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穗腐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不同程度减产。对丰产高产造成影响,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国内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爆发时可导致减产15%-20%。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取长效治理、应急防治相结合治理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化学防治,把病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确保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1 发生症状
玉米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严重也会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生初期产生淡褐色病斑,后扩展成灰色、灰褐色长条形病斑,一般病斑与叶脉平行,病斑大小为(0.5~3.0)mm×(0.5~29.0)mm,有时发生严重,病斑汇合连片使叶片枯死,通常在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以叶片背面产生最多。玉米灰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发生条件适宜,可扩展到整株叶片。最后导致叶片干枯,严重降低光合作用,导致严重减产。该病发生初期与弯孢菌叶斑病较相似,但是到了后期两者就明显不同,弯孢菌叶斑病病斑为黄色圆形或者椭圆形,病斑较小,灰斑病则是长条形病斑,而且病斑较大。另外,在田间湿度较大时,灰斑病叶片背面能明显看到灰色霉层,而弯孢菌叶斑病看不到霉层。
2.传播途径
小斑病菌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地面和玉米秸秆上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第2年随着气温升高,田间湿度增加,病菌萌发后侵染玉米导致发病,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状菌丝体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形成多次侵染。根据调查,通常在套种的夏玉米生长后期大小斑病发生严重,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春播玉米发病较轻,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
3.环境条件
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残体多,灰斑病菌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有利再侵染和病害流行。
4.气候条件
灰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气温20~30摄氏度,相对湿度90%以上,对灰斑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有利,其中尤以湿度最为关键。如果苗期多雨,成株期高温高湿,长期阴雨连绵,并有暴风雨侵袭的年份,就适宜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灰斑病发生与流行。
5.发生规律
小斑病种子表面虽可带菌,但因带菌量少,而不是重要的初侵染源,但从外地引种时,有可能引入致病力强的小种,造成本地区小斑病的严重发生。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在玉米生长期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时,即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连同病株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特别是叶片上,当有水膜条件时即可萌发,一般经5-7天后即可出现典型病斑。春夏玉米混播的地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传播,所以,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早,而且严重。夏玉米2-3叶期即可发病,5-6叶期病斑密集,重者叶片枯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斑病发生和分布所需的温度与大斑病不同,小斑病发生所需要的适温较大斑病高,一般情况下,小斑病流行的时期是7-8月份,发病适温为26-29℃,播期愈晚,发病愈重。一般抗病力弱的品种,生长期中露日多、露期长、露温高、田间闷热潮湿、地势低洼、施肥不足等情况下发病较重。
6.农业防治
玉米小斑病病害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第二,存在大量病菌;第三,具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因此,选用抗耐病品种,消灭越冬病源,重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是防治小斑病的关键。
6.1选择抗性品种。品种的易感性是小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小斑病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品种审定时,需要严把抗病关,地方种子管理部门在推广种子时注意品种多样化。4.2适期早播。适期盖膜早播,避过抽穗灌浆期多雨季节。有利于玉米避病。4.3育苗移栽。这样可以炼苗,增强苗的抗病能力。4.4在肥力不足的地区慎用易感品种,并注意增施基肥。
6.2加强田间管理
6.2.1控制菌源。注意彻底清除田间地头病株残体,并深翻土地。在以玉米秸秆为燃料的地方,应合理安排烧柴顺序,尽可能在玉米播种前将玉米告烧光,燃料来源较多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高温沤肥等方法处理玉米秸杆,实行秸秆还田须充分腐熟以后施用。各地实验证明,有效控制菌源,可以大大压缩小斑病的为害。
6.2.2加强肥水管理 玉米为喜肥作物,应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有利于病菌侵入危害;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性。钾肥能提高植株硅质化程度,增强抗病力;磷肥能提高植株抗病性、抗寒性和抗旱能力。苗期、大喇叭口期各施一次氮肥,防止后期脱肥,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配施磷、钾肥,每亩可增施普钙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增强田间抗逆性,可有效抑制和减轻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6.2.3实行轮作、倒茬制度。合理轮作.与大豆、小麦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洼地注意田间排水。病害发生初期,底部4个叶发病以前,打掉下部病叶,可使发病程度减轻一半。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使整个玉米生育期提前,可缩短后期处于高温多雨阶段的生育日数,有避病作用。合理施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避免偏施氮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重视拔节期或孕穗期的追肥,做到植株生长健壮,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防御能力,促进早熟,
6.2.4物理防治。用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可达58.4%,与化学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处理近似。电处理后,玉米植株性状改进,如植株增高、鲜叶增多、千粒重增加等,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因此,低频电流处理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
6.2.5化学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大,防治时用药量大等客观条件限制,田间作业比较艰苦,在目前生产条件下进行大面积药剂防治尚无实际可能性,可重点对制种田,间作田和高产试验田等进行药剂防治,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玉米抽雄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喷药。防治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敌菌灵可温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托布津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五百倍液等。每亩用药液50-70千克,隔7-10天喷药1次,共2-3次。
论文作者:左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玉米论文; 植株论文; 发生论文; 田间论文; 叶片论文; 孢子论文; 病菌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