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建筑行业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而突飞猛进。建筑防水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建筑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近年来建筑防水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支撑下,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给建筑防水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的活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防水工程面临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建筑防水工程要想充分保证建设水平和质量,必须要合理地对工程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因此,对建筑防水工程材料种类及其施工技术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工程渗水问题诱因较为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建筑物出现渗水问题,对于建筑物实用价值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应用一系列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能够在降低建筑物自身渗水问题几率的同时,提升建筑物整体质量安全,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综合发展需求。而且建筑物不同部位所应用的防水防渗技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应从建筑结构的角度出发,表述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防水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房建工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房屋渗漏,这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果建筑中出现渗水,那么就会影响建筑中的材料,尤其是是一些钢筋混凝土,水会使钢筋生锈,甚至腐蚀,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坚实度和强度,对建筑物的承载力有所下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工程的使用时间有所缩短,使得建筑结构缺乏稳定性和耐久性,可能居民在经过短时间的使用后就会发现一系列问题;如果建筑物出现渗漏,会使得建筑物的其他部位受到损害,比如管道破裂,这样就增加了维修的费用和成本,不利于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的增长,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可见,对建筑工程采取防水措施多么重要,建筑防水施工技术要提高,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建筑防水施工。
2 建筑防水工程中施工技术应用
2.1 分格缝的施工技术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分格缝的设置,应当尽可能地设置在屋面的转折处与防水层的结合面、房屋的突出面与防水层的结合面。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将分格缝与屋面板缝隙保持对齐,使得防水层因为温度、混凝土干缩及结构变形造成的防水层裂隙集中到分格缝处,最大限度地防止面板发生开裂的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地控制好分格缝的间距,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间距在6m以上的时候,应当将“V”形分格缝设置在中间位置,保证防水层厚度能够贯穿整个分格缝深度。若分格缝需要发挥出排气道的功能作用时,还应当对缝隙进行适当地调整,较正常状态下稍宽,同时设置好排气孔,用于出气。有的房屋建设会使用石油沥青作为防水的材料,这个时候应将分格缝加宽并且在内填满油膏。
2.2 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材料
一个是在防水施工中比较普遍的防水涂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在外墙和厨房卫生间等有水的地方使用,它将水泥和聚合物融合在一起,环保无毒,而且其经过固化形成的表面防水膜比较稳定,能起到较好的防水功能并有一定的抗渗性和抗裂性,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防水施工材料。再一个是防水施工中的防水卷材,它主要应用于地下室的顶板、地板和外墙的防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个是防水施工中的防水砂浆,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久性,抗渗性,密实性和极高的粘接力以及极强的防水防腐效果,可用于建筑墙壁及地面的处理及地下工程防水层的施工。
2.3 屋面防水技术
建筑物屋面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为了降低问题的发生率,需要采用现代化的屋面防水技术。屋面防水方法主要有两种:①正置方法,②倒置方法。但无论是应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找到屋面缝隙,对屋面缝隙进行填充。找平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很容易出现开裂问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在平层上加设分格缝并在上面铺设一层防水层,确保粘贴的牢固性。在铺设防水层时,应该遵循既定的施工步骤:a.施工人员应该对节点进行确定,合理安排附加层,确保屋面集中排水能够顺利展开;b.施工人员应该从屋面最低标高处开始,遵循从下到上的顺序铺设卷材;c.施工人员在处理一些特殊部分,如天沟时,应该沿着既定方向进行;d.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屋面跨度采用差异化的铺设方法。比如,施工人员在铺设高处的卷材时,可以应用打结方法错开上下层的搭接缝;在铺设天沟和屋面连接处的卷材时,可以应用交叉方法防止卷材下滑。在暴雨情况下,雨水可能会流入房屋内部,应该在水落口和承插口连接处应用密封材料。在应用密封材料进行处理后,应在外围设置一个附加层,优化防水效果。除了水落口防水施工外,出屋面金属管道防水施工和屋面女儿墙转角防水施工也非常必要。在进行管道防水施工时,应该将防水卷材箍在一起,确保防水卷材不会出现位置上的偏移。在进行女儿墙防水施工时,应该在墙上留下倒梯形凹槽并在下方设置防腐木条,在重要位置涂上防水材料。
2.4 厕所间防水施工技术
首先是要合理设计卫生间,特别是一些管道连接处的防水工作,合理布置卫生间管道,防止其出现破裂的现象,施工中使用的防水材料需要是经过检验的,需要操作人员首先把基层处理干净,再用水泥进行找平层;在浇筑现浇板时,要留出孔洞位置,并用其他材料进行填充,使其连接紧密,在供水管道上涂抹防漏材料,做好厕所以及马桶的防水措施。
2.5 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
针对地下室外墙防水,整个防水技术中最核心部分就是后浇带的防水。因此,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案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房屋建筑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及其边侧混凝土后浇带防水施工时,会采取预留凹槽、台阶式或平口式三种类型的后浇带,并在后浇带的中间部位粘贴止水条和止水带,以期减慢膨胀,起到止水防水效果。在选用后浇带时,要结合房屋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大部分地下室都是框架结构,所以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应该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再进行,施工人员应在外墙后浇带处预留凹槽,并在施工阶段于主体结构外侧设置挡土板、附加防水层。挡土板可以采用厚度约为5mm的钢板,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时工期较长,导致回填土混入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混凝土中。
3 结语
防水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属于关键项目和隐蔽工程,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所用到的防水施工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防水方面发展的要求。建筑防水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它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物不受浸蚀、改善人居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平.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3):23-24.
[2]潘玮.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13):295-296.
[3]周松,张旭,董嘉莲,倪自玉,王清标.城市地铁装配式车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20):74~76.
论文作者:白周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屋面论文; 防水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卷材论文; 外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