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几年来,虽然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在思想认识上、政策上存在不少问题,发展十分缓慢,并且还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待于澄清认识,以便提高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能够健康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过去我们强调地方大学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它的特色是地方性、职业性、应用性等。实际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什么特色了。因为对于职业性的含义长期存在着争论,至今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地方性的实质是地方所需人才的特殊性,一方面有些专业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优势技能所需人才而设置,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烹饪技术(不同菜系)、玉(宝)石加工(不同材质)、皮革加工(原料充足)、航运管理(位于河海)等。而大量的专业是属于机、电、计算机技术、化工食品、工艺美术、经济会计管理等通用技术专业,高科技技术引入这些领域中,使之具有显著的通用技术性,并不是什么地方性特色,差异仅在于某些地区的某种专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要想提高办学效益及就业比例,必须扩大招生的地域范围,否则,生源和就业问题将无法解决。应用性问题涉及到办学的层次,我们经常说,毕业生要取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资格证书,而这些证书的管理属于劳动部门,其培养目标就是生产第一线的直接劳动者,取得这些证书的主要是技校或者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从实践中看,我们的毕业生取得相应的中级技能证书(一般均分为初、中、高三级)没有什么困难。而这些等级证书对于我们的毕业生来说一般是属于低水平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机械工业部发布的劳部发[1999]77号文件《关于颁发〈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包括铸造工、铣工、电焊工等机械类13个工种)的通知》,其文化程度均要求初中毕业,也就是说理论知识水平要求较低。而要达到技师或者高级技师的实际操作水平,我们的毕业生相对困难就多了。当然,职业中专或者职高的学生在校学习到的技能恐怕与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充其量只能是某一个方面的熟练工,是否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未知数。与此同时,职业等级证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是否会象现在的大专毕业证书一样,其结果是不得而知的;取得某一种等级证书而无法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怎么办?有些专业没有职业技能鉴定岗位怎么办?等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人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特别是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而不是学校有什么学科带头人就办什么专业;专业教学内容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增大实训比例,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前的技能训练;毕业生能基本顶岗工作;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制度等(注:张天保.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校建设,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7,(11))。这样的认识从道理上说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此,从目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并不存在明显的特色,只是强调了增加实践环节的教育,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度,设置的专业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毕业后主要从事应用性、技能性的工作。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从河南省目前的几所职业大学来说,有的在努力向普通高校看齐,求得一个稳定的发展;有的在转变思路,探讨校校联合,形成地方性的规模效应,办成当地的综合大学;有的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事实上,放下架子,办成高等技工学校也不失为一种崭新的模式。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管进行什么样的改革,培养目标都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所办专业必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品——毕业生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大多数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从发展观点看,许多行业的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成为系统工程,靠个人的力量,靠某一领域专长已经不够用了,团队作用非常重要。善于与人共事,善于组织协调才能产生效益。有人认为,下个世纪最缺、最难得、最先脱颖而出的人才不会是偏向某一单项的个人英雄,而是复合型人才。既要善于与各种层次的人打交道,有组织和领导能力,善于调动团队积极性;拥有本专业业务能力,还要具有其它某一学科的知识,工作的岗位是一些学科的交叉点,并且知识要不断更新。还有人认为,21世纪人们将没有职业观念,而只有项目观念等等,尽管这种意见尚未能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它至少反映了到21世纪人们的职业分工不会很稳定,工作内容的变化将会很频繁,将会产生许多今天想象不到的新行业、新工作(注:王义遒.进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北京大学学报,1996,(6))。
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让他们在大学教育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和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是在理工科学生中,加强实验实习的教学环节十分重要。但与此同时,出现了不少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过分强调实习实训教学,教学时数所占比例过大的现象,而使理论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完整的教学体系遭到破坏。长此下去将会出现大学生轻基础、重应用的倾向,从而使高等学校承担了一部分应由企业承担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职能,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主任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社会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观念和标准有关,很多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条件往往是“专业对口,操作能力强,上手快,一招来即可用得上”,学校的师生为便于就业,就必须向这个标准靠拢。由于社会上的择人标准被用作评价高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为了迎合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要求,高校在教学计划中过多地增加技能性、操作性、专业面很窄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而大大减弱了综合知识的教育。
从1998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看,共分为11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类249种专业。与原目录相比,专业种类减少了50.6%。因此,从专业设置看,主要是淡化专业,强化基础,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如果职业教育过分强调技能性,势必削弱基础课程的教学,使毕业生的素质不高,就业面过窄,影响学校和学生未来的发展。
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毕业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热爱工作、踏实敬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决不能把是否具有某一方面的技能作为衡量成才的标准。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方面的技能只能是一种优势,而不是立足的核心。只有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具有一定的基本素质和较快接受新知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以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培养出大专学历的毕业生,不应当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
对于“素质”一词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按现今的教育学理解,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注: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6))。“素质教育”则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使学生能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业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目前,我们都在谈论着“素质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们把素质教育错误地、简单地理解为多开设一些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课程或讲座;认为培养“专才”的目标值得怀疑。实际上,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基础扎实的“通用型人才”或称为“复合型人才”。
不少人认为,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构建KAQ(knowledge,ability,quality)模式,即知识、能力、素质模式。知识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知识,它应该宽阔而且扎实;第二类是专业知识,要求先进、现代,处于时代的前沿;第三类是交叉知识,它要求有复合性,并且跨度较大。能力是人类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一是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书面、外语表达能力等;二是动手能力,现在尤为注重计算机能力;三是创新能力,这是一种无法用外在的行为去形容的能力。人类的创新,与类比能力、人的逆反心理的综合分析方法都有很大的关系。四是组织能力,要在新世纪的工程或科学领域内有所作为,必须要有能调动一批人、组织一批人进行工作的能力。现在有许多学业优良的学生,他们习惯于单独办事,很难团结一批人进行工作,或者出现“夫妻店”,他们都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思想素质要求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要讲道德,包括公共道德、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我们不希望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说跳槽就跳槽,置单位、集体的利益于不顾;在文化素质上,既要有文化、艺术方面的素质,还要有科学素质。对文科经济类学生来说,科学修养特别重要。对工程类和科学类学生来说,文化艺术的修养也非常重要;最后要求心理素质要好,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乐观、大度、灵活、敏感,这些是事业成功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上述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相辅相成、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使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也可以通俗地说素质就是做人的修养。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使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因此说,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的位置。在校期间,学生所具有的素质的高低无法用一个量化的标准去衡量,只有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渐成熟并显露出来。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博士生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而空有某一专业知识,下岗不是什么新鲜事。同样,一个教授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转换专业方向时无课可授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