用原则,为现代中医临床正确地运用黄柏的依据。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为基础,分析有关黄柏运用和含有黄柏的医案,对其病种、症状、证型、病程长短、就诊次数和各卷门中的应用、病机、望诊、舌诊、脉象、黄柏配伍、成方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整理相关数据,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有关黄柏的医案中,(1) 10卷中各卷都有应用黄柏的医案,但其应用次数不同,其中卷七应用最多,共应用26次,占应用总数的25.2%;其次是卷三,共应用21次,占应用总数的20.4%。(2) 62门中共有39门应用黄柏,应用频次最多的依次为淋浊、遗精、痿、痢、便闭、疝、虫、便血、痹等。(3) 绝大部分医案全程运用黄柏,共80则,占所有103则医案的77.7%。(4) 记载的诊次一般为1次,共占所有医案的66.0%。其次为2次,占15.5%。(5) 应用黄柏医案遍及8大现代医学系统,应用较多的系统依次为消化、运动、泌尿、生殖、神经、循环等,其中消化系统最多(34次,33.0%)。(6) 只有3次论及患者舌象情况,其中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各1次。(7) 全书合共有23处记载脉象。依次序出现次数最多为数脉, 其后为其他相兼脉,沉脉,弦脉,细脉,实脉,洪大脉,散脉,濡脉及革脉。(8) 最多见的证型为实证(多为湿热、热毒、心肝肠实火),近45%,而虚证(多为肝、肾单独或同时阴虚)稍多于虚实夹杂证(多为肾虚合并湿热,或心肾不交)(9) 根据《医学心悟》治病八法,除汗法和吐法外,其余下、和、温、清、消、补,六法都有医案记录。其中以清兼补法用最多。其后依次为清法,温补法,清和法,消法,清兼下法,消补法,温下法与补法。。(10)共有103条含黄柏组方,共采用四种剂型,其中采用汤剂69条,占67%;丸剂31条,占30%。(11)含黄柏的成方只有9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滋肾丸,共出现12次,占所有成方的31.6%;其次安胃丸7次,占18.4%。成方以丸剂多见,共出现30次,占78.9%;其次为汤剂,出现7次,占18.4%;散剂出现1次,占2.7%。(12)与黄柏配伍最多的中药依次是黄连、茯苓、知母、泽泻、熟地黄、白芍、川萆薛、生地、人参、肉桂、龟版(连同龟甲)、广皮、牛膝、山栀、青皮、茅苍术、川楝子、当归。配伍次数最多的是黄连,共28次,占4.1%。(13) 标记了7中炮制类型的黄柏,分别为:炒焦黄柏、炒黑黄柏、略炒黄柏、盐水炒黄柏、炒黄柏、黄柏、生黄柏。运用最多的是黄柏,共应用93次,占总数的90.3%。(14) 共有8处记载黄柏的用量,用量从5分到8两不等。结论:(1) 叶氏使用黄柏的医案多是一两剂药即对症取效,而且多在全程或前期就使用黄柏。疗效之显着,反映了叶氏辩证能力超群,或者揭示黄柏使用指征的把握其实并不困难。(2) 叶氏应用黄柏治疗的病症广泛,月.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分治表里上、中、下三焦,或趋降其寒性,增加其疗效。但其主治仍离不开其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苦寒坚阴等。(3) 黄柏药性苦寒最善清化湿热,滋阴降火。故望诊中出现湿热蕴结(色黄、形膨、胀、肿)、湿热熏蒸蒙蔽清窍(色苍、神呆、迷、欲昏),叶氏承《神农本草经》之旨,认为黄柏善解湿热蕴结,可使湿去热走,燥湿而不伤阴。或阴虚火旺(形瘦)、虚火上炎(色赤)等证候是叶氏使用黄柏的指征,叶氏多次提及黄柏的潜阳、和阳功效。(4) 叶氏在医案中只有3次论及舌象。分别为舌白、舌干苔白、舌灰边白。证明黄柏在炮制后,寒性趋降,但仍能保持其化湿特性。(5) 所有黄柏医案中未见迟脉、结代脉等脉象,笔者认为若遇寒邪凝滞证型不宜用黄柏。(6) 脾胃虚弱、肾阴阳两虚、或素体虚寒者,慎用黄柏,或师李东垣法配伍健脾胃药或师朱丹溪法配伍补肾药。叶氏不只是一味使用黄柏泻实火,解热毒,还用来清虚火、潜阳、和阳,黄柏祛湿,湿去热走而阳气归源。(7) 清补法之所以使用最多,这是由于这些医案中,都不是以黄柏作为主药的缘故。(8) 叶氏擅长使用黄柏与其它药味配伍,实现相须为用或制约温燥药药性。(9) 叶氏使用含黄柏的内服膏剂和酊剂,这种剂型创新值得后世借鉴和研究。(10) 叶氏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李东垣独创的滋肾丸,大胆创新性地使用滋肾丸治疗多种病症如肝风、遗精、淋浊、便闭、疝、诸痛等,并取得良效。叶氏安胃丸是在仲景《伤寒论》中乌梅丸化裁而来,体现了叶氏对经方的传承与创新。(11) 叶氏采用含黄柏成方时多选丸剂,表明其使用黄柏每次量少,且不入汤剂水提取药理成分,而以吞服为主的用药特色。(12) 叶氏认为黄柏炒制的辅料及程度如果不同,可能引起不同的疗效药性药理变化。(13) 叶氏使用黄柏量小效宏的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红兰[7](2015)在《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蒙药在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0例利用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咽炎的患者和40例利用蒙药率(85.0%)(P<0.05)。结论:帮占-15味散5g、高勒吐宝日-6味散等蒙药能够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咽部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刘霞[8](2014)在《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文献研究,确立了清热化痰,利咽散结,活血祛瘀为主要治法的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通过观察中药天竺雾化剂和西药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的混合液对比治疗慢性咽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研究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探讨临床上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自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型、痰凝血瘀型、痰热蕴结型的慢性咽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天竺雾化剂+生理盐水混合液超声雾化;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混合液超声雾化,记录各组患者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慢性咽炎疗效的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79.59%,其中治愈者为9例,显效者为13例,有效者为1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其中治愈者为5例,显效者为9例,有效者为13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2)通过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治疗组对慢性咽炎的症状体征的改善较对照组显着。(3)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与患者病程无关,对病程较长的患者仍具有较好的疗效。(4)痰热互结型、肺肾阴虚型、痰凝血瘀型三种证型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不显着。结论:自拟天竺雾化剂对慢性咽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慢性咽炎症状体征,是治疗慢性咽炎安全而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杨茂森[9](2012)在《保安散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咽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用浓度为2.5%的氨水于SD大鼠咽部黏膜直接喷雾的方法制造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并评价动物的模型。主要观察了不同剂量的保安散中药复方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有关基础指标、病理形态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不同剂量保安散中药复方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部病变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介素1-β(IL-β)含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2.5%的氨水于60只大鼠咽部黏膜直接喷雾法制造大鼠慢性咽炎模型,随机将造模动物分为模型组、安慰剂组、保安散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保安散中药复方中剂量组、保安散中药复方高剂量组及咽炎片组,另设正常组。观测不同组别模型大鼠血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光镜下观察大鼠咽部黏膜病理形态学上的改变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咽部病变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介素1-β(IL-β)的含量。结果:1.造模第3天大鼠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第15天症状明显。额镜观察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部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血常规显示动物周围血象中慢性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经中药保安散及咽炎片治疗2周后,大鼠临床症状好转,咽部黏膜充血明显改善,外周血中慢性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尤以保安散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改变明显。2.血液流变学检测提示造模大鼠的血液有一定粘、凝、聚改变。经中药保安散及咽炎片治疗2周后大鼠外周血粘、凝、聚的病理改变减轻,尤以保安散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改变明显。3.光镜下见:造模组大鼠咽部粘膜呈慢性充血,上皮细胞水肿、轻度增厚,其内可见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有较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粘膜下层腺体亦可见不同程度的增生改变,结缔组织内见分散的较多炎症细胞浸润,骨胳肌未见病变。经中药保安散及咽炎片治疗2周后,上述病理改变好转,尤以保安散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改变明显。4.大鼠咽部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中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明显减少,白介素1-β的含量明显增加。而实验组表皮生长因子,白介素1-β的含量与空白组相当。结论:1. SD大鼠慢性咽炎模型是成功的。2.保安散中药复方可以纠正咽部慢性炎症改变。保安散中药复方能够减少动物周围血象中慢性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数量,减轻咽部血管通透性及炎细胞渗出,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免疫功能。能有效的抑制炎性介质白介素1-β的释放,并增加组织损伤后修复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的生成。表明保安散中药复方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抗菌、抗炎、改善咽部血管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免疫功能、抑制咽部炎症病理改变的发生,改善血液的粘、凝、聚状态,增加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抑制白介素1-β的释放等多途径、多环节发挥作用来实现的。
乌力吉特古斯[10](2008)在《草乌的民族医药学及草乌叶药理实验和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头属植物为有毒植物,全世界乌头属植物约有30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在欧洲和北美洲。我国约有200种,除海南岛外在我国台湾和大陆各省区都有分布。草乌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北京、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在我国可供药用的乌头属植物约有76种,其中附子(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川乌(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蒙医药和中医药用草乌为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藏医药用的草乌为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为常用药材品种。乌头属植物多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炎、神经性疼痛、中风瘫痪、胃肠炎、月经不调、痈疽疮毒等症。蒙医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兄弟民族医学的学术交流,蒙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由于蒙医药形成的历史背景、文化交融和分布的地域等诸多因素,使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在同一种组方药材使用上,特别是植物药材的使用上存在着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并且与兄弟民族医药学存在着交叉使用的情况,因此造成名称和原药材使用上的混乱。在草乌使用上,中医药主要是用附子、川乌、北乌头,蒙医药则用主要有北乌头,藏医药所用的乌头属原植物主要有:伏毛铁棒锤、铁棒锤、伏毛直序乌头、工布乌头等。对于草乌的叶子,三种医药学在原植物的认识、药材品种选择及临床应用上各不相同。蒙医药应用草乌叶的历史悠久,临床有效验方较为丰富,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化学结构鉴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鉴于以上的研究认知和研究背景,我们对三种传统医学常用的植物药材草乌和草乌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对草乌和草乌叶的民族医药学认知进行了全面综述,包括中、蒙、藏医对草乌原植物的应用现状研究概况,历史渊源和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药使用主要是附子、川乌、草乌(北乌头干燥块根),同时因产地及习惯上的不同也将黄草乌、多裂乌头、瓜叶乌头、圆锥序乌头、松潘乌头及太白乌头的干燥块根当草乌用。蒙医药所用的乌头,除北乌头为主外,认为乌头属开紫蓝色花、具块根者均可作为草乌入药。故至今蒙医药用乌头属植物约有13种、4个变种,并把它们的干燥块根统称为泵阿(草乌)。分别为草乌头(北乌头)、阴山乌头、兴安乌头、薄叶乌头、紫花高乌头、乌头、白狼乌头、圆叶乌头、细叶黄花乌头、伏毛铁棒锤、黄花乌头、褐紫乌头、美丽乌头、雾灵乌头(变种)、华北乌头(变种)、西伯利亚乌头(变种)和牛扁(变种)。藏医药所用的乌头属原植物主要有:伏毛铁棒锤、铁棒锤、伏毛直序乌头、工布乌头等。因产地及习惯上的不同也将新都桥乌头、多果工布乌头(变种)、格咱乌头、显苞乌头、展毛尖萼乌头(变种)、草黄乌头、长柱乌头、丽江乌头、工布乌头、展毛工布乌头(变种)、本子栏乌头、直序乌头、竟生乌头、显柱乌头当作草乌用。由于蒙药文献对蒙医用乌头属植物学研究还未达成意见一致,存在着乌头属药用植物蒙、藏名称的混淆。对于草乌叶,中药学在临床上不用草乌叶,藏药学主要用伏毛铁棒锤和铁棒锤的干燥叶,蒙药学主要用北乌头的干燥叶。(2)对草乌的蒙医药、藏医药和中医药临床应用现状、炮制学研究、毒理毒性的研究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阶段性总结。(3)对近十年来从乌头属植物中获得的生物碱类(包括二萜生物碱和非二萜生物碱)和非生物碱类(主要为黄酮)化合物进行了综述,为乌头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经研究1998到2007年从乌头属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的400多种新的生物碱,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C19(C18)二萜生物碱、C20二萜生物碱以及非二萜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等。(4)对草乌叶的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的总结,为草乌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5)对以草乌叶为君药的不同浓度蒙药巴特日-7味丸药剂对癌细胞抑制作用进行了实验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蒙药巴特日-7味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胃癌MGC803和结肠癌LOVO细胞,两种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并且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为众多蒙药成方的抗癌作用实验研究填补了空白,也为今后研究草乌叶在癌症治疗中的新途径、新方法提供基础理论依据。(6)对草乌叶氯仿萃取物的免疫、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草乌叶氯仿萃取物具有提高小鼠血清IgG含量,促进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草乌叶氯仿萃取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作用、能明显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的形成,有抗炎作用;草乌叶氯仿萃取物能明显抑制由热板引起的小鼠致痛作用,有镇痛作用。(7)对草乌叶正丁醇萃取物的免疫、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提高小鼠血清IgG含量,促进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的形成,有抗炎作用;草乌叶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抑制由热板引起的小鼠致痛作用,有镇痛作用。(8)运用溶剂萃取、酸碱处理、硅胶层析、聚酰胺层析、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草乌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并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现代多种波谱技术,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谷甾醇(AKP-1a)、豆甾醇(AKP-1b)、正三十二烷醇(AKP-2)、苯甲酸(AKC-2)、钝叶素(AKC-4)、胡萝卜苷(AKE-2)、对羟基苯甲酸(AKE-3)、山柰酚-3-(6″-乙酰基)-O-β-D-半乳糖苷(AKE-4)、山奈酚-3-O-β-D-木糖苷(AKE-5)、(10bS)8,9-dihydroxy-1,5,6,10b-tetrahydro-2H-pyrrolo-[2,1-a]isoquinoline-3-one(AKB-1)、(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AKB-3)。以上化合物除甾醇类化合物(AKP-1a、AKP-1b、AKE-2)和长链脂肪醇(AKP-2)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乌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0bS)8,9-dihydroxy-1,5,6,10b-tetrahydro-2H-pyrrolo-[2,1-a]isoquinoline-3-one(AKB-1)为本次实验萃取出的十一种化合物中唯一的非二萜类生物碱,由RuFeng Wang等人在2004年首次从毛茛科植物金莲花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非二萜类生物碱,它的分离成功不仅丰富了草乌叶的生物碱种类,而且为草乌叶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新的基础。
二、蒙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陈小宁教授辨治鼻病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鼻部疾病临床经验研究背景 |
1. 传统医学关于鼻部疾病的研究 |
1.1 鼻部疾病病名源流考 |
1.2 鼻部疾病中医证素溯源及应用现状 |
1.3 近五年来鼻部疾病在中医治法方面的临床观察文献梳理 |
1.4 近五年来鼻部疾病在中医方药方面的临床观察文献梳理 |
2. 鼻部疾病现代医学治疗背景 |
2.1 鼻部疾病相关治疗指南解析 |
2.2 近五年来有关鼻部疾病的研究方向 |
3. 基于数据挖掘的耳鼻喉科疾病相关的文献现状 |
4. 陈小宁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现状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陈小宁教授辨治鼻部疾病医案回顾性研究 |
1. 数据采集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2. 数据清洗 |
2.1 数据预处理 |
2.2 数据采集方法 |
2.3 数据规范化 |
2.4 数据分析 |
3. 基于频数法运算的研究结果及判读 |
3.1 鼻鼽(变应性鼻炎)研究结果及判读 |
3.2 鼻渊(慢性鼻窦炎)研究结果及判读 |
3.3 鼻窒(慢性鼻炎)研究结果及判读 |
3.4 鼻衄(鼻出血)研究结果及判读 |
3.5 小儿鼾眠(小儿腺样体肥大)研究结果及判读 |
3.6 鼻痔(鼻息肉)研究结果及判读 |
4. 基于关联规则法运算的研究结果及判读 |
4.1 鼻鼽(变应性鼻炎)关联规则研究结果及判读 |
4.2 鼻渊(慢性鼻窦炎)关联规则研究结果及判读 |
4.3 鼻窒(慢性鼻炎)关联规则研究结果及判读 |
4.4 鼻衄(鼻出血)关联规则研究结果及判读 |
4.5 小儿鼾眠(小儿腺样体肥大)关联规则研究结果及判读 |
4.6 鼻痔(鼻息肉)关联规则研究结果及判读 |
5. 基于聚类分析算法的研究结果及判读 |
5.1 鼻鼽(变应性鼻炎)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及判读 |
5.2 鼻渊(慢性鼻窦炎)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及判读 |
5.3 鼻窒(慢性鼻炎)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及判读 |
5.4 鼻衄(鼻出血)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及判读 |
5.5 小儿鼾眠(小儿腺样体肥大)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及判读 |
5.6 鼻痔(鼻息肉)聚类分析结果 |
6. 讨论 |
6.1 鼻鼽 |
6.2 鼻渊 |
6.3 鼻窒 |
6.4 鼻衄 |
6.5 小儿鼾眠 |
6.6 鼻痔 |
第三部分 陈小宁教授治疗鼻部疾病临证经验的名中医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访谈研究实施 |
4. 资料转录与分析 |
5. 访谈总结报告 |
5.1 陈小宁教授对鼻部疾病中“腺样体肥大”中医病名的认识及诊治经验 |
5.2 陈小宁教授对鼻部疾病辨证之证素的认识及治法选择 |
5.3 陈小宁教授治疗鼻部疾病用药的特点 |
5.4 陈小宁教授对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在鼻部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
创新点 |
结论 |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肺阴虚热型慢性咽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5 脱失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方法 |
2.2 分组方法 |
2.3 试验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病类计分标准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7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8 质量控制 |
3 统计法 |
流程图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4.2 .临床疗效的分析 |
4.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慢性咽炎的西医研究 |
2 慢性咽炎的中医研究 |
3 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慢喉痹的机理探索 |
4 重要中药机理探索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蒙医临床治疗咽肿病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蒙医临床 |
1.1 蒙药内服治疗 |
1.2 蒙药与疗术结合治疗 |
1.3 蒙西医结合治疗 |
2结论 |
(4)蒙医药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原则 |
2.2 治疗方法 |
3 疗效标准 |
4 治疗结果 |
5 讨论 |
(5)慢性咽炎辨证规律和复方增液颗粒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一 慢性咽炎中医辨证失范考察分析权威文献辨证构成考察分析 |
1 权威文献慢性咽炎辨证构成考察 |
2 慢性咽炎临床辨证构成考察分析 |
3 慢性咽炎辨证所属症状考察分析 |
4 慢性咽炎辨证规范思路与方法 |
研究二 复方增液颗粒干预实验性慢性咽炎的药效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临证指南医案》相关研究进展 |
1.1.1 《临证指南医案》中单味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1.2 《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某病用药规律的研究进展 |
1.2 黄柏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道沿革 |
1.2.2 分布 |
1.2.3 性状 |
1.2.4 炮制 |
1.2.5 性味归经 |
1.2.6 功效主治及相关论述 |
1.2.7 现代应用 |
1.2.8 张仲景对黄柏的方证研究 |
1.2.9 近代名老中医对黄柏用药的体会 |
1.2.10 黄柏配伍研究进展 |
1.2.11 黄柏药理研究进展 |
1.2.12 黄柏安全性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步骤 |
2.2.1 分析黄柏的药性与功效 |
2.2.2 分析黄柏在经方中的应用 |
2.2.3 筛选医案 |
2.2.4 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 |
2.2.5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黄柏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
2.3.2 黄柏在各门中的应用情况 |
2.3.3 黄柏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 |
2.3.4 医案中患者的就诊次数 |
2.3.5 所论述症状在现代医学系统中的分类情况 |
2.3.6 医案中所论述望诊的情况 |
2.3.7 医案中所论述舌象的情况 |
2.3.8 医案中所论述脉象的的情况 |
2.3.9 含黄柏医案的证型及脏腑虚实分布情况 |
2.3.10 医案选用的治法分布情况 |
2.3.11 含有黄柏的成方 |
2.3.12 黄柏成方在各卷中的应用情况 |
2.3.13 各门中含黄柏成方应用的情况 |
2.3.14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门中详细应用情况 |
2.3.15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不同证型中的详细应用情况 |
2.3.16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阴阳辩证中的应用情况 |
2.3.17 各条含黄柏成方在各脏腑中的应用情况 |
2.3.18 含有黄柏组方的剂型分布 |
2.3.19 与黄柏配伍的药味及其频次 |
2.3.20 各种炮制黄柏的运用情况 |
2.3.21 各种黄柏的用量统计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黄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各卷、门、系统应用的分析 |
3.2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病证虚实、病位、病机与治则、治法的分析 |
3.3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望诊的分析 |
3.4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切诊的分析 |
3.5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病程及就诊次数的分析 |
3.6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的成方及其在卷门中分布情况的分析 |
3.7 《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黄柏医案组方剂型的分析 |
3.8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与药味配伍的分析 |
3.9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炮制种类的分析 |
3.10 经方与《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用量的对比分析 |
3.11 黄柏的药用忌宜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附录 |
第七部分 致谢 |
(8)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
1.1.1 病因学的认识 |
1.1.2 病理变化的认识 |
1.1.3 诊断 |
1.1.4 鉴别诊断 |
1.1.5 治疗 |
1.1.6 研究进展 |
1.2 祖国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
1.2.1 喉痹病名追溯 |
1.2.2 古代医家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认识 |
1.2.3 现代医家对慢性咽炎的辩证分型和治法研究 |
1.2.4 经方、验方治疗咽炎 |
1.2.5 其他疗法 |
1.2.6 清热化痰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 |
1.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病例选择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临床分组 |
2.3.2 治疗方法 |
2.3.3 观测指标及标准 |
2.3.4 慢性咽炎疗效评定标准 |
2.3.5 不良事件的观察 |
2.3.6 统计学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脱失病例的情况 |
2.4.2 试验病例情况 |
2.4.3 试验结果 |
2.5 讨论 |
2.5.1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前期研究 |
2.5.2 天竺雾化剂的组方依据 |
2.5.3 天竺雾化剂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2.5.4 组方治疗的优势分析 |
2.5.5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
2.5.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2:受试者入选标准表 |
附录3:症状体征观察表 |
附录4:不良事件记录表 |
附录5:疗效评判表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保安散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咽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古代文献综述 |
2 现代研究概况 |
1 实脸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
4 统计学处理 |
5 实脸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草乌的民族医药学及草乌叶药理实验和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方案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技术路线方案 |
第二章 草乌的民族医药学研究 |
一 草乌的民族医药学认知与基源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
1 蒙医对草乌的认知 |
2 藏医对草乌的认知 |
3 中医对草乌的认知 |
4 草乌在蒙医、藏医、中医中的应用对比 |
二 草乌的炮制研究 |
1 蒙医对草乌的炮制研究 |
2 藏医对草乌的炮制研究 |
3 中医对草乌的炮制研究 |
三 草乌的药理作用研究 |
1 乌头碱的抗炎作用 |
2 乌头碱的镇痛作用 |
3 乌头碱的局麻作用 |
4 乌头碱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5 乌头碱的强心作用 |
6 乌头碱的抑瘤作用 |
7 乌头粗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
8 乌头粗多糖对常压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
9 挥发油的药理作用 |
四 草乌毒理学研究 |
1 草乌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
2 配伍对草乌毒性的影响 |
3 炮制对草乌毒性的影响 |
4 草乌中毒原因及其解毒方法 |
五 草乌的临床应用研究 |
1 蒙医对草乌的临床应用 |
2 藏医对草乌的临床应用 |
3 中医对草乌的临床应用 |
六 草乌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生物碱 |
2 黄酮类化合物 |
3 其它 |
4 结语 |
七 小结 |
第三章 草乌叶的蒙医药学研究 |
一 草乌叶药理作用研究 |
1 抗炎作用 |
2 镇痛作用 |
3 解热作用 |
4 毒性 |
二 临床应用现状 |
1 用于心血管疾病 |
2 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
3 用于造血系统疾病 |
4 用于儿科疾病 |
5 用于神经系统疾病 |
6 其他疾病 |
三 草乌叶为君药的临床应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草乌叶提取物的药理实验研究 |
一 草乌叶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制备 |
1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鉴定 |
2 草乌叶氯仿萃取物的提取与制备 |
3 草乌叶正丁醇萃取物的提取与制备 |
二 草乌叶氯仿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免疫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三 草乌叶氯仿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四 草乌叶氯仿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镇痛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五章 草乌叶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鉴定 |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 实验内容与方法 |
1 原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 |
2 草乌叶总生物碱的提取 |
3 草乌叶氯仿萃取物中总生物碱的提取 |
4 草乌叶石油醚萃取物分离与纯化 |
5 氯仿部分分离与纯化 |
6 乙酸乙酯部分分离与纯化 |
7 正丁醇部分大孔树脂柱层析 |
三 结果分析与讨论 |
1 萃取化合物的结构推测 |
2 萃取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实验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
一 研究总结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草乌叶萃取物化学成分NMR图谱 |
四、蒙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小宁教授辨治鼻病临床经验研究[D]. 赵晶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肺阴虚热型慢性咽炎的随机对照试验[D]. 黄小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1)
- [3]蒙医临床治疗咽肿病的研究概况[J]. 董慧成.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10)
- [4]蒙医药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J]. 苏日固格.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10)
- [5]慢性咽炎辨证规律和复方增液颗粒药效学研究[D]. 曹景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D]. 王志坚(Wong Chi K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7]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研究[J]. 红兰. 青春岁月, 2015(21)
- [8]中药天竺雾化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D]. 刘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保安散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咽炎的实验研究[D]. 杨茂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6)
- [10]草乌的民族医药学及草乌叶药理实验和化学成分研究[D]. 乌力吉特古斯. 内蒙古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