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区域化管理是油气管道行业的必然选择。面对集中调控模式下站场管理职能没有转变、运行岗位人员冗余设置、维抢修中心(维修队)的维修能力不能及时满足生产运行需求且维修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区域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实施调控中心、分公司、作业区“三位一体”的运行控制与维护模式,减少了站场运行人员的工作内容,增强了作业区人员维护保障能力的配置与建设,扩充了作业区自主运维与修理的范围与职责,最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针对于输油战场区域化管理创新做以简单的探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站场;区域化管理;创新;实践
1 站场区域化管理概述
站场区域管理模式基于区域划分标准。选择中间站作为中心站,与其辖区内的相邻站场和阀室形成管理单元,确定有效的控制范围,实现统一集中管理。通过技术升级和改造。调度室负责集中监控全站设备和设施的异常情况。削弱当前的工作内容和操作责任,改善操作区人员的维护和保障,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安全,扩大操作,维护和维修的范围和责任。最后,实施一般调度控制中心,三级操作区域管理。长途运输站的区域管理。提高独立运维能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优化人员配置,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真正实现降低成本的效率。
2 站场区域化管理主要内容
2.1站场局部改造,完善软硬件设施
为适应少人站的需求,对站场开展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梳理、识别存在风险,提出处理措施和建议,针对软硬件完善组织必要的设计,并对工艺、自动化、通信、电力、远程监控等方面进行改造。
2.2转变站场值班模式
减少输油气站场岗位设置,由多人站变为少人站。站场值班模式由24h有人值班转变为综合应急值班,应急值班人员负责站场巡检和基本维修、夜间应急值班。
2.3设立作业区调度室
作业区调度室负责管道的生产运行参数和站场的集中监视、定期远程巡检(4h巡检1次)、应急处置。对调度室进行改造,增加工业电视监视大屏幕和数据反传终端。分控中心增加数据采集服务器,在中间数据库进行数据组态。
3 站场区域化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3.1 管理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区域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与已经实行了四十余年的生产模式不同,站场区域化管理是以设备可靠性为基础,依靠先进的自动化手段、依法合规的体系文件、合理的人员配置、员工较高的能力水平,对站场进行科学划分,实行“集中监视、集中巡检、集中维修”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弱化生产运行职能,由中控调度和分公司调度、作业区调度完成生产运行监控和监视;强化维检修职能,整合优化设备维检修资源配置,站场设备巡检和一般维护保养工作由作业区完成,实现区域管理。各输油气单位根据站场数量和位置分布,设立若干个作业区,实现站场职能由运行操作为主向维护检修为主的转变,与集中调控模式下站场职能需求相匹配;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实现维检修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的技术优势,实现站场远程集中调控和集中监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实行区域化管理过程中,结合标准化站场建设要求,各作业区所辖的输油站、输气站能够结合标准化工作、体系文件等的要求,从站场基础管理、记录资料及人员安全行为方面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终达到人员能力提升、现场集中监视、集中巡检、集中维修,最终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这是一种会带来一系列变革,激发企业活力的模式。新的生产管理模式,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和人事劳动分配等配套管理制度做支撑。这就需要尽快完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流程,创新员工培训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内部分配关系调整,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大的技能提升和发展空间,收入凭贡献的分配机制,最大程度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力。
3.2 人员素质,成为区域化管理关键
结合自身的体会,在实行区域化管理之前,日常工作除了开展三班倒之外,每日参加一次综合巡检,现场有需要处理的故障,均是报工单由维修队人员来站维修,但是实行区域化管理之后,除了巡检外,现场的简单维修均是由作业区人员自行完成的,从一定程度上促使现场人员自发学习,提升能力。由原来的单一的运行转变为运行、巡检、维修相结合,现场干的活多了,学到的知识也多了,对自身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实施区域化管理以后,站场员工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而且还能够治疗“未病”,做好预防性维护。这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在于如何尽快提高员工素质以适应新管理模式的要求。”“区域化管理试行后,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员素质距离区域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部分设备设施的维护仍存在短板。”
区域运维中心由单一的运行操作职能转变为运检维的综合职能,从而达到“高效”和“安全”两个根本目的。无论是硬件方面提高设备设施安全系数还是软件方面提高人员技术水平,都指向了人员素质这个关键因素。
为适应区域化管理要求,西部管道公司近几年通过“以干代练”,提高员工在干线维抢修和机电设备、仪表及自动化、电气及自动化、通信运维方面的技术能力,打造专业化自主运维技术团队;积极适应管道维抢修需要,强化维抢修队伍关键工种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加强维抢修队伍布局优化和激励机制研究,提高维抢修队伍实战能力。
3.3 变更作业文件,实现区域化管理标准化
在标准化站场建设的基础上,变更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及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配套工作指引与考核体系,形成配套的管理与作业文件,实现区域化管理的标准化。首先对作业文件进行分析评价,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作业区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变化,完成作业文件修订,形成可推广的作业指导书模板。全面梳理作业区所有作业任务,识别作业区各单体设备的维检修内容,并为每项维检修作业编制详尽的作业指导书。在作业指导书中,增加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维检修工作指引表;根据月检内容,形成阀室、站场月检作业指导书;并对春秋检、强检、动火、清管、冬防保温等重大作业方案进行了规范和固化。
结束语
总的来讲,区域化管理工作带来的除了管理模式的转变、人员素质的提升、人员结构的精简,还能够优化劳动组织、提高生产效率,今后除了坚定区域化管理信心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发现区域化管理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逐步提升,使区域化管理逐步区域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超男,孙俊香.油气管道区域化管理模式下的站场通信方案[J].化工管理,2017,30(33):178.
[2]张俊.论海外输油气站场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2):178.
论文作者:华有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区域论文; 作业区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能力论文; 调度室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