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面广,容量大,思想方法多,能力要求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避免因传统教育造成的应试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思维品质;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85-01
1、认识数学之美,产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的奇妙。比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小最美的是圆形”。而圆和球形正是几何中对称美的杰出体现,圆是关于圆心对称的,也是关于过圆心的任一条直线对称的。球形既是点对称,又是线对称,还是面对称的。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继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础的数学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3、注重情感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正如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当认为是有趣的、有价值时,主体便主动而有效地吸收,否则反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味加大知识信息量而不能真正进入学生头脑的原因。因此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注重操作系统的过程,即认知过程,而忽略动力系统的过程,即情感过程,或者虽然有时也讲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但充其量只作为吸引学生注意,保证上课不走神的一般条件,作为附加于教学活动之上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东西,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现代教学观看,在教学过程中两种系统是协同作用、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密切配合的,因此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可缺少。
4、利用数学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此来促使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高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点,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注重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断的让学生搞题海战术,这样的方式学生只能掌握最简单的理论知识,但是不会在理论知识中获得精神力量,老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最主要的还有育人,但是这样的方法老师根本达不到育人的效果。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将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老师在进行数学讲解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利用数学中的一些名人故事来引导学生如何在数学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水平。高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借助数学教材来实施素质教育,借助数学中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讲解有关数学发展史的事情,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一些成绩,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来进行爱国教育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家的感人事迹,以此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学会自立,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5、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通常有一些学生会中途放弃,所以,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向上态度。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数学家、科学家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坚强意志事例来引导学生,也可以从身边的故事来进行培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具有广泛性,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热情。老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不用刻意的去设置问题情境,要引导着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培养出学生积极、乐观、勇敢、创新的良好心理素质。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消除自卑,相信自己,以此来减少心理压力,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6、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主要是要有数学思想,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等的最本质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等都包含在其中。数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等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是进行数学学习的灵魂,只有真正的掌握了数学思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掌握数学,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素质,高中数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让学生自觉的使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数学自身特点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论文作者:李祥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过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