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海发电公司码头卸船机是由中国华电工程公司制造的煤船专用卸船设备,额定出力1800t/h,总共2台,可用于5万-15万吨级别海轮的卸船作业。输煤系统的安全运行是火电厂整个锅炉用煤的前提保证,码头卸煤作业又是燃煤进入电厂的第一个环节,分析如何提高煤船卸货效率对于电厂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火电厂;卸船机;卸船效率
一、卸煤工艺流程简介
煤船到港安全靠泊后,卸船机放下悬臂,由抓斗将煤从船舱卸进料斗,通过振动给料机排出,再经三通挡板有选择地送到安装在码头上的两条皮带机中的其中一条,将原煤输送到斗轮机进行煤场堆料或者分流到锅炉。
二、卸煤效率影响因素
(一)生产卸煤效率计算方式:生产卸煤效率=卸货量/卸货时间
(二)客观因素:
1、天气:极端恶劣天气无法保证安全作业导致的作业中断,如:雷暴、大雾、季风(风力持续超过18m/s)、夏秋台风。
2、潮汐浪涌:主要指冬季季风引起的浪涌但未达到需要离港避风要求的气象条件对已靠泊煤船的影响。第一,煤船晃动幅度增大对上下船的清仓和保洁人员造成潜在安全隐患;第二,较大浪涌影响卸空之后查验水尺,在核对卸货量上存在争议。
3、政策影响:相关环保设备投用未达到国家环保政策对扬尘的强制控制要求等。
(三)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卸船机司机的操作技能水平、推耙机作业水平,以及卸煤作业工作流程安排的合理性。
1、卸船机司机个体的操作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单位时间的卸货量,是生产卸货效率的主要因素。
2、在清仓阶段,推耙机的作业水平是影响清仓效率的重要因素。
3、两台卸船机协同其他生产参与者作业需要合理的安排,从开卸到卸空,怎么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工作不间断,是控制卸货时间的主导因素。
三、生产流程的控制
(一)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的质量控制
近年来燃料系统设备老化严重、故障频发,皮带机等设备多次受损,卸船机起重作业的部件亦已多次出现问题。设备管理部门及维护承包商集中于消缺检修,设备安全运行压力大。
1、无船期间:加强与设备部及维护单位的工作沟通,落实设备的定维定检工作,加强设备状态详细分析,合理安排备品备件,及时检修消缺。煤船靠泊前24h做好设备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备用。
2、煤船靠泊期间:严格落实燃料设备的定期试验与轮换工作,确保卸煤系统设备“一路运行、一路备用”。合理利用运行人员交接班的时间,尽早安排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对于易磨损的设备,如抓斗、钢丝绳、入厂煤采样装置等设备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消除。避免因检修设备时间太长造成运行人员交接班完成后卸煤设备无法及时启动。
3、卸煤作业期间如若出现设备故障,在保证各方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抢修时间,尽快恢复卸煤作业。
4、推耙机定期试验。及时添加燃油,试验推耙机的工况,重点针对推耙机的液压油路系统、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检查。
(二)运行中设备的巡检
加强设备运行工况专业分析,提前做出预防性的专业方案。各个运行班组严格执行运行巡检维护工作要求,做好运行设备的参数测量、记录工作。专业专责与运行班组共同加强设备的状态监督及巡检维护工作,保障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三)卸船机司机操作技能水平
控制抓斗平稳运行是卸船机司机卸煤作业的基本功,从静止到全速运行再到静止,从料斗上方到煤船的舱内,抓斗的位置及运行工况在不断变化。控制好抓斗的运行轨迹,在实际操作中寻求最优最稳路线,正确处理运行中突发的各种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
孰能生巧,熟也能使人盲目自大。一方面需要要求操作司机技术过硬,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求每个操作司机加强学习,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优秀的职业素养,爱惜设备,避免盲目操作、野蛮操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求在作业过程中观察舱内杂物情况,防止异物对设备造成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才是生产中最大的效益。
(四)卸煤过程控制
1、防撒煤
目前我们卸煤过程中卸船机撒煤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操作司机在卸煤过程中抓取档位选择不合适导致抓煤太满,抓斗在运行过程中煤从抓斗两侧滑落造成撒煤。○2卸船机抓斗无法闭严,起升和行走小车过程中,煤从未闭严的抓斗缝隙中撒落,这是目前撒煤最主要的因素。○3操作司机对小车加减速的控制不合理,抓斗运行过程中的惯性造成撒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控制技巧:○1少拉多跑,灵活换挡,合理采用深挖、闭斗+45℃角下降(上升)模式,将抓斗内的煤量控制在两侧不滑落为宜;○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抓斗在没有闭严的情况下严禁出舱口;○3开回料斗上方时控制抓斗停稳之后再开斗。
2、开舱煤作业要求
开舱煤开工作面时要遵循“先高后低”的抓煤原则,先将工作面修平后再分前排后排抓煤。同时要根据舱内时实际状态及时换排,开舱煤作业过程中每排抓煤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在一个工作面挖坑造成高煤堆塌方后抓斗的打转和埋斗。并且按船方要求合理安排各船舱抓取顺序,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协调各舱抓取时间及顺序,控制舱内剩余煤量。
3、中舱煤作业要求
抓中舱煤时要及时修整较高的煤面,减少煤堆塌方的风险,从而避免埋斗、抓斗打转的情况。在整个抓煤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工作面的平整,遇到较高的煤堆及时抓平,海、陆两侧的煤面也要保持较为平整的工作面。抓斗打转时要及时起升或下降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抓取的工作面平整,平整的工作面不仅有利于高效的卸煤,还可以有效避免抓斗闭斗后斗内的煤不平整,斗体运动过程中造成的两侧滑落撒煤。
4、底舱煤作业要求
底舱煤作业时,舱内余煤较少,注意控制下斗提前减速,防止砸坏舱底。因舱内余煤主要集中在四个角落或者前后两条边(个别船只舱内海路侧较深时余煤也会相对较多),适当前后走大车调整抓斗位置,注意抓斗的钢丝绳不能与舱口摩擦,严禁斜拉和甩斗作业,禁止抓斗单角与舱壁发生撞击。在清舱阶段时因煤量较少可以二合一并斗抓煤,将少量的煤归并到一堆后再一起抓出船舱。
5、下舱前作业准备
在底舱煤作业过程中合理控制舱内余煤不会存在大规模坍塌威胁下舱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下舱楼梯口已露出安全距离,中间有可以保证推耙机作业的空间,对比卸货皮带称估算数值达到参考值时,码头当值班长及时通知船方打开下舱楼梯口,并安排人员进行舱内气体检测和活体试验,按照常规下舱的顺序清理下舱楼梯积煤,为吊入推耙机下舱清舱作业进行工作准备。同时,按相关的安全管理要求准备相关的操作卡,安排专人监督作业。
6、舱内作业:以7个舱煤船举例
○1吊入作业:以前从码头面吊推耙机入船舱的顺序是由1号卸船机吊7642,平均每吊入一台的时间约为20分钟,先吊进推耙机的船舱意味着比其他船舱多20分钟的耙煤时间。舱内第一遍耙煤时间约为50分钟左右,而两台卸船机作业仅能隔一个船舱,所以在经过长期实践的验证,将吊入顺序改为6427。同时,1号机在吊6舱时,准备下4舱的推耙机可直接停到6舱位置装绳起吊再到4舱下降,同理准备下2舱的推耙机停放到4舱位置,这样在1号机吊入作业时2号机可以在31舱继续抓煤,在1号卸船机最后吊完7号舱时,64舱已经耙好第一遍,这个时候当1号卸船机解除推耙机吊绳后,便可以直接到6号舱抓煤清舱,大大减少了整个卸煤线设备长时间空转或完全停机的时间。
○2推耙机作业:舱内作业时,因清舱余煤较多的在四个角,卸船机抓斗无法抓取,因此在第一遍的时候应该尽量将四个角的煤往中间耙,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再考虑推平煤面。第二遍、第三遍时再合理规划前后排耙煤顺序,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掌握舱内作业规律,“又好又快”的完成舱内的耙煤任务。
○3换舱作业:目前清舱作业总共分为两轮,第一轮6427第二轮135,在第一轮清舱接近尾声的时候没有必要一定先将第一轮的四个舱清干净了再换舱,当最后差不多一遍耙好之后,卸船机可以几斗抓完的情况下,便可以安排进行换舱作业,6换5、4换3、2换1(常规船只靠泊条件允许下1号卸船机能往1号舱吊入推耙机)、7吊出码头面,如果因舱内卸货进度影响,可根据实际进度进行调整,保证每个舱内的进度符合总卸货进度。
○4吊出作业:按照理想进度1号舱内煤较少,在完货1舱后,3舱余煤能控制在20分钟内归好小堆(5号舱40分钟)时,2号卸船机便可以直接先从1号舱开始往外吊,1号机继续抓煤,吊完1号舱时3舱归好堆先吊推耙机,吊好3舱时5舱归好堆。全部吊出后,2号机退出船头,1号机继续抓完35两个舱内余煤,此时7个舱全部完货。
(五)各个生产参与者的有序协调
从煤船靠泊到离港会涉及到多方参与者:船方代理、商检、公司经营部、运行操作人员、设备部点检人员以及检修人员、推耙机司机、保洁等。如何做到煤船靠泊前设备的试运,靠泊后的联检,确认可以开卸后各个班组交接班期间的设备检查、码头面及舱盖的保洁工作,以及最后清舱阶段推耙机的和卸船机的协同作业等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每个参与者有序地进行。
四、结束语
通过对整个卸煤作业的环节控制分析,能发现更多合理优化的细节,例如:吊入时顺序的改变;卸船机换舱、换排,吊扒机时走大车抓斗就位一步到位技巧;换舱时卸煤线不停或减少设备空转时间等等,每一项减少的时间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影响着整个卸煤效率。火力发电厂中输煤系统虽然在火力电厂生产系统中属于辅助系统,在火力电厂的各个生产环节中的重要性虽然比不上汽机、锅炉、电气等专业,但是提高卸船机卸货作业效率,有利于更好的改进我们的生产作业流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为平海发电公司打造标杆电厂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广东惠州平海发电厂有限公司《1000MW超超临界压力燃煤发电机组燃料运行规程》(2014).[S]. 56-1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6164.1-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011).[S] .118-138
[3]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卸储煤值班员》[M].中国电力出版社
论文作者:孙国强1,李润池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作业论文; 抓斗论文; 设备论文; 舱内论文; 时间论文; 船舱论文; 工作面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