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经济学二十年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学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19(2001)03-0066-04
“信息经济”是随着经济信息化和信息经济化的发展,由一批富有开拓精神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和信息学家指出并不断完善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的与质能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经济的基本理论、运行机制、运作方法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既包括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和信息活动,也包括从信息科学角度研究经济和经济活动,前者侧重于微观、偏重于理论研究;而后者侧重于宏观、偏重于应用实践。信息经济学的启蒙思想开始于凡勃伦于1918年在他的《资本的性质》一书中所提出的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的思想。在随后的40年里,奈特、哈耶克、马尔萨克、阿罗和西蒙等著名经济学家均对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启蒙作出了贡献。经过了这段酝酿阶段,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了《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生。至今,整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相对于中国而言,也可具体地称之为国外或西方信息经济学研究)已有了4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959年—1960年的形成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以“信息经济学”为名的学术论文,微观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1970年~197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该阶段特点是除微观与宏观信息经济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外,出现了有关信息社会化的研究,也即是信息经济的社会学研究。(3)1979年至今的大发展阶段。其标志是1979年信息经济学首次被人为地、正式地明确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大部分,同年首届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召开,信息经济学研究开始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一阶段,信息经济学理论开始日益系统化、逻辑化,有关专著与文集相继出版,各方面研究更加深入,并不断有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逐步成为当前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和信息学界最为关注、探讨最多的领域。
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始于国外信息经济研究大发展背景下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20年的发展,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应用都有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当前,中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入下去,信息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模型非常适用于中国改革的需要,如委托——代理理论与激励机制对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不利选择与败德行为对完善当前市场经济机制的启迪,再如议价、拍卖、“鞭打快牛”模型、最佳税收模型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微观信息经济学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构想的提出,世界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中国信息产业正处在迅猛发展之中,对信息产业的经济学研究已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挑战,也为其深入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说,信息经济学在中国正处于倍受关注的时期。本文将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我国信息经济学这二十年研究进行综述。
一、从纵向来看,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二个发展阶段
从现有资料分析,中国较为明确涉及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证据,最早出现于1978年《经济资料译丛》。该刊第1期登载的1976年美国经济协会《经济文献分类法》译文中,第026类列出“不确定性与信息经济学”(原译为“测不准和情报经济学”)。这被视作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历史开端。以后的20年研究历程中,以1989年8月在北京成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为标志可划分为1978——1989年与1989年至今两个研究阶段。
1.1978-1989年: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也可以说是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奠基阶段。有关学者和部门围绕着信息经济学的有关问题,通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逐步构建了中国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在学术会议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有:1985年12月与1986年3月,原国家科委情报司两次召开情报有偿服务方面的座谈会;1986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学术讨论会,信息经济学的有关课题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这是信息经济学的内容首次被正式列入中国学术会议的主题之中;1988年在山东烟台召开了首次以信息经济学命名的学术研讨会。在立项研究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学技术攻关项目“信息经济学及其软件系统”等课题。与上述科研活动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在这一阶段也积极展开。1983年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正式将“情报经济学”列入专业教学计划,随后又于1985年首先开设了完整的情报经济学课程,并编写出较为系统的教材,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
这一阶段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不断翻译和引进吸收国外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不仅邀请外国信息经济学家来华讲学,还积极组织力量翻译一批有影响的信息经济学著作,如阿罗的《信息经济学》论文集、波拉特的《信息社会》、霍肯的《下一代经济》、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等都是在这段期间被首次引入中国学术界的。当然这一阶段国内学者也不乏优秀的成果,主要有林德金的《信息经济学导论》和葛伟民的《信息经济学》,但就整体而言,国内研究成果数量少,影响不大,研究深度远不及翻译引进的国外研究成果。第二个特征就是在传播西方信息经济学概念和方法论的同时,组织有关科研人员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初步开展自身的信息经济学研究。如1986年,原国家科委仿照波拉特的方法对我国1982年的信息经济规模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测算,完成了一份很有价值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供了中国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的结构和规模的定量描述。其后,许多省市也开展了类似研究,分析本地区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比重,这些研究为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信息政策,保证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对策。这是实践方面,在理论方面则如前面所说的有林德金与葛伟民等的著作。第三个特征就是这一阶段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受到重视,且有较快发展,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则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对中国原有的信息需求、利用、生产和服务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相对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暴露得更明显,也更加被社会所意识到,中国情报学界抓住信息服务有偿化改革的契机,在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而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由于20世纪整个8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将研究重点放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重新认识和本土化上,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和引入只处于初步阶段,因此中国经济学界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得很少,这方面研究相对宏观信息经济学而言涉及不深,进展缓慢,成果极其有限。
2.1989年至今: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深化阶段
1989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界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对信息经济学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研究解决一些迫切的实际问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经济学提出了建议。这次会议成立了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首任学会理事长、数量经济学家乌家培在会上提出了体现中国国情的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总体框架。以这次会议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进入了寻求新突破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围绕着有关重要理论课题和中国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重大实践课题召开了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如中国信息系统建设问题,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问题、信息市场问题等。同时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还有了自己的学术阵地和交流环境: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出版了学会的会刊《信息经济与技术》。这与在第一阶段中国信息经济学领域没有自己的专业学术刊物,信息经济学的文章大都发表在经济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刊物上相比,无疑是一次飞跃。在立项方面,相对第一阶段,课题数量增多,涉及内容加深,研究的难度加大。比较典型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暨南大学承担的“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吉林工业大学情报工程系等单位承担的“信息商品市场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研究”,以及由吉林工大主持的部级课题“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信息市场环境分析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等等。此外,一些相关课题的研究也涉及到了信息经济学。如谢康的《信息经济学原理》一书实际上是作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依据和法理基础”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它主要为上述信息消费课题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思路。第二阶段的信息经济学教学活动进一步向前发展,信息管理专业除为本科生开设有关的课程外,还培养信息经济研究方向的研究生。1996年起,武汉大学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开始招收信息经济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此外,信息经济学、尤其是微观信息经济学还成为部分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内容和研究生的研究内容。如中山大学国际贸易金融系的谢康就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信息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再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就培养微观信息经济学有关领域的研究生。这些都是在第一阶段所不具有的。
第二阶段的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也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在继续翻译引进国外成果的同时,国内成果较第一阶段数量大为增加,质量大为提高。宏观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国内著作主要有乌家培的《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1991年)和《经济、信息、信息化》(1996年)、张守一的《信息经济学》(1992年)、金建的《信息产业经济学论观》(1993年)、高洁的《信息产业管理》(1995年)、马费成的《信息经济学》(1997年)、娄策群的《信息经济学通论》(1998年)等,后二本或多或少地穿插进一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内容。微观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国内著作主要有张远的《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992年)、黄亚均的《信息:市场经济的幽灵》(1993年)、谢康的《微观信息经济学》(1995年)、张维迎的《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年)、尤其是张维迎的著作堪称当前中国微观信息经济研究的最高水准。而陈禹的《信息经济学教程》(1998年)和谢康的《信息经济学原理》(1998年)则是横贯微观与宏观整个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国内成果。此外,国内最新编写的和直接翻译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也都有以微观信息经济学为主题的部分章节,这些经济学成果有黄亚均于1995年、周惠中于1997年出版的,以及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组织翻译出版的斯蒂格利茨和曼斯菲尔德等人分别编著的《微观经济学》。除教材外,还翻译引进了为数不少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经典著作,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斯蒂格勒等人的著作,和由张维迎翻译引进的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士英里斯的有关著作等等。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中国信息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推动了它的发展。这些研究工作与成果使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个特征就是80年代中国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缓慢发展局面到90年代已有了很大的改观,越来越被理论学界所重视,总体发展较快较好,已开始形成理论突破和连续稳定的研究论题,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与微观信息经济学有关的博奕论的学者,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授予了两位信息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士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这已表明微观信息经济学逐渐融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成为经济学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成果在完善市场机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深入广泛应用,可以预计微观信息经济学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第三个特征则是信息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尤其表现在如上所提到的利用西方信息经济学部分现有理论研究中国当前的现实经济问题。这方面的著作有张春霖的《企业组织与市场体制》(1991年)、樊纲的《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1992年)、翟林瑜的《从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995年)、以及张维迎的《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2000年)等。当然有关成果除上述著作外,还包括大量的论文,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这些研究均为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
二、从横向来看,中国信息经济学研究在五大领域拓展
1.市场信息的经济效用研究领域。该领域实际上就是指微观信息经济学,其主要内容有不完全信息分析模型、非对称信息分析模型、委托人…代理人分析模型、逆向选择与败德行为模型、市场信号模型、广告模型、搜寻模型、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信息结构与效率理论、信息(商品)需求与供给、成本、价值与价格分析、微观信息市场及其均衡理论等基本研究内容。
2.信息系统经济研究领域。该领域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信息系统的经济分析,包括信息系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系统经济评估体系研究等。二是信息系统管理与营销,包括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处理与信息网络、信息系统营销等内容。
3.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度方法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经济基础、结构与规模、测度模型、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和社会化、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信息产业基础与发展、信息投入产出模型、信息市场的培育与运行机制以及信息产业政策等内容。
4.研究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领域。包括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基本特征、信息社会经济的结构与发展、信息财富理论、商品信息一物质比的测度与分析、信息生产力理论、信息力与国家竞争理论、信息(知识)价值理论等。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往往与未来学、社会学的研究相互交叉,因而往往演变成对整个信息社会的宏观理论研究。
5.研究国际信息经济理论领域。包括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信息竞争力与国际信息贸易、信息产品及服务贸易的壁垒与自由化等内容。
当前,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方兴未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全面信息化为中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展示了极为广阔而光辉的前景,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全新的课题。相信通过中国学者的艰苦探索和研究,中国信息经济学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和中国社会、经济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的“火车头”。
收稿日期:200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