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学科,对我国教育事业来说,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作文则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仍旧比较死板,和目前国家所强调的个性化核心大相径庭,因此本文通过对个性化教学的分析,希望能够给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育
1 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特征
1.1 真实性特征
个性化表达活动,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真实性。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当中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们要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说真话说实话,不能说假话和空话。因此,个性化的写作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学生们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个体在社会化环境当中,都是最具有个性的最真实的独立体。相对于他人而言,个体具有最独立的空间。写作时,突出和强调最真实的特征,才能够产生感动人心的效果。
1.2 主体性特征
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个性化的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发展阶段,相关领域教职员工,要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此种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进而成长为一名有思想、有目的、有选择能力的个性化人才。
1.3 创新性特征
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明确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创新性价值。小学阶段学生群体,正处于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独特思维,通过写作的方式传达出来。教师在这一过程,要对学生们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思想与言论自由,让学生们将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体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创新性特征。
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写作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对于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来说,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参与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管理活动当中时,要充分地重视教学内容、写作内容与学生们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方面。小学生的作文内容,应该充分地展现出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生活气息。将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同时又兼具鲜明个性的要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但是,从当前国内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并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学生们的写作内容也千篇一律,缺乏对实际生活的切实观察。空话和套话成为了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常见问题。比如,在描写自己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教育时,大部分同学采用的方法是,老师为自己讲述了一名伟人的故事,对自己产生了鼓励的作用。此种缺少对实际生活的留心观察,最终会使作文内容缺乏个性色彩,失去了文章应有的活力。
2.2 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兴趣较小
小学阶段的学生群体,对于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学生从自己年幼的视角出发,能够发现周围生活中许多别样的风景。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现出自己特有的写作能力,最终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但是,从事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管理活动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合理化引导。教师采取刚性教学管理模式,不但不能调动起学生们进行表达的兴趣,反而会严重地打击学生们的学习和写作热情。学生们将写作认为是教师布置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会以完成与否判断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最终创作出文章的质量关注度并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个性化评价不充分
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引导并不充分。同时,在教学活动基本完成之后,教师在教学管理评价阶段,也未能全面地构建出科学有效的评价管理体系,因此在评价环节中,个性化评价要素的应用程度也较低。教师在个性化的评价环节中,采用的大多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具有较为明显的程式化现象。教师对于作文的评判,基本上采取的是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四个等级,很少能够对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因此也没有给出相对合理的作文改进方向。学生在接受到教师的评价之后,仍然对如何修改或者完善作文无法判断,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3.1 完善个性化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从事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的工作人员,要在学生们进行个性化想法的表达中,给予最高的重视和最大程度的尊重。小学阶段学生们的现象力都十分丰富,通过幻想的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是学生们一种成长方式。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教师,在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童话创作。当地教师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们在创作童话时,放飞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们在童话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尽情地享受童话、想象与写作带来的快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多吃糖的害处》,让学生们将口腔作为一个童话世界,其中的牙齿、舌头、牙龈等,都是童话世界中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们对拟人、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段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较为有限,此种情况会使学生们在个性化写作过程中,能够应用的材料和采取的方法受到限制。对此,教师要采取不同地方的方法,拓宽学生们的眼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们到郊外采风,参与不同类型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从教室中走出,走进大自然。在自然课堂当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学生生活认知的积累,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创造机会,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文本知识的引导,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进而使学生懂的从不同角度去秒描写叙述。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写作兴趣,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并记录下来。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后为学生设计感兴趣的作文话题,让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语言,来发现生活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例如,教学《蚕姑娘》的知识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小动物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参考文中作者对蚕眠的观察角度,来描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特点。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育时期,观察和思考问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动物的写作任务时,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观察要求和写作目标,指导学生对小动物进行全面的观察,不仅要从视觉角度描写动物的特点,还要从听觉、嗅觉以及其他感知活动下,对动物的特点进行写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可以让学生切实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体验是作文的写作源泉,以学生生活为基点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还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力。每位学生所感受到的,经历过的体验绝对是不同的,而这些体验和经历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和感受。
参考文献
[1]张春波.探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A].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徐鸿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246.
论文作者:韩兴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学生们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阶段论文; 小学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