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中的贷款交易研究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美国论文,经营战略论文,启示论文,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论
贷款交易被国际领先银行所广泛开展,美国商业银行很早就改变了传统的“发放—持有”的经营模式,改而通过对信贷资产实现深度开发来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转型。因此,研究国外贷款交易的具体特征,特别是研究贷款交易本身在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开展相关业务并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商业银行对贷款交易的广泛参与使得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诞生了一个内部交易市场。而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部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成为全职的贷款交易者。在市场发展初期,银行占据了二级市场,无论贷款交易的买方还是卖方,都以银行为主要参与者(Gande and Saunders,2006)。尽管随着市场的发展,非银行机构逐步取代了银行成为二级市场交易的主要参与者,但是银行参与贷款交易的深度却更甚于早期。其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贷款提供者和购买者来参与市场,更多的是作为市场主导者和经纪人来促进贷款交易活动。20世纪90年代早期由BT Alex所主导的专门的贷款交易平台在大量机构中被运用。如今,尽管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和高盛这些机构依然扮演着交易者的角色,但他们更多的是作为经纪人来参与市场(Yago and McCarthy,2004)。
根据Saunders(1997)的统计,在美国大约有30个全国性的贷款交易平台系统,且大都为大型银行所主导,其中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各占一半。另据美国银团及贷款转让协会(Loan Syndications and Trading Association,LSTA)提供的资料,预计在全美仅杠杆贷款市场就有10~15个大的和活跃的贷款交易平台。由此可见,贷款交易在美国商业银行中确实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与应用。
二、贷款交易在美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贷款交易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关系,我们较为深入地考察了贷款交易在美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一)贷款交易改变了美国商业银行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自从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后,信用风险集中所带来的危机使得商业银行提高了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但是早期美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也相对单一,银行无法对其所持有的资产进行积极的管理,不能根据需要卖出一笔贷款,也没有贷款回购市场,更不可能在不脱离某项放贷业务的情况下卖出该业务的部分风险溢价。其主要的信用风险管理也处于一种静态的、被动的传统模式中。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每个银行都在经营地域和客户基础上存在比较优势,这必然会产生信用风险集中的情况。因此,银行业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如通过历史财务数据和相关指标来评估单个借款人的信誉显然无法准确描述风险的动态性。而降低对某一个或某一类借款人的风险暴露,又可能导致银行的业务损失,失去已有的客户关系。这样,传统的单一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信用悖论”问题,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创新就成为一种迫切的内在要求。于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开始尝试通过贷款交易来解决上述问题。贷款交易能够通过各种灵活的交易技术和手段来转移商业银行持有贷款的多种风险,并为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这种“信用悖论”问题提供了妥善的解决方案,使得美国商业银行可以在保持与客户信贷关系的同时,从资产组合管理的角度把部分信用风险转移出去,以避免对单一客户以及对行业或区域的信用风险集中。
从理论上讲,美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配置效率的基本方法就是运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应、改造和完善信贷资产所处的环境,管理方法的技术创新改变了信贷资产管理的约束环境,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低成本方案。当前,美国商业银行包括贷款交易在内的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技术已经日渐成熟,而由此所形成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也成为主要的信用风险交易和配置市场,这使得银行摆脱了以往被动的、静态的信用风险管理单一模式,而能够充分利用创新型工具来实现对银行信用风险的积极的、主动的管理。
(二)贷款交易改善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品种和收入结构
在美国《现代金融服务法》正式出台之前,美国商业银行受限于分业经营的监管要求,业务品种和收入结构相对集中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领域。为了突破业务限制,贷款交易作为一种信用服务创新产品被广泛地开发并加以使用。
如前文所述,美国大中型银行广泛地参与了贷款资产销售活动,许多银行都成立了贷款流通的中介部门专门从事贷款销售活动并从中获取收益,其中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纽约银行等等(姜瑶英,2000)。根据FDIC的资料,2006年,美国中型商业银行通过贷款销售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占其净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4%,大型商业银行同一比例为2.1%。而同期上述两类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交易所获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48%和4.83%。由此可见,贷款交易与资产证券化业务一样,成为美国传统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获取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
当然,贷款交易对美国商业银行经营的贡献并不仅限于此,其在实现增加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的同时,还通过贷款交易逐步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融合,并且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三)贷款交易促进了美国商业银行市场分工格局的形成
在国际银行界,根据银行主要业务类型往往将银行划分为批发银行(wholesale bank)、零售银行(retail bank)、批发/零售银行(wholesale/retail bank)等。其中批发银行业务主要是指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从事大额融资中介的金融活动,其对象主要是面向大的工商企业和机构,贷款额度较大,期限一般较长,可以是抵押或者无抵押贷款,较多地采用浮动利率计息。而零售银行业务主要面向消费者个人和小企业,其业务量相对较小,并且大部分是中短期贷款,多采用抵押的形式和固定利率计息(李吉平、陈民、唐克定,2000)。
西方银行业的长期发展,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分工,不同的银行在其中承担了不同的主要业务,并相应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美国,兼营批零业务的银行有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批发银行有J.P.摩根和信孚银行(后为德意志银行所兼并),而其他大量的中小银行和社区银行构成了广泛的零售银行体系。在欧洲,主要的大银行往往集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并且以批发业务为主,这其中包括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里昂信贷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等。从国际银行界的情况来看,批发银行往往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属于大型的银行机构,并拥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从其经营特点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的批发银行广泛地引入了金融创新工具,如资产证券化、贷款交易等,并通过这些工具广泛地与零售银行开展业务,而上述业务的开展又进一步导致了更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因此,资产证券化和贷款交易业务实际上促进了美国银行的市场分工。
Saunders(1997)指出,美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已广泛地参与到了贷款交易活动中。其中大型银行主要作为出售者参与交易,根据统计,早在1990年,美国出售的贷款中,有86%为全美排名前10的大银行所出售,此后的40家大银行销售的贷款则占到了另外的10%。与此同时,很多投资银行和中小银行成为贷款交易的购买者。
很多研究也表明,资金相对紧缺和融资成本相对高的银行往往倾向于出售贷款,并且贷款发放机会更多的银行其出售额更大(Haubrich and Thomson,1996)。而Pennacchi(1988)认为大银行有相当多的贷款机会,并且有相对高的融资成本,也更倾向于出售贷款。Demsetz(2000)认为,有着丰富的初始贷款发放机会的银行更可能成为贷款销售的卖方而不是买方,而有着更大的筹资能力的银行更可能成为贷款的买方而不是卖方。如果最小的银行有有限的多样化初始贷款的机会,他们可能相对更积极地参与买卖双边市场,属于多元银行控股公司的银行(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低的银行)更倾向于参与双边市场,特别是当他们的关联机构都是二级市场参与者的时候。当银行面临监管约束时,他们可能只参与买方市场,有较好信用声誉的银行更倾向于作为市场的卖方。
上述研究表明,银行以什么角色参与贷款交易市场,实际上是与银行自身的市场地位和主营业务特点紧密相关的,可以认为美国的贷款交易促进了银行市场的有效格局的形成。
三、贷款交易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美国贷款销售交易实际上是伴随着美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转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不仅融入了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美国金融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巨大转变,对其深入分析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完成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转型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主要依赖于信贷资产规模和信用的扩张,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比较单一。近几年,中资银行都在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划经营战略转型,努力转变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增加非利息收入,提高财务可持续能力和竞争能力。尽管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大型商业银行在经营战略转型上成效都比较明显,非利息收入对盈利的贡献度每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借鉴美国贷款交易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交易业务将有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
(一)贷款交易能转换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配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发放贷款,受多年的专业化分工影响,各个银行都在经营地域和客户基础上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再加上贷款长期依赖大客户,致使我国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甚至单一客户依赖性非常高,由此而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问题相对美国商业银行而言更加严重,从而导致银行贷款组合整体的信用风险高度集中,并且异常脆弱。
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特点和其内在的脆弱性,银行本身就承载了巨大的信用风险,而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又导致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过度集中。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
国外经验表明,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直接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展,投资级公司将更多地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并逐步减少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比例。而银行在未来将不得不将信贷扩张到信用质量较低的借款人。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单笔借款的信用风险也将随着这结构性的变化而逐步提高,从而影响到银行整体的信用风险暴露,其借款者的信用质量将会逐步降低,与此同时,传统的依赖于信贷专家系统的、静态的、被动的风险管理模式将不足以应对由于各种宏观或微观经济因素而导致的信用风险危机,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应对此种问题,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在于通过引入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技术,实现了多层次的积极信用风险转移管理渠道。其主要技术包括借助发放结构调整而分散信用风险、通过贷款交易和开发信用衍生产品来转移风险。而贷款交易既是其中的基础技术,也是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基础创新产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贷款交易也能够成为银行业实现信用风险转移、进行结构调整进而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稳健性的主要手段。事实上,如果预料到宏观经济的波动周期,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贷款交易在早期就出售该行业贷款,从而能有效分散未来风险。比如当前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和建筑等行业信用风险加大,通过出售集中在上述相关行业领域的商业贷款,就能够有效地分散商业银行对上述行业的经营依赖性,从而最终分散信用风险。总之,贷款交易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转换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
(二)贷款交易能从收入结构上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近年来,经过多次加息,我国银行存贷利差水平总体上仍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2006年10月24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就表示,央行正考虑从简化法定利率档次入手为取消存贷利差控制准备条件,并以此作为中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一部分。因此,从发展趋势看,这个稳定的存贷利差收益必将逐步缩小,从而不断挤压银行收入,并对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中国银行业形成巨大的挑战。随着2007年开始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信贷规模将显著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并且直接降低未来能够获取的存贷利差收益。
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今后一段时间仍将面临“监管增强、利差收窄、风险加大”的经营环境,面对此种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的新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显然难以为继,只有加快实施经营战略转型,从多个角度进行业务品种创新,积极增加非利息收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事实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基于信用扩张获得经济回报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单纯依赖贷款收益的单一经营模式,在未来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变化的挑战。研究表明,1992~2006年,美国大型商业银行平均非利息收入占比从37.6%上升到45.8%,而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偏低,其中工商银行2007年占比仅为11.7%,与国际大银行将近50%的占比差距非常大(薛鸿健,2007)。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非利息收入占比相对过低,投资银行业务占全部银行收入的比例与美国商业银行相比差距更大。以工商银行为例,2007年年报显示该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该行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8%,显然,从增加投资银行收入产品与份额,并进而增加非利息业务收入占比的角度而言,非利息创新业务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投资银行收入和银行非利息收入低,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仍然偏低和对信贷资产的深度利用不够,也对迫切实现经营战略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贷款交易业务的发展,能够在增加银行业务产品的同时,通过增加投行收入,进而有效地拓展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和总的经营收入。
因此,从如何突破上述经营环境的约束来促进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角度来考虑,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创新显然迫在眉睫。对银行而言,增加非利息收入有多种渠道,虽然可以从开发账户服务、交易服务、混业经营等多个业务角度来考虑,但是从满足多种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贷款交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选工具和业务。它除了可以获取非利息收入外,贷款交易业务本身不仅能够通过出售存量信贷资产来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而且在出售信贷资产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转移信用风险,转换经营思路,最终促进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
(三)贷款交易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分工
近年来,我国银行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看,金融脱媒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国家对直接融资市场的扶持也对银行传统业务造成消极影响。从微观看,随着2006年12月11日我国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类中小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更多的商业银行成立、股改和上市,使得传统经营模式下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从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市场进一步的竞争,必然导致一个更为有效的市场分工格局的出现。在国外的银行贷款市场中,批发银行与零售银行之间存在着频繁的贷款交易行为。因此,可以预见,我国金融机构不断竞争的结果,必将形成一种更有效的市场分工,各种类型的银行通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来承担某种角色。事实上,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借助其自身很强的发放能力成为一家典型的贷款批发银行。在这样一种金融机构竞争与变革的背景下,将来贷款交易将越来越频繁,不仅很多大型银行会参与其中,很多中小型贷款机构将以此作为其经常性的经营业务。
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各个银行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比如有些银行拥有更强的贷款发放能力,但资金优势相对不足;而有些银行拥有更多的资金优势,但贷款发放能力不强。当然,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比较优势也会随着银行发展或者宏观经济政策而不断产生变化。这样,拥有强大贷款发放能力而资金优势相对不足的银行将倾向于发放贷款后进行出售,在维护客户关系的同时弥补资金不足;而拥有相对资金优势但贷款发放能力不强的银行将倾向于购买贷款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贷款交易的存在,使得上述各类银行在可以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不断巩固自身的比较优势,并最终在我国金融领域形成一个有效合理的银行市场分工格局。
(四)贷款交易能使我国商业银行从持有贷款转向经营贷款
Rutter Associates①在2000年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约33%的被调查银行认为贷款本身并不增加股东价值,它只是用来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的一种方式,但是贷款产品的收益必须为正;29%的被调查银行则认为作为用来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的一种方式,贷款产品可以作为吸引顾客的亏本商品进行出售;只有24%的被调查银行认为贷款还能够带来促使股东价值增加的充足利润。
由此可见,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贷款收益占据的主流地位已经被逐步撼动。事实上,到2004年,全球前10大银行中,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东京三菱金融集团已经达到了47.07%。此种变化,与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是密不可分的,资本市场越成熟,银行基于信用扩张获得经济回报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不是简单地持有贷款,而是将贷款视作一种资产进行深度开发和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领先银行的普遍做法,此举对于我国银行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不是简单地持有贷款,而是将贷款作为可经营性资产进行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经营环境新变化的必然途径。贷款交易通过提供一种创新型的基础工具,能够逐步丰富和创新现有的经营思路,并且逐步完善和提高经营能力,以此为基础开发更多样化的贷款交易类衍生产品,从而最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从简单持有贷款转向经营开发贷款。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交易业务的建议
全面和深入地考察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银行贷款交易及其对经营战略转型的作用,可以有助于我国银行业更好地把握贷款销售行为的发展趋势和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内在规律,使我国银行在不断提高经营质量,扩充收入来源的同时,更能够在未来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借鉴美国贷款交易业务发展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将贷款交易作为一项重点业务来开展,并结合我国实际对贷款交易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其中应集中于产品设计、交易模式、结算方法等环节,通过规范化的交易流程和标准化的交易产品,来逐步推动和实现商业银行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贷款交易对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促进作用:(1)我国各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应首先开始着手寻找交易对手,从本行实际出发开展贷款交易,并初步形成一定规模;(2)当贷款交易达到一定规模后,主要的大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设以自己为主导的贷款交易平台,形成一个初步的交易市场;(3)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几个主要的贷款交易银行之间应开展进一步合作,可以首先从产品标准化和将各行之间的交易平台进行有效对接入手,从而形成一个更大规模和更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市场;(4)大规模的交易市场形成后,在可控的基础上逐步吸纳其他机构作为会员参与市场,其中包括交易对手和中介机构,而交易对手又包括其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信托、财务公司等,从而丰富交易双方,并逐步活跃市场。
此外,笔者也建议我国金融监管层能够组织或支持我国主要的大型商业银行积极开展贷款交易业务,并尝试构建相应的贷款交易平台或市场,通过规范和监督交易行为来促进贷款交易业务的发展,并进而促进我国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注释:
①Rutter Associates是一家致力于银行资产信贷组合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国际协会组织,位于美国纽约,每年会发布一个全球金融市场产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