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在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赞

陈赞

(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 山东 枣庄 277101)

【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在轻中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10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咪达挫仑联合芬太尼治疗,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治疗,对比2组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结果:经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麻醉的实验组轻中度颅脑伤患者,其达到目标镇静时间(30.25±6.25分钟)、达到目标镇静率(88.00%)以及停药唤醒时间(10.03±2.12分钟)与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在轻中度颅脑损伤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可达到理想的镇静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芬太尼;轻中度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221-02

颅脑损在治疗过程中,其有效的镇静以及镇痛对其治疗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理想的镇静和镇痛可以有效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应激反应[2],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治疗的效果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10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这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随机将这10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实验组年龄在19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5±6.98)岁,其中男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60.00%(30例),女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40.00%(20例)。

对照组年龄在20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5±6.88)岁,其中男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62.00%(31例),女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38.00%(19例)。

2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等)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平均总剂量为7.4ug/kg(范围:0.8~84.1),每小时平均剂量为0.5mg/kg/hr(范围:0.1~6.0),平均输注时间为15.9小时(范围:0.2~157.2)。

对照组5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即在面罩吸氧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适度镇静,即首次使用的剂量为芬太尼50ug以及咪达唑仑0.05毫克(每千克)快速静脉注,之后通过持续泵入的方式镇静,即芬太尼0.3毫克经稀释为50毫升与50毫克的咪达唑仑混合,泵入速度为每小时3-5毫升。

实验组5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即芬太尼0.3毫克经稀释为50毫升与200微克的右美托咪啶混合,右美托咪啶配成4ug/ml浓度,即给予患者1ug/Kg的右美托咪啶,快速静脉注泵入3~5ml,之后给予按照每小时3~5ml持续泵入。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经相关镇静镇痛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3]。

1.4 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 镇静镇痛效果

经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的实验组轻中度颅脑伤患者,其达到目标镇静时间(30.25±6.25分钟),达到目标镇静率(88.00%)以及停药唤醒时间(10.03±2.12分钟)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照组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所示。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5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经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存在心跳过缓患者3例,占本组总例数的6.00%,存在恶心、呕吐患者2例,占本组总例数的4.00%,存在低血压患者4例,占本组总例数的8.00%。

对照组5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经咪达挫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存在寒战患者20例,占本组总例数的40.00%,存在呕吐患者12例,占本组总例数的24.00%,存在恶心患者20例,占本组总例数的40.00%。

经比较,实验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颅脑损伤是危重疾病的一种,患者外伤致颅脑损伤或经手术治疗之后,较易出现欣快多语、躁动等并发症,这样就增加了患者脑水早期或围手术期的风险。给予颅脑损伤患者充分有效的镇静镇痛,可以减少患者脑水肿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4],镇痛以及镇静可以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利于患者的治疗。

右美托咪啶是高效能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具有抗焦虑、镇静、镇痛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小[5]。右美托咪啶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蓝斑与脊髓上的α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通过作用于其外周以及中枢来达到麻醉、催眠的目的,从而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右美托咪啶与阿片类麻醉药物相结合,它能强化阿片类麻醉药物的镇痛作用,具有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亦不增加呼吸抑制作用,其具有的抗交感作用,降低了患者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减少了谵妄的发生率,改善了睡眠质量,还减少患者麻醉中、麻醉后的不良反应。

芬太尼是常用的镇痛药物之一,其是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一种[6],可以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作用,适用范围较广,且不会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不会抑制患者的肌肉收缩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轻中度颅脑伤患者经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其达到目标镇静时间(30.25±6.25分钟)、达到目标镇静率(88.00%)以及停药唤醒时间(10.03±2.12分钟)与咪达挫仑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麻醉在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以有效缩短患者达到目标镇静时间,提高目标镇静率,减少患者停药唤醒时间,同时患者经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的不良反应较少,对提高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轻中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康芳,李娟,马骏等.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2):1457-1459.

[2]郑羡河,胡双燕,张昌锋等.右美托咪啶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2):148-151.

[3]葛亚丽,方向志,林舜艳等.右美托咪定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3):293-295.

[4]林赛娟,姚欢琦,田国刚等.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脑保护效应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6):657-660.

[5]李新春,戚岩,赵建辉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3):356-357.

[6]魏红芳,陈永学,李书河等.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0):1249-1251.

论文作者:陈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在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