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的运用到国家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智能变电站中对先进的电力管理设备进行应用。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相比,处理效率更高。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应用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运行管理方法的研究,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
1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变电站势必会朝着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要想保障我国的变电站能够可持续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对自身的运维管理水平进行不断的提升。要加强和巩固整个运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在运维系统使用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提升专业的技能,增强运维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运维管理工作能够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智能变电站概述
2.1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
智能变电站指的是,通过利用一些较为先进环保,科学性较强,可靠性较强的智能设备,来实现变电站在工作过程中的信息数字化以及平台网络化的理想目标,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的共享。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也可以对已经采集到的信息,自动地进行测量和监控,从而制定出相关的保护对策,这些都是智能变电站所拥有的显著的功能,而且,智能变电站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对电网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智能变电站,也可以通过调节分析、决策等方式,来与相邻的变电站进行互动,从而实现两个变电站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2.2 智能变电站的结构特点
智能变电站的结构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首先,对于过程层来说,在这一层中它主要是包含了一些智能的组附件以及智能的设备,从而对智能的终端进行合并单元,完成电站整个电能的分配和变换工作,从而保障电能能够得到及时的测量与传输,具有一定的监管和控制作用。其次,是间隔层,间隔层通常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在间隔层中,可以通过间隔作用的方式,来对一次设备的功能进行操作,从而实现远距离的输出和输入工作,保障智能传感器和控制通信器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最后,是站控层,在站控层中,它主要包含了自动化系统,站控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对时等子系统,面对全站或是一个以上的一次设备的测量与监控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数据采集的方式,来实现相量采集,电能量的采集工作,从而对整体的信息提供一定的保护。
3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性问题。首先智能变电站内部设施安全可靠的运行,必须保证基础设施的安装正确无误。但由于目前安装人员普遍的技术不高等问题,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设备其安装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果安装人员不仔细检查,便会出现设备的安装错误,导致变电站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其次,由于智能变电站使用的是对等的形式,如果一个环节遭到破坏,其他的环节也会受到牵连,以至于整个网络遭到损坏,影响了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可靠性问题。有源电子互感器需要设置模块和原件,而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不间断的供电,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光学传感器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光纤接口处的可靠性。而高压电子传感器极易受到磁场的干扰,导致信号变形,影响了设备的运行。
3.3 安装保护问题。为了保证变电站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变电站的使用寿命,会安装一些相关设备来保护变电站中的电缆。目前经常用到的设备是智能汇控柜,这种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及其的严格,使得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手段和设备来保证智能汇控柜的安装,增加了额外更多的成本。而且,在设备的检修和运行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影响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4 快速保护问题。由于电子互感器要经过交换机、合并单元才能完成数据的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时间较长,不利于进行快速的保护。
4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策略的合理措施
4.1 顺序操作模式
单间隔顺控操作的具体流程如下:采取人工方式完成对目标状态的选择,自动判断设备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的初始状态,实现程序化操作票的自动调取,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对操作以及监护人姓名的输入,由相应的工作人员对程序化操作票进行确认,确认执行程序化操作后,执行相应的程序化操作。倒母线顺控操作,人工输入操作、监护人姓名,自动调取程序化操作票,人工定义程序化操作票号,人工确认预演程序化操作票,人工确认执行程序化操作,执行程序化操作。
4.2 智能辅助系统的应用
变电站运行管理期间,应当注重对智能变电站中智能辅助系统的合理应用,通过该方式,也可以使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规,对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相应的通信技术进行综合应用,从而使智能变电站的监控水平以及质量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及时了解诸多电器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从而为相应管理人员具体工作的开展能够提供相应支持。在对智能辅助系统应用时,管理人员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各种先进技术进行应用,使变电站管理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使变电站中的故障检测系统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及时发现故障,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故障加以处理。
4.3 投退操作
投退操作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软压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保持规范化。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智能变电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确保不会由于投退机理不同,引发错误,各项操作都要依据标准进行。
4.4 加强人才的培训力度
为了使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我们就必须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定期地开展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为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化人才。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邀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或是设备生产的厂家,来对自身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也可以邀请一些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人员,来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展开深入的讲解,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针对设备的特点以及功能进行深入的掌握,为设备日后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其次,也可以通过派工作人员外出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和提升自身团队的素质修养,可以加强变电站和变电站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的交流自身的工作经验,也可以采取联调的方式,派遣一些工作经验较足,专业知识较强的员工,对设备的现场安装和调试进行验收,从而对设备的资料进行收集,开展更加规范的编制和学习,不断地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培育出专业的运维人员,从而为整个智能变电站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 结语
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是电力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以及变电站安全、设备、组件、以及软压板等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智能变电站正常、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霖.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硅谷,2015,8(04):196-197.
[2]刘章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7):161-162.
论文作者:陈全胜,田莹莹,秦向东,宋光明,时文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式论文; 间隔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