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薇[1]2004年在《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研究工作的重点依然是旅游资源丰富、区位良好、交通便利的旅游热点地区,温点旅游区的开发研究没有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旅游交通的发展,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部分热点旅游区环境容量的饱和或超载,温点旅游区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强温点旅游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探讨了温点旅游区的一种重要类型—边缘型旅游地,并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研究边缘型旅游地的旅游发展战略。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综述边缘型旅游地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本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理论,系统阐述边缘型旅游地的内涵、类型、基本特性、动态演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应走产品特色化、形象驱动化、区域联动化、政府主导化的综合发展战略。第叁章实证分析,选取安徽省宣城市为案例区,在分析宣城市情的基础上,认为宣城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边缘性因子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交通、旅游感知五方面。以此为基点,提出宣城市旅游业发展应在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旅游地的形象策划、客源市场的定位与促销、旅游地的区域联动和旅游管理等方面走出边缘区的阴影。
黄薇薇, 吴悦, 沈非[2]2016年在《边缘型旅游地特征、形成机制与发展路径——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建设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时代面临的重要命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一些边缘型旅游地开始逐渐成长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潜力区",研究空间与研究意义日益凸显。以具有典型边缘性特征的宣城市为实证,从区位空间、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交通和旅游经济等角度剖析其多重边缘化特征,探讨边缘化形成的主要机制。地处省际交界区、地域特征典型性不足是边缘化形成的自然诱因,周边核心旅游地遮蔽效应显着是边缘化形成的空间致因,经济支撑能力薄弱是边缘化形成的经济制因,政策惠及偏少是边缘化形成的人为促因。边缘型旅游地应实施多元比附、突出个性差异、完善要素建设的发展路径。
黄薇薇, 沈非[3]2015年在《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及展望》文中认为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旅游地类型,边缘型旅游地虽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边缘区",却也可能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潜力区"。现有边缘型旅游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边缘型旅游地位置界定与概念探讨、与核心旅游地的差异比较与区域合作、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与布局模式研究等方面,尚存在系统性阐释不够、边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缺乏,动态演化分析较少等不足。今后,加强内涵与类型研究,重视边缘化水平测度,明晰空间演化过程及机理,探究未来发展路径是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的重要方向。
梁艺桦[4]2006年在《区域旅游合作竞争演化及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合作竞争模式的提出是旅游发展中新阶段形势的必然需求。但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问题的分析与阐述上,尚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且大多集中在探索旅游空间合作或空间竞争某些属性、特征等问题,研究方法保守单一。旅游合作与竞争之间关系演化、形成及发展问题的研究尚缺。论文从系统学和博弈论出发,以西安和咸阳两个旅游地为例,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竞争关系演化及发展,提出“寓竞争于合作”的开发模式。 系统学认为,世界旅游系统各层次子系统始终不断进行自组织行为。这种行为是把“一和多”统一起来形成复杂多样性的统一,把互补性和对立性统一起来形成两重性逻辑的统一。正是这种自组织矛盾运动,使世界旅游系统既保持进化的活力与动力,又具有进化所需的稳定有序的内外环境。从而使该系统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维持、自我创新,不断从较低级稳定态向更高级的稳定态演进。因此,区域旅游合作竞争是地方旅游子系统演化到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行为过程中的一种稳定态势,其形成的前提、诱因、道路、方式、动力及前途等均可系统学解析;另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竞争战略尽管强调竞争与合作并重,但是它强调的合作不是不考虑自己利益的合作,其最终目标仍然是使各方能够在区域旅游活动中获益。合作竞争博弈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努力创新旅游活动,使旅游活动向有利于各方方向发展。 文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推进使得社会系统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西安和咸阳核心一边缘型旅游地发展模式的形成导致两地旅游系统发展极不平衡,加上我国入世后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西安和咸阳两地旅游竞争实力不足与国内外其他旅游城市相抗衡,因此,在极化与扩散两种选择模式中,西安和咸阳两地旅游空间发展模式的最佳博弈选择是区域旅游合作;而西安大旅游圈的形成及西安和咸阳“旅游同线”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使西咸区域旅游合作态势形成,但这种合作模式实质应是区域旅游合作竞争模式——西咸区域旅游合作竞争模式是两地旅游子系统自组织的结果,其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并不存在外界的“干预”或“指令”,即来自于该两个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西咸区域旅游合作竞争是以不断提升两地旅游区位作竞争为目标,不断发展创新,即旅游产业区位(?)西咸旅游合作竞争。最后,文章根据实际情况,从合作竞争博弈战略角度出发,从“共享旅游信息、旅游企业合作与共兴、旅游资源共享和重组、旅游产品更新和开发、旅游产品空间组合重构、建立西咸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统筹编制旅游规划、建立跨地区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和机制”七个方面提出西安咸阳区域旅游合作竞争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黄薇薇.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2]. 边缘型旅游地特征、形成机制与发展路径——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J]. 黄薇薇, 吴悦, 沈非.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 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及展望[J]. 黄薇薇, 沈非. 人文地理. 2015
[4]. 区域旅游合作竞争演化及发展研究[D]. 梁艺桦. 西北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