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华
浙江兴科科技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创新管理模式,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程序,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本文笔者将围绕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由于其涉及的内容与环境众多,例如质量管理、材料管理、施工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但建筑工程管理实际工作当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等方面,为了迎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应深化改革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根据市场的发展特点与消费者的需求来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
1.1 能够满足国内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代化社会的经济增长支柱,但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诸多的弊端与漏洞,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步伐,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进度,不利于建筑业的长期发展。如果我国建筑业想要跻身于市场竞争的洪流之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首要任务就是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要创新管理技术,并且要将创新模式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保障建筑工程在管理与技术方面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节约投资成本,积极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1.2 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理念,并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经过不断的实践,制定最适合我国建筑国情的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生产能力。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发展进程中,应更加注重科学化管理,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与生产力方面的改革,积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1.3是实现资源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
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建筑企业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例如,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可以创新管理模式,根据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实行不同的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的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能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岗位施工人员还能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了解自身的绩效与权责,建筑企业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再根据施工人员的特长进行合理的分配,将施工人员的优势最大化,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缩短施工工期。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2.1缺乏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度
我国建筑企业的现状是缺乏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度,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得不到科学、系统的保障,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应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与施工技术,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我国在部分的建筑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管理人员的建筑经验为管理手段,特点是部分小型的基础工程项目。主在原因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由基层施工人员中提拔出来的,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将新型的管理模式合理的运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基础条件不足,创新工作得不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与水平不足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管理的质量。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知识是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知识,以至于无法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应用 到实际管理过程中,更无法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绝大部分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还存在文化水平不足与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
2.3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虽然已有了显著的效果,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与技术相比仍然较为落后,我国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在管理机制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陷,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缺乏细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管理内容与标准,导致在发生问题时,出现互相推脱、互相扯皮现象,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如此混乱的建筑工程管理,将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3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组织结构的创新
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筑企业应构建企业管理机构,在该机制构建过程中要保障其独立性与权威性。管理机构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借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明确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到人,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与标准,履行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建立严格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考核制度,根据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对其管理质量与管理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对表现突出者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或者出国学习机会等,对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管理人员,要严肃处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3.2管理理念创新
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首先要创新工程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理念创新的重视度,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化改革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重视管理理念的创新,利用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形式来提高管理理念的创新。有了创新的管理理念,才能将理念贯彻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优化管理流程,正视建筑工程管理的经济性与服务性。在创新管理理念过程中,切忌盲目引进新型管理模式,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改善管理手段,否则可能会造成反面作用。
3.3管理技术创新
管理技术的创新工作主要包括现有技术的升级以及新型技术的开发等方面。管理技术的创新可以从建筑企业内部实行,也可以从外部引进,内部执行就是建筑工程管理内部根据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对管理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完善,外部引进则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因此,应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节省工程管理成本,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
总结:
建筑企业也应该跟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日常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并认真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当中,强化工程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张启蒙.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区,2017(05):118-119.
[2]王东辉.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1):15-16.
[3]丁亚洁.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建设科技,2018(02):91-92.
[4]陈世伟.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居舍,2017(29):81.
[5]王惠萍.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居舍,2017(26):120.
论文作者:沈良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我国论文; 模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