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隔代教育中的得与失论文_沈克基

浅谈隔代教育中的得与失论文_沈克基

四川省西昌市大箐乡中心小学 615022 沈克基

【摘 要】当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广大群众大展经济宏 图,转向奔小康轨道上时,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基 础、国家财力等因素,如今欠发达的农村彝区,还处于解决温 饱和逐步脱贫的社会发展阶段上。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 国社会则更加深刻的成长、变化着,尤其是中国的家庭结构和 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养育、培养人 的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的成长 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形式之一,所谓隔代教 育随之出现。

【关键词】隔代;教育;彝区;家庭;变更;得与失

一、隔代教育的概念及出现的背景

何谓隔代教育,顾名思义,在我国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养活动。也就是指通常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 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相对应而存在着。

其实,回顾中国的各族历史传统,儿童教育历来是由老辈承担 责任的,从古至今,上至皇家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之家,我们不难 发现其踪迹。虽然彝区家庭规在模持续缩小,但是核心家庭模式在 中国仍占主导地位,三代及以上的大家庭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精 准扶贫”的号角在各贫困县市的吹响,各级政府正在轰轰烈烈地为

当地村民过上小康忙碌着,各种福利,各种宣传也纷纷而来。如:“一人打工,全家富裕”;在贫困的农村彝区,青壮年外出务工人 口越来越多,有的举家前往,有的把甚至没满月的孩儿丢给爷爷奶 奶照顾。则“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异军突起,隔代家庭呈现上 升趋势。由此加剧了彝区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变革,特 别是隔代教育,它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现象, 它深刻地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冲击着学校教育,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 响。还有上班族的工作压力日夜加大,祖辈们不得不更多地承担起对孙辈开展教育和抚养的主要任务。

二、隔代教育的得与失

隔代教育,在彝区农村社区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家庭养育方法,但它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又失去了很多思考、动手、生活等好 习惯。

(一)隔代教育中的得

1、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祖辈们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 替代的。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于为孙辈们奉献,这有 利于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

2、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 而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就有了隔代育 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3、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 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祖辈们自身就有一种童心,所以很容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 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祖孙两辈的身心健康发 展。

4、祖辈家长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爸妈解决 了因工作繁忙等原因,而无法教育和照顾孩子的问题。

5、在自然因素的单亲家庭里,使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祖辈们更能很好地弥补这类家庭中的性别角色的缺失,这对孩子健 康的性别认知,有着正面的作用。

6、父母在外打工,贴补家用,给家庭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好转。 比在家劳作一年的收入高的多。

(二)隔代教育中的失

隔代教育,由于祖辈家长们,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不可避免地让孩子失去了应有的个性发展。我 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1、隔代教育的疏忽,失去了亲情。由于经济无法发展惠济山 区农村的每一户,农村山区流行一股打工热潮,丈夫和妻子抛下年幼的子女与老人一起去出远门挣钱,而且常年在外,与孩子缺乏沟通与交流,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感情隔阂。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 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使他们之间的心理 距离越拉越远。无法顾及自己子女心智的健康成长,更谈不上子女的学业如何引导?久而久之,孩子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变得自卑、 懦弱等。

2、隔代教育中的溺爱,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性。绝大多数老人总想着代替孩子解决一切问题。慢慢的不论遇到什么,孩子的第一 反应,就是躲到爷爷奶奶的身后,哪怕是见到生人,还是虫、蛇之 类的一些常见问题,都害怕的不得了,吓得哇哇大哭。这样就扼制 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 孩子变的更加娇气。

3、隔代教育受思想的束缚,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性。隔代教育 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让孩子失去了创新个性的成长需求,接受新 生事物较慢。祖辈们不是怕孩子摔了,伤了,就是怕孩子在玩中出 安全问题,思想上比较保守。认为只要孩子安全就好,在与孩子的 亲密接触之中,祖辈们的观念,无意识中会传播给孩子。还有一些 祖辈们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良的思想道德或不良封建迷信思想,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活动与发展。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任性等不良习惯。

4、隔代教育的方法不当,失去了孩子优良品质形成的时机。 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诸如尊老、 敬老、谦让、行善等优秀品质的良机。多数祖辈会经常有一种因自

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样的陪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冷 漠、好强等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化等。

总之,隔代教育,给父辈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失去了很 多东西,这值得我们共同深思。彝族有那么一句格言:“教育若得当,子孙能出众;教导若失误,子孙误前程”和“父财能用尽,母 钱可用完,自身血汗钱,一生用不完”,与其给子女些钱财,还不 如给他一门技能,也就是教育。

论文作者:沈克基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浅谈隔代教育中的得与失论文_沈克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