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吕玉梅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可以帮助患者排解焦虑、抑郁心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建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提高其生存质量。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显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排解焦虑、抑郁心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建立对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艾滋病患者;应用效果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nursing in AIDS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quality nursing in AIDS patients. Methods: Forty-four patients with AID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absolute counts of CD4+ T lymphocyt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AMA and HAMD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help patients to enhance immune function and prolong survival time. In addition, it can help patients to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patients, establish confidence in disease treatment and courage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fter the nursing, the HAMA and HAMD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is shows tha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help patients to relieve anxiety, depression,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patients, build confidence in the disease and courage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

Keywords: quality care; AIDS patients; application effect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病毒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有极高的死亡率。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无保护、不安全的性行为、母婴传播、静脉注射吸毒、血液制品等。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数高达57.5万例,死亡17.7万例[1]。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发展,治疗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患者病情向良好的方向转归,预后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我院根据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例,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符合陈曦等主编《艾滋病防治技术手册》中关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22例患者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0-56岁,平均(41.2±2.1)岁;确诊时间在5~18个月之间,平均(9.1±1.2)月。对照组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2~53岁,平均(40.3±2.4)岁;确诊时间在6~19个月之间,平均(9.4±1.3)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措施

安排床位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谈,每周2次,每次谈话时间约30~60min。谈话内容包括(1)艾滋病健康知识宣教。包括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抗病毒治疗的四种方案、艾滋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亲友的预防措施、疾病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的终身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定期检查的重要性等。(2)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害怕恐惧心理[3],让其充分了解其病情及基本治疗方案,了解传播途径及基本预防,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使其正确积极对待艾滋病。针对患者的自罪心理,用良好的态度和美好的行为真诚的关心患者,使其感受到护士的热情诚恳,感受到温暖,使其接受患病的事实,面对客观,积极向前看,配合接下来的治疗过程。针对患者的失落悲观心理,为患者提供鼓励支持,讲解其他艾滋病人的例子来调动治疗的积极性,利用同伴教育让其觉得不孤单可以倾述,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免费及申请步骤,平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及增强免疫力的方法食物。

1.3效果判断标准

采用BD流式细胞仪对检测患者空腹静脉血中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得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前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有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是由于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进而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为HIV侵犯CD4+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减少,破坏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最终导致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病毒载量受患者情绪影响较大,合理有效的优质护理能改善患者免疫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所有艾滋病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有显著增加,而实验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这显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李明,孟艳亭,王远侠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

[2]邱兰英,杨树平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

[3]刘瑞华,姚定珠,李素红.艾滋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免疫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

论文作者:吕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吕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