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困扰与城市公共排水系统滞后的矛盾分析论文_张锦添

“泽国”困扰与城市公共排水系统滞后的矛盾分析论文_张锦添

南城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年来,“泽国”一词在暴雨频发时节常常登上网络新闻及报刊头条,特指大中型城市中在强降水下出现内涝的情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部分的城市却长期受到内涝的威胁,这反映出城市建设与公共排水系统发展严重滞后的巨大矛盾。本文主要就这一现实矛盾,对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矛盾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排水系统;自然灾害;城市内涝

引言:

据了解,2017年5月底到6月,东莞市遭遇来一次暴雨袭击,造成多处桥梁道路,街道到积水,近千辆车辆被淹,多处地区出现供电中断。据了解,此次水灾中有二十六个镇街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全市共有五人死亡,一人失踪,五百六十二间房屋倒塌,房屋损坏四百九十四间,受灾人口近三十万人,农作物绝收面积达五千八百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七亿三千万元。这次严重的灾情不禁令人深思,城市化建设水平位居我国前列,在强降水灾害面前仍然显得脆弱不堪,这次灾情暴露出了我国城市建设中公共排水系统滞后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的“泽国”困扰

(一)城市“泽国”现状

“泽国”在当下特指我国城市内出现的内涝自然灾害,城市内涝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短期城市遭遇天气影响强降水或者连续性降水,城市内排水的能力差,导致出现比较严重的积水现象[1]。当今、城市内涝的现象在我国目前越来越普遍,仅在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近80座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在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人员死亡和失踪,因此“泽国”现状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一大困扰,内涝问题亟待解决。

(二)我国城市内涝特征分析

1.内涝发生的普遍性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内涝逐渐表现出地域范围广、发生频率逐渐变快等的普遍性特点。首先、在地域范围方面,以往的城市内涝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等水系比较发达、地势比较低且降水充沛的地区,而随着目前气候的不断恶化,降水逐渐不规律,在我国某些内陆城市也出现了严重内涝。其次,在发生频率方面,同样由于气候恶化,导致的降水不规律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在城市内出现内涝的可能性不断增大,近年来城市内涝出现的次数也逐渐增多。

2.城市内特定地点的内涝

当城市内出现内涝时,城市内的某些地点所受内涝影响较其他地区而言更为严重。较为突出的体现在立交桥、地下人行通道、地下涵道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这些地区由于本来的基本地貌受到人为建设更改,造成抗内涝能力降低,也更容易产生内涝灾害,并且一旦这些交通设施受到内涝灾害影响,通常会造成了交通瘫痪,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损失。

二、造成城市内涝的因素分析

(一)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不完善

城市的内排水设施建设不完善是造成城市内涝的首要原因。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大幅度发展,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而地方政府在城市设施建设中为着力表现政绩,将大量的目光集中到地铁建设、地标性建筑建设等等的环节,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等短期内无法看到成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这使得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工程不够完善,仅能够满足小幅度降雨的城市排水,而在面临短时间内强降水或者持续性的降水时,城市内排水系统捉襟见肘,排水能力严重不足,进而引发城市内涝。

(二)城市公共排水系统建设标准低

城市内涝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标准低。早在19世纪,法国巴黎的城市排水建设当中,就已经将城市的排水系统标准,设置为抵御五年一遇的强降水情况,并且发展到目前,巴黎的下水道建设发达程度甚至比过地铁建设,并且其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已经上升到能够抵御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强降水。而目前国内的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中,所采用的仍然是五年左右的强降水抵御标准,这显然已经不符合如今的自然气候环境,这也使得很多城市的排水设施面对如今越来越频繁的强降水,排水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两三年以内涝[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城市路面硬化过于严重

城市化建设中的显著特点,就是对城市路面的硬化处理,而这恰恰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一大因素。面对强爆降水,除了城市排水系统的作用之外,城市内土壤的渗透也是排除积水的重要方式,而目前城市建设中大范围的路面硬化以及地表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覆盖,使得城市内的土壤露出范围、绿地范围都大幅度减少,城市失去了土壤渗透这一重要的排水措施,并且硬化的路面也极易形成积水,增加了城市内涝出现的可能性。

(四)城市民建范围的扩张

城市周围的湿地和湖泊,除了为城市带来淡水供应和绿化之外,在城市的汛期,同样承担着洪涝的疏解分流作用。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内,过度的民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导致填湖造地现象越来越严重。以东莞市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几多个大小湖泊,因房地产开发而消失,城市内湿地面积减少了近一百平方公里,这使得城市内湿地对于洪涝灾害的排解能力大幅度降低。

(五)城市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

城市内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者间接的引发了城市内涝。部分城市对于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短时间内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会使地下土质恶化,土壤对于水分的渗透和吸收能力降低,这使得地区内极易出现积水。此外,城市周围河道内垃圾的随意排放,导致部分河道被过量垃圾阻塞,河道的排水能力降低,进而在汛期城市内的积水无法被顺利排出,导致城市内涝。

三、“泽国”困扰与城市公共排水系统滞后解决策略

(一)加大排水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标准

我国城市在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城市建设理念的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除了对基础的交通和建筑等等的建设,对于排水系统等具有隐形效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当有足够的重视,城市的建设资金应当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有一定的倾斜。此外,针对目前的气候环境恶化、暴雨频发的现状,城市建设中应当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将排水系统标准提升到抵御50年一遇降水,以提高对于城市内涝的处理能力[3]。

(二)建立责任追究、灾情预警机制

对于管理机制的完善也是解决城市内涝的重要手段。就目前而言,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手段就是建立问责机制,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中划定责任人,当城市排水系统出现问题,高标准的城市排水建设完成后出现内涝后,对于责任人及时问责,以此来督促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质量的提升。同时,应当建立灾情预警机制,对于近年来的降水情况做大数据统计,针对可能出现内涝灾害的时段,采取提前的预警处理,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城市内涝带来的损害。

(三)学习引进先进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经验

城市的内涝是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城市面临的困扰,而在某些大型城市内涝解决十分有效。如巴黎、伦敦等国际性大都市,其发达的排水系统使得城市内极少出现内涝,在我国排水系统的典型城市如青岛、香港等,也逐渐建立完成城市内完善的排水系统,降低了城市内涝出现的可能性。这些先进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经验,值得城市建设者们去总结和学习,并将这些成果结合到自己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中,以提高城市抗涝能力[4]。

四、结束语

总之而言、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城市建设设计者足够多的重视和相关的资金投入,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以提高我国城市的宜居水平和城市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连成立.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J].河北企业,2015(9):110-110.

[2]杨光,郭劲光.“泽国”困扰与城市公共排水系统滞后的矛盾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2):60-66.

[3]孙艺,刘萍.城市排水系统建设[J].才智,2009(22):146.

[4]杨承志.厦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J].福建建材,2014(2):90-93.

论文作者:张锦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泽国”困扰与城市公共排水系统滞后的矛盾分析论文_张锦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