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细节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教学论文,细节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教学活动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它可能是师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也可能是有关学科知识的一个词、一个概念、一个例证,还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技巧、一个注意点、一个突破口……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历史教学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历史教师只有时时关注教学细节,才能成就历史教学中应有的那份精彩。
一、巧设教案细节,呈现教学活力
作为一种情境的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设计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重要体现,优秀历史教师大都善于预设教案细节。
1.找准“关键点”,预设教案细节
在讲授近代西方殖民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历次侵略战争时,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除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清政府腐朽无能等根本原因,还有众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影响着战争的结果。直接的,如组织指挥、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官兵士气、后勤保障等;间接的,如经济实力、人民支持、国际环境等。但所有这些原因于学生而言都十分抽象,适当地呈现几个原因的细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收到画龙点睛之效。现在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清政府之所以失败的细节。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训练只会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弄得李鸿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沾沾自喜地称:北洋各舰在平时训练中,均能于“行驶”之际命中目标。可实战结果完全出乎预料。整整5小时的黄海鏖战,北洋水师305毫米口径舰炮共发射197枚钢弹,平均每门发射量是日舰主炮的5倍多,但只有10发命中敌舰,命中率仅为5.07%;其他口径炮发射482发炮弹,也只有58发命中,命中率为12.01%;发射5枚鱼雷,无一命中目标。如此低的命中率让北洋舰队的装备优势、射弹量优势彻底化为乌有。原来,平时清军“多尚虚文”,演习时都是“船动而靶不动”,且“预置码数,设置浮标”,自然“百发百中”,皆大欢喜。这样的细节描述,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细节中真切地感悟了失败原因,效果无疑比教师一味地理论分析、归纳更好。学生也许记不住具体的数字,但定对清军刻舟求剑式的“船动而靶不动”的训练方法印象深刻,从而正确地去找清军失败的原因。
另一个是日军之所以取胜的细节。战前,日本间谍大量来华刺探情报。有日谍到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基地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侦察,将整个村庄的情况一一用图片和文字描述清楚,诸如村口有几棵树,路边有几块大石头,通向村庄的路有几条,村里房子的分布,流经村口的小溪有多宽,径流量是多少,等等。可以设想,一旦日军来到此地,他们对村庄的了解绝对超过清军。什么是“知己知彼”?这就是。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日军是如何准备这场战争的,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根本原因也好,其他原因也罢,最终都是要通过上述那些实实在在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找出了细节,也就找到了分析这类问题的“关键点”。
2.瞄准“形象点”,预设教案细节
教师备课应依据教学需要对某些历史细节进行一定的预设,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或为了提高学生整体认识与把握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讲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时,笔者问及学生“孙中山一生最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时,学生给出“领导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等答案。事实上,上述回答仅仅是在罗列孙中山一生革命的主要事迹,难分其主次。要认识“孙中山一生最伟大之处”,我们应该从更高处去认识——“三次飞跃”成就了孙中山伟大的一生,即“弃医从政”“从改良到革命”和“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对孙中山不长的人生而言,“三次飞跃”彰显了他的伟大之处,历史罕见;“三次飞跃”组成了孙中山一生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清晰地标画出了一条孙中山历经艰难但永不放弃的生命轨迹;“三次飞跃”又像三块人生放大镜,一次次地将其人生放大,显现出伟大人物的高大形象——敢为天下先、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胸怀广阔、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掌握了“三次飞跃”这样的“形象点”,理解孙中山一生艰难曲折、百折不挠的伟大形象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细节来源于教师对历史教材的深入解读,来源于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握,来源于对社会生活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因此,我们应从科学性和社会生活形象性融合的高度研究教材,发掘与把握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社会生活精心预设形象细节,从而促使历史课堂的精彩生成。
二、巧捕课堂细节,呈现教学魅力
历史教学中,教学细节犹如课堂精灵,有出现的最佳时机,倏忽而至,又稍纵即逝,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及时捕捉。只有对细节进行有效把握,才能使之成为教学的生成性资源,呈现历史教学的魅力。
1.抓住“易错点”,避免细节错误
曾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笔者问学生:“大家十分欣赏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从梭伦到克利斯提尼,古希腊民主政治一步步奠基、建立、发展,到伯利克里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到达无可比拟的‘顶峰’——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几乎可以担任一切国家公职(被选举权),人人皆可参加决定国家大事的公民大会(选举权)……那么,这样的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吗?”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假思索:“是的。”“错!”笔者的回复让学生满脸迷惘。笔者接着分析:“雅典居民由哪些人组成……不错,有本地人、外邦人,有男子、妇女,有成年人、未成年人,有自由民、奴隶等。然而,能真正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只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去掉外邦人、妇女、未成年人、奴隶,你说还有多少人?乐观估计,还不到总人口的1/8。所以,你所欣赏的雅典民主政治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极少数的奴隶主专政。”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对学生学习中出现“易错点”未作简单处理,更未置之不理,而是敏感地抓住时机,有意让其“发酵”“膨胀”,巧妙加以引导,从中发掘价值,在避开易错“陷阱”的同时,将教学活动引向了深入。
2.巧用“棘手点”,化解细节矛盾
北宋初年,赵匡胤兄弟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调整,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照例,中央集权的加强会带来较长期的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强盛,可没想这些中央集权给北宋带来的却是一直为后人所诟病的长期“积贫积弱”不利局面。“种瓜得豆”的结果让学生产生诸多疑问,加上现行教材没有详细解释,更让学生如坠云雾之中。为此,教师要巧用“棘手点”,用丰富的知识和严密的论证化解细节矛盾。
原来,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主要措施有: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大权,派文臣任知州,转运使理财政。这样一来,地方一套管理班子变成了两套班子,官僚队伍成倍膨胀。解除朝中大将兵权,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将士组建直属皇帝的禁军,中央就多了一支强悍的快速反应部队,而地方军队因中坚力量被悉数抽走势必成倍补充兵员,遂军队数量急剧增加。仅此两项分析,我们就可理解为何宋初中央集权后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情况,最终造成大宋一代积贫积弱的“虚胖”体质。
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棘手点”,教师只要冷静应对,深入挖掘,仔细分析,必能迎来攻坚克难的“惊喜”。
三、深挖历史细节,呈现教学生机
历史细节如春天松软泥土里挖出来的鲜嫩竹笋,每“剥”一层,便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如能如此一层一层地“剥”下去,教学活动必将一步一步走向深入,使历史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体味“概念关键词”,突破细节重点
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元素,也是历史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中学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是由若干个关键性的历史概念支撑定型的。只有正确理解这些重要历史概念,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历史概念教学,是整个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概念教学中,不求甚解的“望文生义”,让学生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讲到封建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时,对其主要特征“自给自足”的理解,不少学生从农民生产目的(满足自己生活消费和缴纳政府租税)出发,想当然地认为当时根本没必要进行商品交换,在心里排斥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合理性。其实,少量的商品交换是必须的,如盐、锅等生活必需品;局部的商品经济繁荣也是可能的,如两宋和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纵然上有历代政府“重农抑商”长期经济国策的严厉压制,内有始终占社会经济主体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强大排挤。所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以排斥商品经济,但不可能断绝商品经济。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不是完全关闭了国门,不让国人与洋人有任何的往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统治者不想也不可能做得到。客观上说,有广州“十三行”这样的交换口子开着;主观上说,统治者还是想出口一些土特产品,来换取一点外洋的“奇珍异宝”,以满足其奢侈享受的欲望。所以,准确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是统治者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非禁绝。
2.聚焦“趣味点”,激发学生求知欲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芒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应用媒体、创设情景、表扬激励、明确目标等途径,让学生愿学、勤学、乐学,一直是优秀历史教师孜孜追求的有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坦率地说,理想的历史教学并不缺乏趣味点。只是如今的考试模式与题型解答要求——大容量的知识记忆、超强的理解性和极高的灵活应变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给埋没了。所以,教师只有不时拿出有分量的“有趣点”刺激学生,才能激活学生休眠的学习兴趣。
《清明上河图》在学生中是知名度很高的中国古代名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展馆就用高科技电子动态技术将这一名画核心部分向世人展出,让其进一步走向了世界。画中人物、动物和各色物品众多,核心部分描绘北宋末年东京汴河两岸商业繁华的景象,通过画作“热闹”的表面可以看历史的“门道”。看!大街上人来车往,两边商铺鳞次栉比,沿街摊点应有尽有,完全是一派商业繁荣景象。这还不够,我们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出与以前隋唐商业情况比较的进步——无论是时间规定,还是地点限制,已经完全突破了政府对商业的严格管制。再细看,画中各色动物有60多匹,但其中马极少,大多是驴和牛,为什么?其中就隐藏着一个重大的军事秘密。原来在宋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危险始终存在,边疆战事连年不断,马匹被列为重要战略物资,国家控制极其严格,只有少数达官显贵有资格骑马上街溜达。透过首都繁华画面,我们隐隐地听到了边疆战马的嘶鸣声。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两字的含义,有不同解释:有说是节气的“清明”,有说是歌功颂德的政治“清明”,也有说是当地街坊的名字叫“清明”。那么,学生有什么看法?就让学生查查资料、看看画作,自己作出判断。一幅《清明上河图》如同“激起千层浪”的那“一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细节焕发精彩、决定成败。倘若我们在课前能关注每一个备课细节,课上能抓住每一个教学细节,课后能反思每一个细节,我们的历史教学将更精彩!