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模型建构与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课堂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步步逼近,以书本知识为中介、以师生授受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人们纷纷致力于改革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然而,就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教育者们基本都将视线集中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对于课堂教学的另一层面——课堂管理问题却鲜有问津。事实上,教师课堂管理问题与课堂教学相伴产生,几个世纪以来不断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客观地讲,无论教学过程设计得多么完善,学生的问题行为却总是层出不穷,因此,为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教师的管理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多项相关研究表明,课堂中教师的管理行为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课堂管理问题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教学之中,它们严重且持续地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课堂管理的低效率不仅阻碍或延缓了学生的发展,而且可能造成多种消极影响(如教师厌教、上课时压力过重、与学生对立;学生厌学、对该学科产生反感,酿成更多的问题行为等)。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仍作为学校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今天,教育者要想成功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课堂管理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变革。
二、模型的建构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
1.课堂管理的含义。
由于人们对“课堂”与“管理”的含义、作用持有不同观点,因而形成不同的课堂管理观。我们认为,课堂管理指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该定义包含了三层涵义:第一,课堂管理不是教师的单方面行为,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所有的课堂管理活动或行为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第三,为顺利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建立并设法维持一定的秩序。由定义可知,教学目标与课堂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所必须考虑的两个首要的、核心的因素。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教师对于有效课堂管理的理解,进而决定了课堂管理目标的制定;课堂秩序则是实现课堂管理目标的基本手段和依据。由于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管理目标不同,教师建立并维持的课堂秩序也就具有不同的特征,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课堂管理模式。
2.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目标。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然而,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目标的影响下,有效课堂管理的内涵是动态发展的。传统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相应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因此,传统课堂管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控制型管理,其有效的含义是:教师树立起个人权威;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深化,人本主义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已深入人心。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授受,而是转向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课堂管理观念的转变。在现代课堂管理中,有效的涵义包括:学生最大程度地参入学习;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使问题行为最少化;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等。当今时代,教育者要想探寻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以新的有效标准来衡量教师课堂管理的行为和效果。
3.课堂秩序。
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渗透,无疑对于尊重学生个性需要、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具有深刻意义。但如若将课堂完全自由化、个性化,否定教师的教导作用,否定规则的约束和指向作用,则会导致课堂的放任无序,教学质量必然相应下降。因此,在确立人本主义的课堂管理目标的基础之上,必须借鉴、采纳行为主义严整系统的管理技术,将人本主义理念与行为主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管理实践中,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结合的落脚点就是课堂秩序。
课堂秩序(classroom order):指学生在可接受的限度内遵循的,对于特定课堂事件取得成功所必要的行为。[1](P3)建立并维持一定的秩序既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课堂管理领域中,人们对于秩序内涵的理解也是动态发展的。一般人们将课堂秩序理解为:“教师控制+学生服从。”这种理解方式从属于传统课堂管理,为传统教学目标服务。现代教学目标、现代课堂管理为我们提出课堂秩序的新内涵:即师生平等、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制定规则并遵守规则。这是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整合思想指导下的课堂秩序新内涵。
(二)建构以课堂秩序为核心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模型。
课堂管理本身是一个包含众多变量的、不易直接把握的高度复杂系统。为了把握其中隐含的基本规律,进而指导教学实践,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模型加以研究,即将课堂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教师课堂管理的行为轮廓——课堂管理行为基本模型。在有效课堂管理和课堂秩序新内涵思想的引领下,以课堂秩序为核心,我们将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秩序的建立、秩序的维持与秩序的恢复。模型图如下:
模型图所勾画的是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三个基本成分及内部的七个基本层面。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个别差异的存在,特别是由于不同课堂管理观念的客观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大体划分成三种典型的类型:专制型管理、民主型管理、放任型管理。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并不完全与某一类行为相吻合,但总是比较趋近于其中的某一类行为。在三类课堂管理行为中,民主型管理是我们理想的现代课堂管理行为方式。这种类型的课堂管理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每个管理环节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采取系统的行为主义策略,通过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及时地强化良好的学生行为、客观公正地以积极方式处理问题行为等步骤保证课堂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因此,民主型课堂管理是当代教师课堂管理行为改进与提高的最终指向。
三、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的现状,探寻教师的管理行为与理想的现代课堂管理行为之间的差距。
(二)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按照随机抽取样本的基本原则,选取天津市市区及郊县四所普通中小学校的任课教师共69名,发放问卷69份,全部收回且有效。从69名被试教师现任教的班级中,分别随机抽取5~6名学生,共429名,发放问卷429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共420份。
表1 教师问卷的描述统计(N=69)
题项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每题平均分
秩序建立(TA)
16
25.9596
3.2378
1.6225
确立管理目标aa5
8.333
1.3023
1.6667
制定课堂规则ab4
6.1449
1.3402
1.5362
形成课堂规则ac7
11.4783
1.8440
1.6398
秩序维持(TB)
12
18.5217
3.0899
1.5435
有效监控课堂ba5
7.5652
1.4800
1.5130
促进良好秩序bb7
10.9565
2.0539
1.5652
秩序恢复(TC)
8
13.0725
2.3659
1.6341
鉴别问题行为ca5
8.1449
1.6204
1.6290
矫正问题行为cb3
4.9275
1.0477
1.5425
教师的烦恼程度T37
1
1.52
0.56
1.52
教师的满意程度T38
1
1.86
0.35
1.86
全量表 38
60.9275
8.1445
1.6034
表2 学生问卷的描述统计(N=420)
题项数
平均数
标准差
每题平均分
秩序建立(SA)
6
9.5500
2.3470
1.5917
秩序维持(SB)
8
10.7952
2.5302
1.3494
有效监控(ba) 4
4.9810
1.2831
1.2453
有效促进(bb) 4
5.8143
1.8145
1.4536
秩序恢复(SC)
7
11.6452
2.1717
1.6636
对教师的总体感觉(S1)
1
1.85
0.46
1.85
对学科的喜爱程度(S2)
1
1.73
0.57
1.73
课堂气氛(S9)
1
1.44
0.63
1.44
学生的课堂感受(S10)
1
1.65
0.70
1.65
全量表 25
38.6592
7.4498
1.5464
2.研究工具:(1)课堂管理行为教师问卷(以下简称教师问卷)。根据课堂管理行为模型设计而成。问卷包括秩序建立、秩序维持、秩序恢复等三个分量表和教师的烦恼程度、教师的满意程度等两个总评题项,共38个题项。(2)课堂管理行为学生问卷(以下简称学生问卷)。根据课堂管理行为模型设计而成。问卷包括秩序建立、秩序维持、秩序恢复等三个分量表和对教师的总体感受、对学科的喜爱程度、课堂气氛、学生的课堂感受等四个总评题项,共25个题项。两个问卷均采用三级计分:民主型管理行为计2分,专制型管理行为计1分,放任型管理行为计0分。
通过信度、效度和鉴别度分析,证实本研究中使用的两个调查问卷是可信而有效的研究工具,具有较高的科学可行性。
(三)数据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总体情况。
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所获取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显示出下列结果。
经过平均数显著性差异检验,教师问卷中三类管理行为及各层面之间平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的共有5对,见表3。
表3 教师问卷各层面平均数的差异检验(N=69)
t值 sig(2-tailed)
TB-全量表
-4.097
0.000***
TA-TB
3.215
0.002**
TB-TC -3.447
0.002**
aa-ab 2.860
0.006**
ab-ac -2.246
0.028*
经过平均数显著性差异检验,学生问卷中三类管理行为及各层面之间平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的共有4对,见表4。
表4 学生问卷各层面平均数的差异检验(N=420)
t值 sig(2-tailed)
SA-全量表
4.253
0.000***
SB-全量表
-25.571 0.000***
SC-全量表
12.109 0.000***
ba-bb -9.161
0.000***
根据表1~4的统计结果,能够得出下述结论。
1.教师对自身课堂管理行为的评价与学生对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评价大体一致。具体而言:
(1)教师和学生在全量表、分量表以及分量表各层面的平均得分都介于1.24~1.67分之间,这说明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水平处于民主型管理与专制型管理之间,但更偏向于专制型管理;中小学教师普遍注意到课堂管理的价值,基本没有放任学生、缺乏管理的现象。
(2)教师和学生对三类课堂管理行为(即秩序建立、秩序维持、秩序恢复)的评价结果呈现出共同的趋势:秩序恢复行为最好,秩序建立行为次之,秩序维持行为最差。此结果说明教师在发现并处理学生违规问题方面的行为水平相对较高,更趋近于民主型管理,而秩序维持行为则是教师课堂管理的最薄弱环节,更趋近于专制型管理。
2.在建立课堂秩序层面,教师制定课堂规则的行为水平较低。具体而言:教师对于课堂中自己所期望的学生行为、自己所不能容忍的学生行为认识模糊;教师缺乏将自己期望的学生行为和所不能容忍的学生行为转化成课堂规则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生不能清楚地知道教师对自己有哪些行为期望;对于学生违反课堂规则的后果,教师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
3.在维持课堂秩序层面,教师的监控行为和促进行为水平都比较低,其中监控行为水平最低。教师监控行为的主要问题在于:不能对课堂内发生的情况做到明察秋毫;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违规行为;不能使班内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仅满足于部分学生处于学习活动之中;忽视或缺乏在相连的两种课堂活动之间进行顺利过渡的管理技巧等。教师促进行为的主要问题在于:不经常采用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无法保证自己的教学能够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对学习成绩较差或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缺乏应有的关注;对课堂学习小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重视不足等。
4.在恢复课堂秩序层面,教师的行为水平相对高于秩序建立和秩序维持行为,更趋近于民主型管理。这说明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教学中师生关系认识的深入,“学生主体”的观念已经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多数教师在处理违规学生时,注意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避免强迫压制,突出客观公正。但由于我国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建立课堂秩序时规则制定不明确,缺乏师生之间的共识,违规后果不明确等原因,教师恢复课堂秩序的行为与民主型课堂管理还存在很大的距离。
(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性的总体情况。
教师问卷中T37、T38两个题项和学生问卷中S1、S2、S9、S10四个题项,反映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感受情况。问卷所获数据经过频数统计,结果如表5。
表5 两个问卷中总评题项的频数统计(N教师=69 N学生=420)
01
2 total
T37 2
2.9%
29 42%
38 55.1% 69 100%
T38 0
10 14.5%
59 85.5% 69 100%
S1
17
4.0%
29 6.9%
374 89%
420 100%
S2
26
6.2%
62 14.8%
332 79%
420 100%
S9
32
7.6%
172 41%
216 51.4% 420 100%
S10 56
13.3%
34 8.1%
330 78.6% 420 100%
统计结果表明,课堂管理问题虽然广泛存在,但并未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除少数教师(14.5%)对课堂管理效果不很满意之外,大多数教师都比较满意自己的课堂管理效果;虽然有21.4%的学生在课堂中感到紧张、压力很大或无聊、乏味,有48.6%的学生认为课堂中的气氛并不令人愉快、充满活力,但大多数学生仍尊敬或喜欢任课教师,对于所学学科也不觉得反感。这一结果说明师生对课堂管理目标的理解尚处于较低的层面之上,对课堂管理的功能认识不清、期望不高。只要学生不捣乱、服服帖帖,教师就认为自己的管理是成功的;而学生已经习惯于接受教师的指挥与支配,对于缺乏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处之泰然。因此,一般情况下,师生之间能够相安无事。
(三)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与师生的课堂感受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1.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与师生的课堂感受性之间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将教师的三类管理行为及内部的各个层面,与反映师生课堂感受的各总评题项之间一一对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感受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分析数据略)。具体而言:
(1)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越趋近于民主型管理行为,因课堂管理问题而引发的烦恼程度越低,对课堂管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越高。在三类课堂管理行为中,教师恢复课堂秩序的行为方式与教师对课堂管理问题的烦恼程度之间关系最为密切。
(2)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越趋近于民主型管理行为,学生越尊重和喜欢教师,越喜爱该学科,课堂氛围越充满活力、令人愉快,学生在课堂中越感到愉快、热情和好奇。其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与课堂氛围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此外,学生对学科的喜爱程度与其在课堂中的感受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3)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与教师的三类课堂管理行为之间都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但其中与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的行为关系最密切,与教师恢复课堂秩序的行为之间关系最不密切。
2.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与师生的课堂感受性之间的回归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虽然能够确定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但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为证实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对于师生的课堂感受具有决定性作用,需要通过回归分析来完成。
本研究中被试教师与被试学生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即每位教师对应自己现任教班级的5~6名学生(称为一组学生),每组学生所评价的是同一位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数据处理时,我们计算出每组学生在S1、S2、S9、S10四个总评题项上得分的平均数,添加到相应教师的问卷数据之中,成为教师问卷的四个新变量,分别命名为MS1、MS2、MS9、MS10。将教师问卷中的三个分量表及内部包含的七个层面作为回归分析的10个预测变量;将上述四个新变量与教师问卷中原有的两个总评题项T37、T38共6个变量作为回归分析的效标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分别检验10个预测变量对各效标变量是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求出预测力。
本研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经过筛选,进入回归方程式的预测变量如表6所示。
表6 教师问卷分量表各层面与师生总评题项之间的回归分析(N=69)
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下面两个结论:
(1)教师对课堂管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具体而言:教师因课堂管理问题而产生的烦恼感受显著地受到课堂秩序恢复行为的影响;教师对课堂管理感到满意的程度显著地受到“鉴别问题行为”、“确立管理目标”两类行为方式的影响。
(2)教师在课堂中促进良好秩序的行为方式是影响学生对教师、学科及课堂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其他课堂管理行为层面对于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上述结果说明教师对于课堂管理的认识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不一致。教师认为能够及时发现、辨明并矫正学生的违规行为,就已经是令人满意的课堂管理了,这种理解已经滞后于现代教学的发展,仍属于传统课堂管理范畴。现代课堂管理应以激励学生热情、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显然,仅仅通过处理学生违规行为、有效恢复课堂秩序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有效维持课堂秩序的行为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调查与结果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虽然处于民主型管理与专制型管理之间,但更偏向于专制型管理;教师虽然普遍注意到课堂管理的价值,但其管理行为更多地指向于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问题,而不是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效率;最能够引发学生积极课堂体验的秩序维持行为,反而成为教师课堂管理行为中的最薄弱环节。为改变当前教师课堂管理的这种低水平状态,提高课堂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建议从下述三个层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课堂管理观,确立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课堂管理观。
在课堂管理观念层面,当前应主要关注:将国内外已有的课堂管理研究成果直接引入中小学,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关于课堂管理的理论素养;建立科学有序的课堂管理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形成明确而全面的课堂管理目标,激励教师不断革新自身的课堂管理行为。
(二)培养教师认识课堂管理行为的整体结构,进而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课堂管理行为模式。
在课堂管理结构层面,当前应主要关注:培养教师掌握课堂管理行为模型的整体结构,以此为依据,反思并相应改进自身的管理行为;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开展课堂管理行为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形成百花齐放、殊途同归的管理模式群。
(三)加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课堂管理行为技术的培训,建立培训和评价机制。
在课堂管理技术层面,师范教育与在职培训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两个改革领域。师范院校应该将课堂管理的理论学习和行为训练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使师范生在未任职之前,不仅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对课堂管理问题形成较系统的认识,并具备初步的课堂管理能力。
对于在职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职后培训,需要从两个角度加以考虑:建立完善的课堂管理评价机制,激励在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职后培训体制,使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课堂管理是一个微妙而复杂多变的研究领域。探索课堂管理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效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随着人们对课堂管理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课堂管理领域将日益为广大教育者所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将为教师的课堂管理活动提供科学而有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