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陕西省定边县广电网络公司 陕西榆林 718600)
【摘要】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检测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焦虑症患者为焦虑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中脑血流频谱形态。结果:焦虑组VA和BA的测定值中Vs和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Vd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率90.3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9.62%(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检测焦虑症患者在警长和安静状态下脑血流频谱形态的变化情况,为排除脑血管疾病,确诊焦虑症提供规范且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焦虑症;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007-02
焦虑症是临床上较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精神疾病,据统计[1],焦虑症在精神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达64.7%,且近年来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提示临床上对焦虑症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检查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检测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焦虑症患者和同期体检的52例健康者,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其频谱形态,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焦虑症患者为焦虑组,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36~67岁,平均(52.47±4.69)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16±0.61)年,检测前均未服用抗焦虑药物;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5~68岁,平均(51.89±5.0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选焦虑症患者及健康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检测,所用探头频率设定为2.0MHz,在枕窗处先检测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再检测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探测深度设定在45~50mm范围内,当显示清晰频谱形态及音频后将所得图像冻结并有效保存,借助经颅多普勒超声软件自带分析软件计算出Vs、Vd和Vm。比较两组的VA和BA的测定值,并对比两组的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入选的焦虑症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者的脑血流VA和BA测定值中的Vs、Vd和Vm值及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率。异常率为检测后异常出现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VA和BA测定值中的Vs、Vd和Vm均为计量数据,用(x-±s)描述,采用t检验,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率为计数数据,用(n,%)描述,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测定值
焦虑组VA测定值中Vs和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Vd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表1。
2.2 BA测定值
焦虑组BA测定值中Vs和V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见表2。
2.3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异常情况
焦虑组中出现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47例,异常率达90.38%(47/52),对照组中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5例,异常率达9.62%(5/52)。焦虑组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率90.3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9.62%(P<0.05)。
3.讨论
焦虑症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痛、紧张、心悸、失眠等症状[2],据报道,焦虑症患者的脑血流速度较快,85%以上的焦虑症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脑动脉血流明显加快[3],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直接影响进一步的治疗。
经颅多普勒超声是在多普勒超声效应的原理上检测机体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的常用影像学方式,在当前血管及精神疾病的影像学检测中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表明[4-6],焦虑症可引发机体出现病态下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加速代谢,刺激心血管活动加剧,长期的消极心态及负面情绪可造成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检测可清晰保存受检者的脑血流图像,为焦虑症患者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焦虑组VA和BA测定值中的Vs和Vm均高于对照组,Vd比较差异很小,且焦虑组脑血流频谱形态异常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情况基本相一致,表明在焦虑症患者中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检测的效果较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形态检测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用于检测焦虑症患者在警长和安静状态下脑血流频谱形态的变化情况,为排除脑血管疾病,确诊焦虑症提供规范且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尹红蕾,赵静波.抑郁症、焦虑症症状分布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6):827-829.
[2]何勤,刘红艳.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特点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16(06):104-106.
[3] ?ilhán P,Jelínková M,Walter U,et al.Transcranial sonography of brainstem structures in panic disorder[J].Psychiatry Res,2015,234(1):137-43.
[4]宋艳梅.焦虑症病人经颅多普勒频谱形态的检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5):2056-2057.
[5] Crawley F,Stygall J,Lunn S,et al.Comparison of microembolism detected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and 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carotid surgery and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Stroke[J],2013,31(6):1329-34.
[6]张芙蓉,刘峰,刘广忠.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37):97-99.
论文作者:刘瑞1,马姜嫄1,刘冰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多普勒论文; 频谱论文; 形态论文; 超声论文; 焦虑症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