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琴琴[1]2014年在《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猛发展,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城市世纪”。然而,城市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日益恶化的城市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因此,寻求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不仅要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更要保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共进。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要以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因此,绿色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森林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再加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以及国家加快海西发展的政策优势,这些因素都为福建省绿色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与此同时,福建省又面临着区域污染相对严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绿色城市发展的严峻挑战。因此,探析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福建省把握绿色发展机遇,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最终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共有五个部分。首先,在总结和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实际,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然后,依据绿色城市的发展特点与趋势,重点探析绿色城市"EDRSA"复合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运行机制以及区域拓展延伸机理,层层递进地对绿色城市发展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在实证研究部分,从绿色环境、绿色发展、绿色资源、绿色社会、绿色管理等五个方面构建绿色城市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综合评价模型,对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的情况进行分系统评价和综合系统评价,深入、细致地了解制约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结合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的现实背景,细分闽东南、闽西北和福建全省叁个维度,提出相应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最后,在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与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和玲玲[2]2014年在《基于换乘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快建设大容量、高速度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功能、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较长、在建成网络之前覆盖范围也是有限的,因此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在短期内无法完全依靠轨道交通。而且,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要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与常规公交网络有效衔接,只有实现两者间的换乘协调,才能适应不同层次客运的需要。因此,如何实现轨道交通系统和常规公交系统的有效衔接、换乘协调,成为亟需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此为背景,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和常规公交系统协调的基本理论,从站点、线网、运营叁个角度对这两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协调方法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这两种公共交通方式的特性比较,确定了两者在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定位和各自的作用。在站点规划方面,根据客运周转量的指标建立模型,确定了选择轨道换乘站的原则和方法,又根据交通需求和实际需要,提出了布设常规接运公交首末站点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几种不同的轨道交通换乘站与常规接运公交站的布局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在线网规划方面,本论文首先分析了轨道交通周边的既有公交线路的调整原则,并分不同情况对既有公交线路的调整进行了定性分析,以保证两种交通方式的线路布局合理。其次,在对轨道换乘站点的接驳区域分析的基础上,以轨道交通的吸引半径作为研究范围,建立了以乘客出行时间费用成本最小、线网接运效率最大、布设线路数最少为函数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保证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更高的接运效率。在运营管理方面,本论文在对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营协调的目标、原则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为保证高峰小时内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运输能力的匹配,本论文建立了运能匹配模型。通过对两者间换乘时空表的分析,得出常规公交到达的松弛时间及这两种交通方式的发车间隔是调度协调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论文从票制票价和运营机制两方面探讨了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运营协调。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3]2016年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马荣国[4]2003年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公共交通自17世纪出现以来,已逐步成为城市交通乃至整个城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它是保证城市各部门正常运转的动脉,而且对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国内城市现状看,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带着问题我们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在分析大量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西安城市公共交通做的许多实际工作,依据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运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决策的技术方法,配合经济学、数学、运筹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能真正指导实际生产。 首先我们从公共交通的起源以及其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入手,找出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与国外城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特征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理论框架。其次,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经济特性方面,我们通过对公共交通运营票价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供需平衡关系,并从城市土地利用方面找出了公共交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关于公交优先,我们从政策、技术、意识等方面找出了实际落实的措施方法,尤其对公交专用车道、交叉口公交专用入口引道等具体内容作了详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置方法;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组织方面,我们就系统组织优化措施、系统组织衔接关系以及公共交通换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找出了组织优化系统的理论新方法。最后,我们从系统科学方面的内容着手,找出了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上述研究内容主要以西安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和相应的效果评价,并以分散形式穿插于各章之中。
王中德[5]2010年在《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山地城市的公共空间系统无论从城市规划,还是社会、文化等角度看,都表现出一种令人着迷的复杂性特征。它的形成与孕育城市的山地环境,以及在西南地域延绵了几千年的人类聚居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这种复杂性不单是一种需要被理解的现象,它所涵盖方方面面的问题更是城市规划,无论是理论研究、工程实践还是城市建设与管理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因此,解析这种特质对于推动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建设美好山地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像任何具有生命体征的系统一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这一“人工生命”系统在传统老叁论的研究体系剖析下,人们可以追寻到一些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的规律性,但却无法显现出其演化过程中的生命本质。令人欣喜的是,在工具理性的余光尚未散尽,建立在复杂系统理论认知上的城市空间研究已开始展现出其稚气但极具未来的力量。因而,以复杂系统理论来解析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复杂性,并探寻隐藏在其背后规律的渴望构成了论文研究最初的动机。任何一个研究都必须通过某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它自身,而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问题就是其复杂性以及表现出的复杂问题。论文即在紧紧把握这一核心脉络的基础上,以复杂系统理论思想展开对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剖析,并将研究内容聚焦在这样几个问题上:首先,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有着怎样复杂多样的表现,它的系统又是怎样的一种构成?其次,系统产生这种复杂多样并有着自组织演化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在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特征相互耦合、相互印证,论文对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适应性理论进行了解析,搭建出以适应性为核心思想的规划体系框架,进而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以回答这样的现实问题:城市规划应如何参与到该系统演化过程中有效解决复杂问题,并促成它向着符合人类意愿的方向发展。最终,论文形成以下几点重要结论。第一,复杂性是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本质表现,而适应性则是形成复杂性并影响该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根本内因。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化中受到来自以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主的制约和限定,但同时也因受限而表现出适应性发展,正是这种不断的适应过程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要素以及复杂多变的公共空间结构,并与山地自然环境构成了唇齿相依,具有多样变化的公共空间格局。第二,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是典型的复杂适应性系统。虽然人类的主动行为在其形成、演化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宏观上看,该系统在长时期内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组织行为,遵循着复杂适应性系统的演化规律。因而,遵循适应性理论思想,构建具有适应性的规划体系,将城市规划纳入公共空间系统内部,给予其主体地位是解决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复杂问题的关键。第叁,加大城市规划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其具有适应性是促进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复杂适应性系统主体之一的城市规划,应以适应性为核心思想,从多种情景、渐次时序上发现与公共空间系统其他参与主体相互交流、相互适应、主动学习的规则,以战略、策略及方案等多种组合来应对不同层面的复杂问题。当然,加强以公共政策为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组织运行体系的相关建设将是规划目标得以实施的必要保障。显然,面对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复杂性及复杂问题所展开的任何理论研究,其本身就是对研究对象抽象化、概念化、理论化的过程,真实信息在这过程中的损耗是必然的,因而即使已经做出了上述结论,也不能完全确定其准确性,但所有的努力是期望在理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上,可以为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迪。事实上,通过研究我们更希望接近这样一个事实:城市规划遵循的原理是属于“经验世界”的,在这个世界里,比逻辑的严格性更合理的要求是布迪厄所说的“实践理性”——它满足于实践与应用,而不追求逻辑完美。这蕴含了论文研究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的全部意义。
岳敏[6]2013年在《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交通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社会发展概念从单纯的经济增长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新模式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城市交通系统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质的飞跃。通过系统论的思想,将城市交通看作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城市交通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可以达到提升城市交通系统功能的目的。未来20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加速进行的主要战场,中小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中小城市实践可持续发展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中小城市交通系统现状了解中小城市交通系统的基本发展现状和特征,旨在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症结,得出中小城市交通发展趋势。同时以中小城市交通系统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基础,结合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体系为基准,可以呈现出中小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构想,通过进一步细化到城市交通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目标构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通过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建立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对于评价中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现状程度的测算及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进行测算,有助于对规划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保障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动态性和可持续化。
钱晓贤[7]2006年在《基于乘客满意度的常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与仿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交通,尤其是常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评价服务质量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是摆在公交营运和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研究如何对以乘客为主体的常规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系统服务质量的实际调查,获得了乘客服务质量满意度和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重要度的评价数据;将管理学中的顾客满意度理论应用于常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之中;从公交服务质量构成要素的特点入手,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乘客满意度的常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并将多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理论引入公交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对BP网络的训练和测试,得到了各指标的权重数据同时,借助Matlab软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各指标的决策权重为了尽量避免在直接打分中由于标度过多所产生的盲目性,使评价更加科学,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上述结果进行处理和优化并给出最优整改方案,并以西安市为典型城市进行了实例验证,证明该方案有效可行,为有关部门改进公交服务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杨安[8]2008年在《新城开发中动态组织结构的低效问题与改进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20年快速城市化发展,国内大城市普遍出现建成区向郊区拓展的现象。在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众多大城市都提出要脱开城市边缘建设郊区新城的发展战略。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国内新城开发普遍存在着由于大城市动态组织结构的低效安排引起新城对人口与开发吸引力不强、对老城疏解作用发挥不理想,城市开发仍然局限在老城中心或周边等问题。这种动态组织结构安排的低效可以归结为,新城开发中大城市动态组织结构仅仅是对原系统的简单放大,缺乏全新的层次组织与安排而不能满足大城市多中心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新城开发建设的特征分析入手,通过研究动态组织结构如何能推进新城建设,提出构建合理动态组织结构的要点,并对保障动态组织结构得以实现的土地利用耦合安排、面向远景的合理规划、动态组织结构运行保障措施、构建动态组织结构的决策进行了讨论。本文结合香港事例,以历史回顾、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手段对香港新市镇建设及动态组织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全面介绍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优点与不足。最后,以北京、上海、厦门、贵阳四城市为例,对我国新城开发的问题进行粗略分析,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初步的改进建议。
李林[9]2014年在《哈尔滨市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各大城市空间的扩展以及人口的迅速膨胀,不仅为城市的住宅房地产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如果居住区内的城市交通能够与住宅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不仅会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器,而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出现两者发展不协调的状态,诸如居住区内的城市交通发展严重滞后于住宅房地产开发,会造成居民出行的不便;相反,若城市交通严重超前于住宅房地产开发,导致居住区内交通流量较少,造成一定的交通资源浪费。因此,在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的发展过程中很有必要强调两者的协调性,两者的协调发展与否对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着重大影响。本文立足于哈尔滨市实况,以一般系统理论、协调发展理论以及灰色系统理论作为基础,对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首先深入地分析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系统的概念、特征、构成以及互馈关系,并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分别对哈尔滨市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在各自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根据提出的协调发展内涵,定性地分析两者的协调发展状况,为定量分析提供依据。然后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最大熵投影寻踪法对哈尔滨市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对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哈尔滨市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定量分析模型,通过对两者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以及协调发展趋势指数叁个度量函数的计算,得到两者整体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结果。同时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N)分析模型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深入地对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力以及内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此外,还构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优化模型,利用MATLAB对模型求解,找到进一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路径。最后,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哈尔滨市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黄树森[10]2008年在《基于非集计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及灵敏度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普遍推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方式层出不穷。而各种公交方式在投资建设、服务范围与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对出行者的吸引强度不同,进而对城市交通拥挤的改善效用也不同。此时,就需要尽可能的利用各种公交方式的优势,合理而有效地调整城市中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协助人们经济、快捷的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因此,本文主要对公共交通方式划分及与之相应的方式选择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公交系统中叁种主要方式(包括常规公交、地铁、BRT)的特性以及现状分担率情况。2.阐述了方式划分理论,并从出行方式特性、出行者社会经济属性及出行特性叁个方面归纳影响公交分担率的各种因素。3.基于广义费用的概念并应用非集计模型理论,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叁种主要公交方式建立公交方式选择Logit模型。4.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公交方式选择的因素作为变量,利用TransCAD交通规划软件并结合北京市2007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所建立的方式选择MNL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本文最后对模型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集计模型能够较全面的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尤其是将出行者的个人特性影响因素引入模型,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绿色城市发展研究[D]. 姚琴琴. 福州大学. 2014
[2]. 基于换乘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发展研究[D]. 和玲玲. 兰州交通大学. 2014
[3]. 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
[4].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 马荣国. 长安大学. 2003
[5].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中德. 重庆大学. 2010
[6]. 中小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评价[D]. 岳敏. 长安大学. 2013
[7]. 基于乘客满意度的常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与仿真[D]. 钱晓贤. 长安大学. 2006
[8]. 新城开发中动态组织结构的低效问题与改进建议[D]. 杨安. 同济大学. 2008
[9]. 哈尔滨市城市交通与住宅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研究[D]. 李林. 东北林业大学. 2014
[10]. 基于非集计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及灵敏度分析研究[D]. 黄树森.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标签:公路与水路运输论文; 城市公共交通论文; 交通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论文; 绿色交通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中小城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