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论文_罗景成

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论文_罗景成

广州市花都祈福房地产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830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因此在给排水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材料质量、施工质量、工序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到环环相扣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各项质量验收制度,保证各个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让施工人员掌握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预防措施

引言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确保给排水系统正常有效运行。这将对居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出现许多问题,给排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建设工程整体质量下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为了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有必要对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讨论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1 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渗漏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管道渗漏现象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1.1管道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造成渗漏,如细微裂缝、砂眼、管材厚度不一致、以次充好等。

预防措施:严格落实材料报审制度、送检制度。材料进场前,提交生产厂家营业执照、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资料文件及材料样板进行报审;经相关人员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在施工现场建立材料样板存放间,将批准后的材料样板集中安放。对进场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检验报告、进货单等进行复核及与样板进行比对;必要时按规范要求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1.2设计人员不合理的选材,造成管道出现的渗漏问题。如在设计时未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及管道埋深情况,选用低强度等级的管道用于地质松软、埋深过大的施工部位,管道因拉裂产生的渗漏。

预防措施:设计人员在设计前需认真分析地质勘探报告的内容,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结合管道埋设深度、建筑物高度、供水量、排水量等因素合理设计选材;工程开工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发现地质条件较差不适合管道安装时,应及时反映给设计人员进行管线走向变更或由设计人员提供加固方案。

1.3施工过程中错用其它用途或压力等级的管材造成的渗漏问题。如施工人员错用非承压塑料排水管道及配件用于给水管道上造成的渗漏。

预防措施:建立材料进场、领料台帐,详细记录材料使用部位、规格、型号、压力等级等信息;不同类型材料应分开整齐堆放,在显眼位置设置标识牌,注明材料用途、使用部位等相关信息。由仓库管理人员统一领料移交工人使用并告知相关信息、注意事项。

1.4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造成管道渗漏问题。如塑料排水立管没有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设置伸缩节,当塑料排水管道受到热涨冷缩后,对管道产生拉伸或挤压,造成管道受损而渗漏;

预防措施:建筑给排水管道大面积施工前,选择标准层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管道样板施工,将设计图纸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实物上。组织各方相关人员到场进行验收检查,发现问题或与规范相冲突的应及时修正,确定最终方案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1.5建筑装饰装修时,楼板钻孔固定支吊架造成预埋给水管道破损出现渗漏。

预防措施:楼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将预埋给水管道的走向在模板上用大水笔标示出来,待钢筋铺装完成后,在刚浇筑的混凝土面上压槽,并进行拍照记录。模板拆除后会在楼板底留下清晰可见的管道预埋走向,有利于警示现场施工人注意,同时向装饰装修单位进行交底及提供记录照片备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堵塞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安装过程中,经常遇到管道堵塞这一问题,造成供水、排水不畅顺影响使用。主要原因如下:

2.1,排水管道沟槽超挖,对超挖部分回填泥土后,未按要求夯实或夯实密度不达标,管道受其上方回填土重压,造成排水管道下沉拉裂,泥土从拉裂处进入管道造成管道堵塞。

预防措施:沟槽开挖前测量设备应提前就位,对现有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得出数值后与管道设计标高进行比对,计算出将要开挖的深度。先用勾机对沟槽进行粗挖,随着开挖深度越来越接近管道设计标高时,勾机应由粗挖模式转换为精挖模式,同时相应增加测量密度。当沟槽超挖无法避免时,应对超挖部分进行回填泥土,用打夯机按机械说明书要求的铺筑厚度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夯实密度及复测标高同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2没有按照设计图纸、图集要求铺设垫层、砌筑管道基座,都会造成排水管道拉裂、错位,从而使泥土、石块通过拉裂位置进入管道产生堵塞的问题。

预防措施:排水管道铺设垫层及砌筑基座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或国家标准图集要求施工。施工员应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内容,关键步骤重点记录严格执行。在大面积施工前进行样板施工,经设计、监理、建设方人员确认批准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管道隐蔽前通知相关单位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隐蔽。埋地排水管道施工完成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灌水试验及通球试验,通球球体直径不得小于管道直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2.3管道安装过程中出现短暂停工,如安装工人下班休息,用纸皮、塑料袋放入管口内进行临时堵塞,上班后忘记清理管口内杂物或轮换其它安装工人安装管道,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

预防措施:管道安装前对安装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或提供以往的施工图片、案例进行教育。管口的封堵应采用专用配件,合理安排工人工作范围,工种之间应分工明确,临时轮换必须做好交接工作。

2.4人为破坏造成管道的堵塞问题,如建筑物垃圾的清理,工人在卫生间排水管预留口与沉箱地面交接处开凿管道,将清理建筑物的污水、沙石排入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

预防措施:加强与各专业施工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必要时形成文件记录,将责任划分清楚,实行奖罚制度。在重要的位置张贴禁止性标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

2.5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上不规范造成管道的堵塞问题。如在镀锌管连接中,施工人员将麻丝等材料包入管道内,造成管道堵塞。再如PPR热熔管道施工中,施工人员对管材熔接时间过长及连接时过分挤压,造成管道与管件连接后内径变小,水流不顺畅形成堵塞。

预防措施:在新工序施工前,可安排对施工步骤进行试验,总结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并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低,对新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

给排水工程建设应由具备给排水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完成。实际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施工技术的缺乏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等原因造成的。有些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不强,在分析图纸时比较草率,盲目按照以往施工经验进行施工。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时需要管理层引起重视,组织各项职业技术培训,将培训考核作为个人评级标准,对培训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调岗处理。鼓励施工人员参加公司以外的职业技术培训,对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对管道功能性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通过规范施工操作和程序,严格落实各项质量验收制度,保证各个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加强施工技术培训力度,做到环环相扣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以充分发挥给排水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健辉.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问题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12~13.

论文作者:罗景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论文_罗景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