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科二病区 山东 济南 250117)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宫颈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方法:将54例符合宫颈癌临床路径的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2组,单号为实验组,共29人,双号为对照组,共25人,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配合宫颈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宫颈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进行质量管理,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宫颈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13-02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10万左右,局部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1]。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早期宫颈癌最基本、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成为整体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患者接收系统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可以有助于其形成科学的健康习惯和采取有益的行为,最终有利于自身的疾病康复。因此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健康教育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新挑战。PDCA管理模式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创立的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环节,并通过周而复始的循环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2-4]。为了验证是否能将PDCA循环运用于宫颈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我科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对我院入住治疗的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全程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导,从对患者的教育结果和康复程度看,效果显著。现对资料数据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宫颈癌患者54例,且均符合宫颈癌临床路径标准。年龄32~57岁之间,平均年龄45.2岁,采用随机单盲法,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2组,单号为实验组,共29人,治疗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与PDCA循环体系的管理配合的方法;双号作为对照组,人数为25人,采用常规方法,随机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类似,涉及的年龄、学历、病程等方面大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且所有病例均走完临床路径,未出现变异。
1.2 研究方法
为提高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知晓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我们通过查阅文献,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结合责任护士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单位时间为阶段节点指定了关于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见如下表1。对责任护士进行专项培训,统一考核,全部达标。并成立包括护士长、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监督、指导整个过程的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责任护士在进行治疗或护理过程中随机给与健康指导或解答疑问。实验组实施步骤如下:
1.2.1计划 本实验开展的顺序是先全面评估实验组的患者,评估内容主要是患者的心理、生理、治疗以及通过健康教育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情况,然后提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
1.2.2实施 根据制定的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表采取全程分期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采取健康教育,做到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宣教方式有讲解、示范、书面资料等,最后由责任护士督导各项健康教育的落实,并进行评价。
1.2.3检查 科室内部对健康教育形成不同级别的管理,责任护士是健康教育的执行人,对实验组内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掌握情况分为全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对部分掌握和未掌握的患者及时再宣教和评价。责任组长定期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检查,评价责护工作落实情况,并将检查内容纳入科室质检,同时定期组织讨论患者的最新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之不断对护理计划进行改进和更新。护士长进行抽查,将评价结果列为绩效考核内容,并与奖金挂钩。
1.2.4处置 工作小组定期对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进行检查、分析,总结成功之处,并给与标准化,针对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修正计划,完善标准,进入下一轮循环。
1.3 评价指标
用本科自行设计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主要包括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手术相关知识、有效咳嗽的方法、下肢静脉操的方法、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盆底肌功能锻炼、随访等10项,百分制,≥80分为掌握、79~60分为部分掌握、≤60分为未掌握,得分越高,健康教育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的相关数据是由SPSS 18.0软件计算而成,对于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是卡方检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比较
通过2组健康教育数据对比可得出,实验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PDCA循环管理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5]。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应用于健
康教育中[6]。将PDCA管理模式引入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即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确保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不断改进。通过为患者实施主动、规范的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研究结果显示,通过PDCA循环结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患者及时得到健康教育效果的反馈,促使其积极参与到自身康复的治疗与护理中,遵医行为提高,由表3可见,实验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淋巴囊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护理人员会结合其整个治疗过程和治疗时间,按环节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帮助其促进康复。患者也会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形成医护、患者、家属三方的联动,伴随着PDCA管理模式的逐步实施,将会对患者形成了主动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主动参与二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的不断评价与反馈,督导患者知、信、行的统一,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有效预防、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说明运用PDCA循环对宫颈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连利娟 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2.
[2] Bode DV,Roberts TA,johnson C.Increased adolesc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documentation through a simpl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intervention[J].Mil Med,2013,178(1):115-118
[3] 陆瑞光,陈利敏,黄奕,等.PDCA循环在产房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A):64-65.
[4] Mongkhonthawornchai S,Pradubwong S,Augsornwan D,et al. Nursing care system development for patients with cleft lip-palate and craniofacial deformities at Srinagarind hospital[J].Med Assoc Thai,2012,95(Suppl 11):49-54.
[5]杨大会.PDCA循环管理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3-104.
[6]邓德惠.健康教育路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9: 92-94.
论文作者:王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健康教育论文; 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实验组论文; 路径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