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破除中小企业融资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融资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制度上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是:
1.信用制度的障碍。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经营风险和管理素质的差别较大,有的实力较雄厚,管理者素质高,信用观念强,但也有一些实力较弱,管理者信用观念淡薄,这就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信用评估制度将它们区别开来。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小企业评估制度一直欠完善,这使一些信用观念差的企业弄虚作假、蒙骗银行有机可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银行只好从紧从严控制信贷。
目前,抵押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一种贷款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中小企业因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和大企业相比,融资环境明显不利,尤其是高风险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不动产比重很低,而所需投入又较大,仅靠不动产抵押贷款显然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公司,但这些公司本身大都因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避险,这使一些前景不确定性较大、风险较高的中小科技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信用担保。
2.银行制度的障碍。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额度小、需求频率高,且大部分集中在对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上。这些特点不仅使银行的业务成本、管理和监督成本较高,而且使银行贷款面临较大的风险。据武汉市商业银行的统计,截至1999年,全行不良贷款24.7亿元,其中中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20亿元,占全行不良贷款余额的80.97%。另据湖北荆门市的调查,1999年中小企业贷款额为77.99亿元,其中不良贷款59.36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76.11%。较高的风险应当有一个较高的利率来补偿高风险可能给银行造成的损失。但银行利率一直是受政府管制的,虽然1999年年底中央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提高一定的利率,但这对于补偿中小企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仍是有限的,而且,贷款利率提高以后,又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仍是国有商业银行,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其融资能力较弱。据统计,当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了全国信贷资金的70%,其中大部分资金又集中在市级以上的分支行,县市级支行每笔贷款不过100万到300万元,少的只有50万元或更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民营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没有贷款权。中国民生银行是一家民营企业入股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一直面向中小企业融资,但其规模有限,其资金供给相对于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其他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是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也受传统的经营方向的影响,没有把中小企业作为服务的重点,而是将大部分资金放在风险小、收益稳定的国债投资和同业拆借上。
3.企业产权制度的障碍。目前,银行贷款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仍存在差别待
遇。长期以来,建立在国家垄断信用基础上的金融制度一直是排斥非国有经济取得银行贷款的,尽管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原则,但在贷款投向上存在的所谓国有经济人正册,集体经济人副册,非公有制经济人另册的观念一时还难以改变,银行对非公有制经济贷款发生的损失要比对国有经济贷款发生的损失承担更大的行政和舆论上的压力,这使得集体和非公有制经济较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极为不利。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管理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很多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族成员把持企业的重要管理岗位,决策上“一言堂”,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集聚优秀的人才,不利于发挥内行和管理专家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它进一步提高了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企业信用水平。这也是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给其信用贷款和投资的重要原因。
4.税收制度的障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税负相比存在不公平的一面,因为很多民营中小企业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因此它既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又要缴纳20%的个人调节税,实际上承担了双重税赋。还有许多其它税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这一税种的目的是控制投资膨胀,但对一些公共品和若干大项目的投资是零税率,而对民营企业投资却是高税率,这显然是一种税率歧视。另外,民营中小企业在税外政策性收费、股息支出、税后利润的再投资等方面都不及国有企业有利。
5.法律制度的障碍。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体,因此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制度也是建立在这些大企业的权利义务基础上的,中小企业的权利义务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
通过法律制度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美国制定了《中小企业法》《公平执行中小企业法案》,日本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还制定了《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法》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多部界定中小企业权利义务的法案。而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的立法几乎还是空白,只是在近一两年内陆续出台了一些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扶持其发展的措施。我国的《中小企业法》也还处于酝酿之中。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障碍,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构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信用离不开其稳定的经营绩效,而企业的经营绩效是与企业的制度密切相关的,这也正是我们改革国有企业制度的原因所在。一个有效的企业制度应当有利于聚集优秀的管理人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决策失误的风险,而这一要求正是我国现有的许多中小企业所欠缺的。
因此,要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风险,提高其信用水平,增强其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必须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公司制企业不同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财产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在这样的企业里,价值形态的财产所有权和实物形态的财产所有权相分离,投资者拥有价值形态的所有权,但不能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为所欲为。董事会作为企业法人财产的所有者,掌握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大权。这种财产制度能有效地消除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由投资者独断专行的弊端。
在企业财产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构建科学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应相互制衡,董事会成员应多元化,它不仅应包括企业的投资者,而且应包括来自社会的独立董事及员工代表,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和民主。
2.创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独立金融
机构。在国外,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如日本的中小企业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工商组合中央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护公库和中小企业投资扶持株式会社。这些金融机构或以优惠条件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或认购中小企业的债券,成为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不及大型企业,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议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专司向产品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我国原有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但国家将这些信用社合并成合作银行后,其服务对象也作了调整,由中小企业转向了较大的企业,这就使中小企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不宜都强调大规模,可采取多种规模并存的规模结构。小规模的商业银行机制灵活,其相对较小的信贷实力使之可能选择中小企业为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组建和发展中小规模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是有利的。
3.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目前,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依托政府组建,但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的担保公司,第二种是完全由政府组建并由政府直接运作的担保公司,第三种是纯商业性的担保公司。在担保公司自负盈亏的情况下,要鼓励这些担保公司给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就得着力降低其担保的风险,为此应当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个措施是建立再担保机构和坏账准备金制度。目的是鼓励风险投资,促进社会的发展。担保行为本身是有风险的,为了降低担保风险给担保公司造成的损失,建议建立担保坏账准备金制度,由政府财政对担保公司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另一个措施是强化对中介性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被评为优等信用级别的企业短期内却破产了,这表明有些信用评级机构评定出的企业信用级别可信度较低,经不住检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评信机构的业务水平外,我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不力,信用评级机构说假话也是重要的原因。要防止评信机构说假话,就必须让它对说假话承担风险。为此,对说假话的评信机构可采取吊销营业资格或高额罚款等措施。
4.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基金。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投入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不相称的。中小企业已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吸纳的就业人数已占到我国就业人数总量的70%。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却不到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1%,这远低于西方国家的10%的水平。为此我们建议,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基金,专用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基金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其用途是中小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重大的技术创新资助;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补偿;贷款贴息;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赞助;中小企业人员培训、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方面。
5.加快二板市场的建立。二板市场的建立,对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将会带来难得的机遇,首先,依托主板市场融资,中小企业存在很多障碍,而二板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规模小,甚至不需盈利记录,这很适合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其次,二板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了退出渠道,风险资本是以获取风险报酬为目的的,风险投资者看中的风险报酬并不在于从风险企业可以获取的超额利润,而是由此超额利润带来的在市场上出售风险资本带来的增值。二板市场的建立,将为风险投资者的风险资本的增值创造条件,再次,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管理的规范化。通过二板市场融资,中小企业就必须按公司法的要求改制,并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