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诚信建设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形成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增强信用观念,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既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诚信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诚实守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信用缺失,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如果任凭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发展蔓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会变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创建工作要紧密配合党中央决定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部署,充分发挥在倡导诚信、弘扬正气、动员群众参与、形成社会氛围等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社会基础。
加强诚信建设是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诚信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对加强信用建设,完善我国市场机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如果整个国家的信用环境建设存在较大问题,就会增加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的困难,加大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成本。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信用,就会削弱企业竞争力,制约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种种失信行为,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利益,造成经济关系的混乱,而且直接影响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形象,影响整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利益。因此,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信用问题已经不仅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全局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加强诚信建设,不仅是促进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形成符合国际规范的良好市场环境,使我国在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
加强诚信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的具体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每年要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这样才能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也会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各行各业的工作直接面向群众,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安居乐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人际关系和安定团结。能不能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好,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好,更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紧紧围绕加强诚信建设,集中力量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好事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利益,不仅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威信的迫切需要。
加强诚信建设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把用先进思想武装和提高人民群众的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内容。去年9月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需要全党全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一切行业部门和基层单位,尤其是与广大群众关系密切的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都要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学习先进典型活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庆祝纪念活动,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一切共产党员、党政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在实践社会主义道德方面做出表率;一切大众传媒、文化场所、精神文化产品,都要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以全面贯彻《纲要》为契机,加强诚信建设,普遍推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不仅可以推动行业新风的形成,提高行业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各行各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广泛影响带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紧紧抓住加强城信建设的工作重点
加强诚信建设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集中解决那些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带动各行各业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发展上,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的十六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一是继续推进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诚信建设,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加强诚信建设,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要加大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创建工作力度,引导生产企业把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严格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上;引导流通行业在继续改进服务态度、完善售后服务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要继续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不断增加示范街、示范店的数量,同时把活动向批发市场、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延伸,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
二是不断深化服务行业的诚信建设,努力做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要在服务行业全面推开规范服务工作。各行业各部门都要根据诚信建设的要求,制定出适合自身工作特点、简明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保证措施,落实到每个服务企业、每个服务人员,真正做到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对群众意见比较大的餐饮卫生、医疗卫生、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群众投诉,作好调查处理、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工作;同时要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增加服务透明度,减少问题的产生。
三是认真抓好中介组织的诚信建设,促进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职业中介、租赁中介、出国中介、婚姻中介等中介组织,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诚信建设中,要把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同发挥行业协会、职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要逐步推进执业公示制度,将中介收费、职业道德、执业规程、纠纷处置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堵住信息误导、合同违约、价格欺诈、伪造凭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法行为产生的漏洞,保证中介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是高度重视科教文化战线的诚信建设,为促进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文化繁荣营造良好环境。目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侵权盗版等现象的存在,不仅沾污了科教文化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产生了严重危害。加强科学界、教育界、学术界的诚信建设,要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为基础,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加强学界自律。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学术规范,强化学术监督,坚决反对和严肃处理各种沽名钓誉、投机取巧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为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提供保障。加强文化行业的诚信建设,要重点加大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大打击盗版侵权、制假售假的综合整治力度,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信誉。
五是切实加强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诚信建设,以树立行业新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目前广大群众对一些部门一些人员存在的言而无信、朝令夕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谋私等问题,反映仍很强烈。大力加强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诚信建设,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仍是这些部门创建工作的当务之急。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加强纪律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以良好的作风为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作出表率。真接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凡工作性质允许的,都应当推广公示制、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在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要把明确权限、强化监督作为诚信建设的重点,认真解决以权谋私、拘私枉法、执法不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都应当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等方式,建立畅通的渠道,认真受理群众和企业的举报投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务求取得加强诚信建设的实际效果
在新形势下加强诚信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发展中逐步改进和完善,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务实取得实际效果。
深入进行以诚信为本的宣传教育,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始终,结合行业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诚信兴业、文明服务”的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形成倡导诚实守信、有序竞争、守法经营、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要充分利用行业系统内的职工学校、党校团校等各类教育阵地,板报、内部刊物、闭路电视、有线广播等各种宣传工具,职工活动中心、图书室、俱乐部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大力开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信用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好解惑释疑、提高认识的工作,使信用观念真正深入每个干部职工心中,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经济社会生活规范,抵制各种不讲信用、不符合职业道德的作法,以实际行动维护行业和单位的良好信誉。
大力开展以诚信建设为主题的多种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引导各行各业从与业务工作关系密切的具体事情抓起,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做起,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使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风尚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行业作风的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按照主题不变、充实内容、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的要求,继续在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中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柜台、文明科室,争当文明职工、文明标兵、先进工作者等系列活动,使争先创优蔚然成风。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各地各部门各人民团体认真抓好深受群众欢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名牌项目”,并纳入创建文明行业的统一部署。要围绕加强诚信建设,把创建文明行业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区域性精神文明共建的新路子,更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面积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认真抓好行业创建活动示范点建设,努力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近几年来,全国已涌现出了一大批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一批全国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示范网络。要抓好这些示范点的巩固提高。帮助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奋发进取,在诚信建设方面做出新成绩、新贡献。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示范点组织经常性的检查和年度集中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符合条件的继续认定,不符合条件的取消称号。要把典型示范与普遍提高结合起来,认真宣传和推广示范点的工作经验,带动更多的单位、行业进入先进行列。要特别注意建设和宣传一批信用道德优良、信用行为过硬、信用制度健全、信用效果显著的示范点。要把诚信建设的成效作为推选先进集体的一项重要标准,进一步扩大加强诚信建设的社会影响。
切实加强建章立制和监督检查工作,努力推动诚信建设的规范化和公开化。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教育、经济、行政、法制等多种手段,从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加强薄弱环节,切实做到使守信用的人和单位得到好处和便利,让不守信用的人和单位受到不便和处罚。要标本兼治,把提高职工队伍的文明素质与完善行业管理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把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使教育和管理在内容上相互衔接,在效应上相互补充。要把建立健全创建文明行业的工作机制,与深化行业改革、完善行业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把诚信建设的目标要求融入科学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要把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与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把加强行业自律与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结合起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视察、聘请专门的监督员、群众评议行风、企业评议管理部门、基层单位评议上级机关、消费者投诉举报等途径和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反映群众呼声,保护人民利益。要充分发挥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作用,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公之于众,公开批评,使不法分子无处藏身,使不讲诚信的单位名誉扫地,使人们引以为戒。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新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产生不诚信行为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找准本地本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努力方向。要不断更新工作手段,积极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单位行为档案和个人信用纪录,使有违法违规和严重违约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受到有效监督。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和电讯等科技手段,提高规范管理和规范服务的水平。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体现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管理方法,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感。要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虚功实做,力戒虚饰漂浮。凡是实践证明给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而又有条件做到的,就要抓紧去做;凡是不能给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不管表面上多么热闹、多么好看,都必须坚决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